一個陳舊的“新鮮”賽道 “孤單”的獨角獸要不要抱大腿?
- 懂懂筆記
- 2021-07-09 15:25:24
6 月 25 日晚,每日優鮮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功摘下國內“生鮮第一股”的桂冠。但這個第一股的名頭并沒能給它的股價帶來加成,上市當天每日優鮮遭遇開盤破發:開盤之后跌超 18%,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 30%,最終收盤報 9.66 美元,跌幅超過 25%。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繼續下跌超過 8%(報收于 8.65 美元),兩個交易日股價下跌超過 30%。
如此持續下滑狀態,每日優鮮的上市之旅顯然并不理想。同時,它在資本市場的開局也給同一賽道、同一天遞交招股書的叮咚買菜破了一盆冷水。
28 日,叮咚買菜官方表示已將 IPO 的融資規模大幅削減至此前目標的四分之一左右。根據相關文件顯示,叮咚買菜最新的計劃是通過 IPO 最高籌集 9440 萬美元資金,而此前其設置的籌集額度目標是 3.57 億美元。
雖然沒有直接說明原因,但無論是對于叮咚買菜還是二級市場的投資人而言,看到每日優鮮的“慘狀”自然會多一分顧慮。這種顧慮,實際上也體現在叮咚買菜 IPO 首日(北京時間 6 月 29 日)的一度破發,以及第二日連番暴漲(一小時內兩次觸發臨時停牌)之后又顯著回落的震蕩中。
一個陳舊的“新鮮”賽道
生鮮領域的上市企業股價表現,最終反映出的是這個行業的基本面。
作為一個并不是很新的“新鮮”賽道,同時作為生活必需品以及新世代消費者對環境和品質的著眼點,生鮮(到家)這門生意在不斷擴大。根據此前萬聯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生鮮市場規模龐大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預計 2023 年將突破 6 萬億大關。
基于這個巨大的市場前景,過去數年我們才會看到生鮮賽道創業者們開拓出來的各種各樣商業模式。但尷尬的是,盡管市場規模巨大,商業模式也嘗試了很多種,但燒錢的特性確始終沒有變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如此,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亦如此。
放眼當下快速迭代的移動互聯網時代,2014 年成立的每日優鮮、2017 年 5 月上線的叮咚買菜都已經算不上年輕。但身處生鮮賽道的它們,想要實現盈利依然是一件遙遠的事。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8 年-2020 年,每日優鮮每年的營收分別為 35.467 億元、60.014 億元、61.304 億元;同期虧損分別為 22.316 億元、29.094 億元、16.492 億元。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近虧損達到 6.1 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三倍,如果按照這個規模,今年公司的虧損大概率會超過去年。
與其同一天發布招股書的叮咚買菜財務狀況和每日優鮮一樣“慘烈”。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9~2020 年的凈虧損分別為 18.734 億元和 31.769 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凈虧損更是高達 13.847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2.4 億元,凈虧損擴大了 5.77 倍。
這二者巨額虧損背后的原因,是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廣大消費雖然已經習慣于消費線上化,但在買菜這件事兒上,依然看重線下體驗。
根據招商證券 2019 年發布的《菜市場行業深度報告》顯示,雖然我國的生鮮交易規模不斷增長,但傳統農貿市場也就是菜市場依然以 73% 的市場規模占據著絕對多數的市場份額,超市則以 22% 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而備受關注的線上電商渠道占比僅僅只有 3%。
除了同一天遞交招股書之外,先后在美股市場 IPO 的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還有一個相似點就是,與拼多多、美團、滴滴等以社區團購為主的玩家不同,這兩者都是前置倉模式的忠實簇擁。
前置倉代表著重資產、高成本、長周期,而這些因素正是當下這個略顯浮躁的時代中投資者最不喜歡的元素。2019 年,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候毅曾表態稱,從生意模式本身來講,前置倉是個 to VC 的偽命題,不可能盈利。當然,當時其說出這番話的立場,是盒馬還沒有選擇前置倉。
但后來盒馬也曾嘗試過一段時間的前置倉模式,只是沒有堅持多久就放棄了。對此,侯毅曾解釋過其不看好前置倉的理由:其一是流量問題解決不了;其二是行業整體的毛利很低,利用價格競爭無法持久;其三就是損耗過高。
親自嘗試過后的感悟,或許更有具參考性。
根據每日優鮮的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每日優鮮已在 16 個城市建立了 631 個前置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時這個數據是已經在 20 個城市建立了 2000 個前置倉。顯然,每日優鮮自己也在盡可能地縮減前置倉規模。反觀叮咚買菜,截至 2021 年一季度,其在全國 29 個城市建立了 950 多個前置倉,其中有 21 個城市為 2020 年才剛剛進入的,整體步伐略慢于每日優鮮。
當然,作為旁觀者,站在 2021 年的今天我們無法確定前置倉是不是 to VC 的偽命題,其在未來是不是長期無法盈利。但至少到目前為止,行業內兩家最頭部的前置倉生鮮電商企業,依然面臨著每個季度巨額的虧損狀態,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里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
對此,有電商行業專家對懂懂筆記表示:“為什么現在的投資人更看好社區團購而不是每日優鮮那樣(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前置倉模式下每單的履約費用率始終居高不下。對于這種重資產模式而言,想要步入健康發展,就必須要耐住長時間的虧損且不斷投入,例如京東物流那樣。但對于靠外部融資輸血的生鮮獨角獸們而言,想要做到這樣長期持續投入顯然不太現實。”
這一點在相關數據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根據二者的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目前的履約費率為 39.0%,每日優鮮 2020 年的履約費率為 25.7%。而目前京東物流履約費率一直維持在 6% 上線,考慮到京東物流相較于二者更大的體量,這背后的差距不可謂不明顯。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整個生鮮領域是一個“長期價值”的賽道,但這些獨角獸們似乎并沒有一個堅實可靠的“大腿”,因此馬拉松的續航能力也就引發外界的擔憂了。
“孤單”的獨角獸要不要抱大腿?
面對生鮮賽道萬億規模的誘惑,滴滴、拼多多、美團這三家互聯網巨頭從去年開始在社區團購領域投入巨資,當一個賽道同時涌入三家巨頭時,價格戰自然無法避免,而價格戰的背后代表著的就是更多玩家的更大規模虧損。
根據美團 Q1 的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美團在到店就酒旅業務和外賣業務分別實現 27.5 億元和 11.2 億元盈利的基礎上,整體依然虧損 47.7 億元。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業務虧損達 80.4 億元,虧損同比增加 489.9%。而這個虧損 80 億虧損的新業務就是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
另一個巨頭滴滴在發布招股書之前,就將社區團購業務“橙心優選”獨立出去,沒有納入招股書的財務數據中,這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巨額虧損狀態。如果算上社區團購的虧損,滴滴幾年內幾乎都是不可能實現盈利的,畢竟它招股書中所實現的盈利狀態,也是通過拆分橙心優選,然后擴大橙心優選估值獲得投資盈利的“財技”實現的。所以說滴滴上市之后首份財報是虧損的,外界應該不會感到任何意外。
面對如此巨大的虧損,巨頭們投資的信心依然堅定,這背后的原因除了未來生鮮賽道的萬億規模之外,對于這些橫跨多條賽道的互聯網巨頭而言,社區團購的流量不僅僅只是服務單個業務,也是一個巨大的“入口”,是可以賦能到其他業務并實現單個流量價值最大話的關鍵。
在這方面,共享單車這個持續大額虧損且短期內看不到任何盈利希望的業務,就是最好的例證。
當共享單車大戰浪潮消退,國內共享單車領域僅存的三家競爭力企業 —— 滴滴的青桔、美團的美團單車、阿里的哈啰,其實背后都有巨頭的加持,所以想靠燒錢戰勝對手已經不太現實。
同時,共享單車同時又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盈利周期超長的行業。曾在三家之一任職的一位內部管理人士曾對懂懂筆記表示:“電單車業務每年被盜電瓶的價值都超過一億元,這還不算其他的運營成本。”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塊業務幾乎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可能,未來很有可能像長視頻的代表“愛優騰”那樣持續虧損下去。
但即便是這樣的狀態,三家依然愿意花重金不斷投入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單車作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從其中獲取的流量可以很好地賦能其他業務。對此,一位頭部單車企業的內部人士曾向懂懂筆記透露:“單車業務雖然不賺錢,但對其他業務的拉動很好。”
同樣,社區團購業務可以成為這些巨頭們最好的獲客渠道,并且拉動其他業務的發展。同時,在獲客的同時,其背后還有一個萬億規模的生鮮市場。所以說,巨頭們看中的是這塊業務的長期價值。
但同樣的事放在那些獨立發展的獨角獸身上,看上去就會變得非常尷尬。
主營業務長期虧損,且短期內看不到太多盈利可能的前提下,這些獨角獸并不像行業巨頭那樣擁有寬廣的邊界,可以通過不同業務之間的聯動將單個流量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這種狀態下,其成本和資金鏈壓力會遠遠高于那些業務邊界極為寬廣的互聯網巨頭。
對于這種燒錢拼耐性的行業而言,生鮮獨角獸們未來騰挪的空間并不大。
結束語
生鮮領域的確是一個面向巨大市場的生意,但它同時也是一樁“長期價值投資”的生意。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作為 2015 年那一波波生鮮大戰的幸存者,在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成為獨角獸,對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這樣的企業乃至社區團購賽道的興盛優選而言,成為巨頭的一部分或許是它們最好的歸宿。畢竟,面對一眾互聯網巨頭的“親兒子”,在長期投入上獨角獸沒有太大優勢。
- 一個陳舊的“新鮮”賽道 “孤單”的獨角獸2021-07-09
- 寧德時代電池前5個月銷量激增272% 并與2021-07-09
- 越來越多的農民駐留在農村新天地 變身新農2021-07-09
- 進一步穩定種糧農民的收益 保障國家糧食安2021-07-09
- 農信社改革在不斷加快腳步 6月份8家農商行2021-07-09
- 將廣州打造成為全球企業投資 國際人才匯聚2021-07-08
- 蘇富比拍出天價茅臺 未來老酒市場仍會持續2021-07-08
- 今年1-6月共有293家企業IPO獲得受理 其中62021-07-08
- 科捷智能科創板IPO獲受理 曾系軟控股份控2021-07-08
- 多家銀行發布綠色金融方案 綠色品牌、產品2021-07-08
- 未來監管對于支付行業的違規行為必然會持續2021-07-08
- 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不斷提2021-07-08
- 洗的多而且更徹底,夏季家庭衣物洗護工作還2021-07-08
- 中證金融將原“固定期限、固定費率”改為實2021-07-08
- 推動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提檔升級 加快實2021-07-08
- 奈雪的茶開始進入下半場 即將迎來新的考驗2021-07-08
- 美聯航公布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一筆飛機訂單2021-07-08
- 京滬十年“雙城記” 千里京滬一日還2021-07-08
- 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第七條放射線——京新2021-07-08
- 順豐同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目前主要依仗2021-07-08
- 國產袋泡茶融資不斷 喝茶將成為越來越多消2021-07-08
- 蘋果公布了一份產品清單 可能存在潛在的磁2021-07-07
- 中國郵政正式啟動全面提速 多省市地區將實2021-07-07
- 微軟將于2025年10月14日終止對Windows 102021-07-07
- 上??觳放c愛馳汽車簽署合資合作協議 寧德2021-07-07
- 三星兩款折疊屏新機已通過認證 與此前爆料2021-07-07
- SpaceX星鏈活躍用戶接近7萬人 互聯網系統2021-07-07
- 2分鐘跌停!齊魯銀行止步6連板2021-07-07
- 成功的營銷>刻意聯名 蜜雪低價“屠”城2021-07-07
- 隱匿的消費習慣 引導微醺市場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