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看 配套可能比三孩政策本身更重要
- 北京商報
- 2021-06-07 17:48:45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上一次人口政策調整,發生于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決定: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這意味著,在“全面兩孩”施行五年后,中國人口生育政策再次進行重大調整。
從“只生一個好”到“單獨二孩”,從“全面二孩”到“三孩來了”,在漫長的獨生子女時代后,如今的生育權正重新回歸家庭。這一回歸的背后,是正視人口現狀,認識人口問題的重大轉變。
過去幾十年飛速發展的城鎮化,顛覆了過往,改變了經濟發展模式、人口生存狀態,人口是國力的根基,人口紅利是經濟和科技發展最寶貴的資源。
推動生育潮的,并不僅僅是個人被曾壓抑的生育意愿的釋放,還有時代語境下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根據最新普查數據,我國人口出生數連續四年下降,總和生育率低于警戒線,全社會老齡化結構加重。
見證朝夕之變,生育呈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面貌。提高生育率,求解老齡化,不僅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也面臨更加復雜的社會心理。
潮水般涌來的各種輿論,有的置身其中代入感極強,有的置身事外表達關切。這樣一則新聞的驚爆程度,來自于經濟數據的變化、經濟生產方式的變化、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
在公共領域,這些聲音并沒有籠統地圍繞生育政策的歷史之變、命運之變,而是與經濟發展動力、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婚姻制度、社會福利等諸多社會經濟議題緊密相聯。
在私人領域,這些聲音更加細碎、更加具體、甚至更鋒利,指向生育所關聯的一切命題。超越了人們最平實的情感和訴求,直接指向社會文化變遷、企業用工、家庭觀重塑及個體選擇的今非昔比。
隨著城鎮化的深化,都市生活的養成和鞏固,中產階級的崛起,國民收入與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見的現狀便是,中國的家庭會越來越小,家庭生活越來越精致化,父母不會選擇生更多的孩子,但會花更多的心思養更少的孩子。
社會轉型的變革期,經濟換擋的調試期,生與養給女性及整個家庭帶來經濟、精神的雙重壓力。從某種意義上看,配套可能比三孩政策本身更重要。
配套需要建立健全生育與養育成本的社會補償機制。從最基本的財政支持,到教育、醫療、養老等,生育與養育所關聯的一切物質與服務支持。
人口變量,常常需要厚積薄發。就像人口紅利的漫長累積,重拾生育熱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周密準備。這個準備要考慮經濟賬,還要考慮比經濟賬更深刻的觀念扭轉,而觀念扭轉背后則是事關全局的硬件和制度建設。
- 從某種意義上看 配套可能比三孩政策本身更2021-06-07
- 一季度星源材質營收同比增長238.51% 百億2021-06-07
- 工業殺菌劑龍頭百傲化學擬收購加碼水處理 2021-06-07
- 哈工智能將終止對江機民科的重大資產重組 2021-06-07
- 東莞所有做過視力矯正手術的患者,到友華普2021-06-07
- 天河區興華街道辦代表走訪薪寶科技 深入了2021-06-07
- 揚山聯合超六成收入依靠美的集團 其他客戶2021-06-07
- 進一步加強深港兩地青年交流 助力粵港澳青2021-06-07
- 注冊在廣東省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突破1000家大2021-06-07
- 深圳龍華一個智能車庫項目開工 預計今年年2021-06-07
- 助力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建設 2021-06-06
- Windows 10的更新后都要有一些Bug 這次輪2021-06-04
- 目前最有價值的Steam賬號在游戲資料價值方2021-06-04
- 當抽盲盒成為一種風潮 就有可能打開“潘多2021-06-04
- 被譽為“家居之美”的Nanoleaf木紋奇光板智2021-06-04
- 蘋果公布2020年的前200大供應商名單 中國2021-06-04
- 海洋產業快速崛起 向海而興藍圖繪就2021-06-03
- 巨無霸三峽能源今日申購 上市后將成A股新2021-06-03
- 在5月最后一個完整交易周 北向資金凈流入2021-06-03
- 在新基建推動下 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將2021-06-03
- 預計中國到2035年每年還有8%的經濟增長潛力2021-06-03
- 吃這種半成品和吃外賣 哪種更健康?2021-06-03
- 深圳擬明確共享單車押金歸使用人所有 經營2021-06-03
- 國內政企市場已經成為云計算廠商爭奪的焦點2021-06-03
- “視力不受限 人生不設限”首屆老視健康教2021-06-03
- 中國好營養百場直播 | 叢明華老師解讀“2021-06-03
- 佛山“安全生產月”活動火熱上線2021-06-03
- 央行發聲:不要賭人民幣匯率升貶值久賭必輸2021-06-02
- 燕麥片麥片兩者不能劃等號 特殊人群食用要2021-06-02
- 廣州暫停所有校園聚集性活動 校外托管機構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