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經開區:搭乘首發贛深高鐵赴灣區招商引資 簽約86.2億元
- 財訊網
- 2021-12-11 18:32:20
12月10日,贛深高鐵正式通車,贛州至深圳的時間將由7小時縮短至2小時,真正實現融入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慶祝贛深高鐵通車,深度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當日下午贛州經開區在深圳召開2021贛州經開區(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招商推介會,共有150余家企業出席了推介會,簽約12家,簽約金額達86.2億元。
推介會現場
贛州市政府副市長、贛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水連在招商會上表示,我們喝上了“頭道湯”,搭乘贛深高鐵第1趟列車進入大灣區招商,二是派出了“宣傳隊”,這次我們集中出動了招商小分隊8個,招商隊員達到100多人。三是伸出了“橄欖枝”,我們向大灣區廣大客商,特別是贛商鄉賢等,帶來了干貨滿滿的招商優惠政策,創造了十分廣泛的合作前景和商機,四是擴大了“朋友圈”,通過開設招商服務中心,以“4個一”杠桿的招商機制,促進完善了平臺載體。聯系儲備了更多的對接合作企業的資源與信息,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贛州市政府副市長、贛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水連致辭
據悉,贛州經開區位于贛州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是江西省唯一同時擁有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快速路、公路港的國家級開發區。作為贛州開放主平臺,31年來,該區乘著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變。全區現有市場主體4.2萬戶,企業1.4萬余戶,其中工業企業13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5家,創歷史新高,集聚了國機、中車、五礦、招商局集團等央企和日本京瓷等世界500強企業。
產業集群鏈式發展
今年7月,創維集團與贛州經開區“喜結良緣”,將在該區規劃建設創維贛州顯示產業基地和存儲半導體生產等項目,總投資53億元,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40億元。
近年來,贛州經開區聚焦新能源汽車和電子信息等“2+N”產業,打造產業集群“航母艦隊”,“北上”對接爭政策,“南下”融入促合作,以開放的胸懷筑巢引鳳、招大引強,為工業倍增升級夯實基礎。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聚集新能源及關鍵零部件企業10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2家、“國家隊”央企項目6個、“三電”等核心零部件項目28個;電子信息產業匯聚相關企業2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家、高新技術企業47家。
舞動龍頭,才能出頭。贛州經開區把企業作為千億高塔的“塔基”,以龍頭企業的強勢昂起推動千億園區的加速成型。
國機智駿、凱馬汽車、中電汽車三家整車企業實現整車下線;孚能科技入選中國民營企業榜單500強,成為全省首家“獨角獸”企業、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金力永磁連續3年產值保持增速30%以上,穩居國內釹鐵硼行業第二……
目前,贛州經開區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營收分別占全市約80%、40%,產業集聚度超77.2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規劃建設35.2平方公里新能源科技城,大力發展整車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配套,著力打造四千億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規劃建設32.5平方公里電子信息產業園,推進“芯、屏、端、網、器”融合發展,努力構建“芯片-新型顯示屏-智能終端-互聯網-電子元器件”集群格局。
招大引強成果豐碩
11月13日,贛州經開區舉行了2021年第十一批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引進了9個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項目,這是該區以高質量招商助力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推介會進行現場簽約儀式
招引方向更加精準,規模不斷擴大,保障逐步完善,贛州經開區創新實施“一院一辦一軍一杠”(“一院”即成立產業政策研究院,“一辦”即組建招大引強追夢辦,“一軍”即聘請社會化招商盟軍,“一杠”即用小財政撬動大資本,吸引大項目落戶)“四個一”招大引強機制。今年來,集中簽約項目115個,簽約金額1178億元,其中,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60個、簽約金額352.9億元。既主動“走出去”、又著力“引進來”,把以前的“單向傳輸”轉變為現在的“雙向奔赴”。贛州經開區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招商主戰場、干部練馬場,常態化前往大灣區招商引資,并選派優秀干部到大灣區跟班學習。大力實施“粵企入贛”計劃,成功舉辦“粵企入贛、合作共贏”2020年贛州經開區(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招商推介會等系列招商活動。深化與廣州開發區、深圳龍華區合作共建,2021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成果轉化基地成功落戶贛州經開區,充分展現了與大灣區深化合作的成果。當前,贛州經開區正謀劃打造贛粵“科創飛地”,推動大灣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龍頭企業在經開區設立技術轉移中心分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支機構。“科創飛地”建成運營后,將有效推進贛州市及贛州經開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實現科研和技術創新的雙贏局面。
科技創新動力十足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創新活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多年來,贛州經開區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實施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用好產業發展政策,積極扶持初創期和成長型企業,加快培育規上企業和省級成長梯隊企業,打好“眾創業、個轉企、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強龍頭、育集群”組合拳,推動產業要素集中化、規模化和專業化,促進了微型企業上數量、小型企業上規模、中型企業上層次。
恒科東方科技企業孵化器獲評“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贛州市小微企業孵化基地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并獲批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全省唯一的2021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成果轉化基地;澳克泰、柏瑞凱、立昌科技三家企業成功獲評2021年國家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堅持創新驅動,激活從“經開制造”到“經開智造”的關鍵因子,贛州經開區拿下了一份份耀眼的成績單。目前,該區共有已認定有效期內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江西省“專精特新”企業51家、專業化“小巨人”企業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
未來五年,贛州經開區將持續培育創新“生力軍”,建強科技“主平臺”,打造人才“虹吸地”,力爭到2025年,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5%,新增授權專利超5000件,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全市企業比重上升至30%。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近年來,贛州經開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實施工業標準廠房“梧桐樹”計劃,按照道路先行、配套到位、廠房同步、滿園擴園等方面的要求推動園區升級,提升產業承接能力。
“只要是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贛州市政府副市長、贛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陳水連的話語擲地有聲。贛州經開區對標大灣區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無差異”甚至“超預期”的“四最”營商環境。
探索“區塊鏈+無證通辦”,在全省率先市場化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打造了全省首個“無證明”營商環境,在全市率先正式運行“不見面開標”。
有效運行區招商項目落地“馬上辦”“456+黃紅綠”工作機制,下設項目審批“幫你辦”、項目推進“限時辦”、企業服務“滿意辦”、政策兌現“及時辦”等機構,做到“企業的事我來辦、定了的事馬上辦、承諾的事一定辦”。推行政策“免申即享”“容缺審批+承諾制”,擦亮“經快辦”“經心辦”營商環境品牌。
掛牌運行區行政審批局,實行一廳辦事、一窗受理,目前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率達100%。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贛服通”贛州經開區分廳實現221個事項“一網通辦”,新設立市場主體網上注冊率達93.41%。實施“流程瘦身”“審批提速”,深入推進“一鏈辦理”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最多一次辦結”事項占比達95.82%、“一次不跑”比例超61%,真正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便利。
建立政企圓桌會議制度,定期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心連心”溝通、“點對點”協商,讓企業家的訴求聽得到、看得到、辦得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贛州經開區:搭乘首發贛深高鐵赴灣區招商引2021-12-11
- “軍民共建杯”男子籃球賽收官2021-12-10
- 閩清凝心聚力做好擁軍實事2021-12-10
- 第二屆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閉幕2021-12-10
- 福建省法院十項措施推進涉重點項目 行政爭2021-12-10
- “十四五”期間 福建新增技能人才85萬人以上2021-12-10
- 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籌備工作就緒 活動呈現四2021-12-10
- 深圳購物季“九月時尚樂購”舉行 聚焦“時2021-12-10
- 思靈機器人完成2.2億美金C輪融資 躋身獨角2021-12-10
- 貴州“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將開展“海智2021-12-10
- 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啟動,聯合各方力量進一步2021-12-10
- 復旦管理大視野論壇舉行 打造大灣區科技發2021-12-10
- 中秋月餅選購指南:標簽信息要齊全 致敏信2021-12-10
- 深圳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已實現“2021-12-10
- 貴州累計建成1343個母嬰室,已納入百度地圖2021-12-10
- 第五屆坪山樂購節啟幕 將開展一系列國潮活2021-12-10
- 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上線 營造安全放心的2021-12-10
- 河北倡導推行線下無理由退貨服務 重點包括2021-12-10
- 北京推出十大專項行動 2025年建成國際消費2021-12-10
- 中消協:消費者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月餅,防2021-12-10
- 深圳市民中秋消費熱情高漲 不少商家推出不2021-12-10
-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20種酸奶樣品比較試驗2021-12-10
- 茅臺價格連續多日下跌 仍需嘗試控價措施來2021-12-10
- 長春提倡多元化化解消費糾紛 提升消費維權2021-12-10
- 深圳購物季“九月時尚樂購”舉行,聚焦“時2021-12-10
- 貴州集約化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已完成一期2021-12-10
- 山東明確電動車駕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將被2021-12-10
- “熬夜水”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 治本還需培2021-12-10
- 電動自行車電池爆炸事件頻發 生活中的安全2021-12-10
- 假日效應帶動下旅游業等領域迎強勢增長 消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