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市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讓古老的大運河更加流光溢彩

                • 河北日報
                • 2022-08-26 09:55:40

                占地4000畝的滄州園博園內,北山拔地而起,主園區、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中心和大化工業遺存提升改造3個板塊均顯現雛形;百獅園中,潺潺運河水緩緩流淌,不遠處的滄曲書舍,大運河文化攝影展生動展示運河文化;改造提升中的運河公園里,人們忙著拍照合影,即將建成的兒童游樂場已顯現出輪廓……

                這是滄州市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滄州市圍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產,按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總體功能定位,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提升生態環境水平,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大運河保護帶、生態帶、旅游帶,努力讓古老的大運河成為滄州最具魅力的生態名片、文化印記和產業高地,讓大運河文化帶更加流光溢彩。

                高標準編制規劃設計方案。緊密對接國家、省大運河規劃要求,對全域215公里大運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風貌,形成了以《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為統領,以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6個專項規劃為支撐,以《大運河整體景觀和城市建筑風貌規劃》為指導的“1+6+1”規劃體系,同步編制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滄州段)建設保護規劃》。同時,著眼打造城市精彩中軸線,把大運河規劃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編制了以《滄州市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為骨架,以園博園、南川樓片區改造提升、非遺展示中心、大化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等系列專項規劃和工程設計為補充的中心城區整體規劃。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堅持保護優先,對沿線176處文化遺產和375個非遺項目調查摸底,建立保護名錄,完成南川樓、朗吟樓風貌復現,建設東光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園、捷地分洪設施水工遺產核心展示園,完成青縣馬廠炮臺搶險加固等文物修繕。建立滄縣舞獅、木板大鼓等文化傳承基地,編撰出版《大運河文萃》《御河》《歷代滄州文選萃》等系列叢書,推出《江湖》《大運河上》《一船明月過滄州》等舞臺藝術精品。

                提升生態環境水平。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空間管控,制定了《“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完成園博園片區、南川樓片區、堤頂路兩側村莊、墳塋的和諧征收搬遷。實施綠化提升,2021年以來,沿線累計種植喬灌木30余萬棵。開展運河綜合治理,完成全域河道清淤和岸坡護理,運河沿岸“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大運河核心監控區376個村全部實現生活污水管控。開展全域航道測繪,實施引水補水,2021年引黃引江水1.8億立方米,實現了運河全線有水。2022年引水于3月25日啟動,多渠道實施生態、農業補水。

                堅持創新發展。以承辦省第六屆園博會為契機,將園博園與非遺展示中心、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提升改造、南川樓文化街區、中心城區生態廊道項目同步推進、同步建成,打造運河沿線8省(市)非遺文化展陳體驗示范區。實施沿線景區提質擴量行動,加快吳橋雜技大世界創建5A級景區步伐,2021年建設了吳橋山水田園綜合體等總投資51億元的18個特色文旅項目。深入開展鄉村旅游創建,青縣張廣王村、滄縣興濟鎮入選2021年省鄉村旅游樣板村,滄縣南堤村入選2021年省重點鄉村旅游重點村。推出“運河古郡·匠心傳承之旅”“文武滄州·雜技醉心之旅”和“又見運河·非遺精華之旅”3條大運河滄州段非遺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打造全域文化旅游帶。

                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帶動沿線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文農旅融合發展。結合農業結構調整,打造了吳橋優質小麥、青縣大司馬蔬菜、東光澳牧糧食等現代農業園區,培育了泊頭貢梨、南皮苜蓿等特色產業示范區。結合新型城鎮化,推動了青縣紅木小鎮、南皮張之洞文旅小鎮、滄縣明珠服裝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結合鄉村振興,創建了吳橋縣古運河畔、青縣曹寺鎮、南皮縣劉八里雙廟等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有序推進89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

                著力擦亮運河文化品牌。以大運河為紐帶,強化與運河沿線城市合作,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開展互訪互動、互融互通,滄州大運河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與揚州、杭州、淮安等運河沿線城市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成為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常務理事單位和國內副主席單位,成功舉辦了“北方最美運河”2021河北省大運河學術論壇。邀請各類媒體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開展了“運河今朝媒體行”等集中宣傳活動。組織了大運河國際馬術賽、馬拉松熱身賽、大運河武術展演、“時代—生活—運河”美術展、大運河攝影展等一系列主題文體活動,讓運河文化走入獅城百姓心中。(戴紹志)

                關鍵詞: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提升生態環境水平 著力擦亮運河文化品牌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廣東海新律師事務所 劉海濤 律師

                粵ICP備18023326號-36未經授權不得鏡像、轉載、摘抄本站內容,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之窗 版權所有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