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會致癌?吃大蒜能防癌?專家解答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5-04-19 15:19:54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15日,央視新聞《醫學公開課》推出特別直播《我們該如何真正有效防癌?》,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就大家關心的癌癥相關問題作出解答↓↓↓多曬太陽會得皮膚癌嗎?
張凱表示,紫外線照射過多確實會增加皮膚癌風險,但皮膚癌在中國人中發病率極低。而適度曬太陽有利于維生素D的補充,維生素D對結直腸癌、乳腺癌、心腦血管等疾病是保護因素。
張凱介紹,直腸癌、乳腺癌的發病率遠遠高于皮膚癌,所以單純強調避免紫外線照射對皮膚癌的危害有預防過度的可能。由于中國人普遍存在維生素D水平偏低的情況,考慮到心腦血管疾病及結直腸癌等發病率較高的病癥,建議檢測自身維生素D水平,再決定是否需要多曬太陽。經常接觸二手煙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張凱表示,相關證據十分充分——吸煙與肺癌密切相關。
流行病學統計顯示,肺腺癌與二手煙存在明確關聯,二手煙通常是燃燒不充分產生的煙霧,其危害可能更大。在當前環境下,地毯、衣物、沙發等物品會長時間殘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基于此,“三手煙”的概念應運而生,其危害通常被納入二手煙危害的統計范疇。
張凱介紹,吸煙引發的相關疾病最主要就是腫瘤,比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這幾類癌的發病率占據所有癌的一半以上。食物發霉后,切掉發霉的部分能吃嗎?
張凱介紹,在食物發霉產生的有害物質中,黃曲霉毒素是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它是一類由真菌分泌的致癌化合物,常見于谷物、糧油等食物上,一旦食物發霉,最好將其整個扔掉。
一旦誤食致癌物質后,可以通過食用水果蔬菜進行補救。纖維素能夠吸附部分毒素,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以還原一些被氧化的物質。日常生活中大量飲水,也有助于促進身體排出有毒物質。
除黃曲霉毒素外,很多致癌物質(如苯并芘)都產生于食物加工過程中。因此,應避免食用過度加工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類食品。吃大蒜、西藍花能防癌?
張凱表示,大蒜、西藍花都屬于具有保護性因素的飲食,大蒜、西藍花有助于預防消化道腫瘤。雖然“吃點東西能防病”是老百姓的樸素認知,但與控制飲食、減少加工肉類等有害食物的攝入相比,單純依賴某些食物的防病作用相對有限。這幾種痣可能藏著癌
張凱介紹,身上的痣短期內突然發生變化,可能是黑色素瘤的危險標志。比如出現這些特征——
不對稱、不規則;
原來清晰的邊界變得非常模糊;
顏色有變化,如黑色變粉,粉色變深或變白;
直徑變大。
但是,并不是異常出現就一定是黑色素瘤。如果覺得把握不住,不必恐慌,應及時咨詢醫生。年年體檢正常,為什么會突然查出癌癥晚期?
張凱表示,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手段問題。目前體檢的很多手段是針對健康體檢,而不是針對癌癥,比如胸片,其發現早期肺癌能力比較弱。此外,大概47%的癌癥沒有早期發現的手段,比如早期胰腺癌、卵巢癌。
間隔期問題。不同腫瘤的生長速度不同,腸道腺瘤樣息肉發展到腸癌需要8到10年時間,但肝癌的癌前病變、肝硬化發展到肝癌的時間較短。
醫源性問題。如影像科大夫對識別早期腫瘤訓練能力不足等原因。防癌“鐵三角”——飲食、運動、心理
張凱介紹,健康飲食和運動能直接降低發病率較高的癌癥風險,而心理因素與人體免疫力也息息相關。
由于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高,應避免攝入油炸、煙熏等具有危害性的食物,同時應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乳腺癌、結腸癌可能成為未來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癥,運動不僅有助于改善體脂指數、調節內分泌,還能降低這三類癌癥的發病概率。
營養狀況、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是影響免疫系統的三大關鍵因素。若心理狀態欠佳,會致使免疫力大幅波動,人體免疫系統就難以有效識別并消滅癌細胞。
關鍵詞:
- 曬太陽會致癌?吃大蒜能防癌?專家解答2025-04-19
- 為何要修訂優化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國家醫2025-04-19
- 教育工作者走進北京經開區 探索生物醫藥創2025-04-19
- 中新健康|專家提醒:肺癌防治早篩是關鍵2025-04-19
- 國產生物制劑為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提供2025-04-19
- 中西醫聯合為帶狀皰疹臨床診療提供全面、科2025-04-19
- 體重管理全攻略 這樣才是科學減重2025-04-19
- 《中國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在濟2025-04-19
- 尿酸高不能吃海鮮?一起來學習如何科學控尿2025-04-19
- 孩子發熱、咽痛還伴皮疹,“小紅人”到底是2025-04-19
- Ozon Global 將加大對中國商品補貼力度,2025-04-18
- 樸誠乳業旗下品牌——簡愛酸奶用純粹滋味,2025-04-18
- Ozon Global 加大中國商品補貼力度,海外2025-04-18
- 國家集采給力 更多聽障人群用上人工耳蝸2025-04-17
- 醫保基金即時結算覆蓋定點醫藥機構超24萬家2025-04-17
- 一季度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 創同2025-04-17
- 中央氣象臺:北方地區多大風 部分地區有沙2025-04-17
- 閩北從觀光到沉浸 解鎖旅游新體驗2025-04-17
- 倪明選談AI賦能高等教育:中國有機會為世界2025-04-17
- 當“求好評”引發一場公共輿論戰2025-04-17
- “數愛無疆”,溫柔叩響母愛的千萬種模樣2025-04-17
- 國際最新研究:臨床試驗表明干細胞療法對帕2025-04-17
- 別讓流量密碼劫持學術成就2025-04-17
- 海歸青年開“無聲”輕食店 冀助聽障人士人2025-04-17
- “五一”假期首日火車票今日開售 一文get2025-04-17
- 探訪湖北隨州安全應急基地:救援演練“實戰2025-04-17
- 央地融合 路地聯動:讓老年旅客老“游”所2025-04-17
-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破曉”皮秒閃存器件2025-04-17
- 華北黃淮等地氣溫有起伏 南方地區降水過程2025-04-17
- 2025年北京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啟動 組織超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