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試評定”“綠色通道”?職稱評審切莫投機取巧!
- 工人日報
- 2025-04-07 11:21:05
職稱評審是按照評審標準和程序對專業技術人才品德、能力、業績的評議和認定。職稱評審結果是專業技術人才聘用、考核、晉升等的重要依據。
對于這一消息,人社部門回應稱,網傳“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認定副高”為不實信息,騙子是為了吸引群眾咨詢,借機推銷職稱代辦服務,從而收取高額費用。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機構聲稱“提供職稱代評代辦服務”“花錢免試評定”“專屬通道、不過保退”,從“跑腿代辦”到山寨系統,全流程造假,形成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對此,專家認為,既要強化打擊力度,更需改革評價體系,讓實際貢獻比一紙證書更有說服力。“代評”“包過”都是騙局
前不久,重慶巴南區某醫院主治醫師劉韜(化名)的手機收到這樣一條微信:“代評副高職稱,包過,不過全額退款。”發件人自稱是“人社局合作機構”的彭老師。
“我們醫院評職稱的名額少,排隊要等三五年。”劉韜告訴記者,對方承諾“走特殊人才通道”,費用12.8萬元,還發來一張蓋有“重慶市專業技術人才服務中心”紅頭文件的電子協議。
心動之下,劉韜支付了3萬元定金。然而兩個月后,對方以“政策收緊”為由,追加5萬元“打點費”。后經警方調查發現,這是一家詐騙機構,該機構偽造了17份政府文件,涉案金額超200萬元。
記者采訪發現,因“職稱代評代辦”上當的不止劉韜一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求發展、圖省事的心理進行詐騙。
2024年3月,家住重慶沙坪壩的陳思知(化名)與重慶某教育科技公司簽訂職稱代評審協議,交了2000元訂金,約定于2024年上半年評審處理,結果至下半年還未進行代評審。該公司工作人員告知,代評審申報較嚴格,雖然當時已處于職稱評審收尾階段,仍可再次申報,并聲稱“走的是線下遞交加急通道”。
為此,陳思知又支付了4000元。一段時間后,他發現自己沒通過評審。工作人員再次告知,第二年可再幫他免費申報,“走線上、線下雙渠道同步送審,渠道統一操作”。
近日,陳思知咨詢相關部門了解到,沒有所謂的“線上、線下雙渠道同步送審”。目前,相關部門已立案調查。職稱詐騙手段呈現新特點
近日,重慶某建筑公司人力資源工作人員李芳帶記者暗訪一家“職稱代理機構”。該機構位于重慶江北嘴金融中心,墻上掛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戰略合作單位”牌匾,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演示“職稱大數據系統”評審進度。記者注意到,該系統界面與重慶人社局官網高度相似,但域名多了一個字母“v”。
當李芳質疑其真實性時,對方立即撥通一名“人社局張處長”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人員保證:“今年建筑專業有30個破格名額,我們是執行單位。”后經核實,該號碼實為虛擬運營商號碼。
重慶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吳云告訴記者,近年查處的職稱詐騙案呈現新特點,諸如使用PS制作政府網站截圖、紅頭文件;虛構“綠色通道”,謊稱有“破格評審”“民營專項”等政策;甚至搭建山寨平臺,仿冒人社局官網的“職稱查詢系統”。
“職稱評審均需逐級晉升,取得上一級職稱并滿足相應學歷資歷條件后,方可晉升高一級職稱。目前,重慶市除面向特殊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員、留學回國人員3類特定對象設有職稱申報‘綠色通道’外,正常職稱申報通道都需要逐級晉升。”吳云說,網傳文件是通過拼圖軟件編輯而成,試圖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咨詢,借機推銷職稱代辦服務,收取高額費用。
“去年,我們配合公安部門打掉一個團伙,他們甚至租用寫字樓冒充‘評審基地’,用會議室偽裝‘專家答辯現場’。”吳云展示了一段執法視頻。視頻中,詐騙分子在會議室懸掛“2023年度重慶市高級職稱評審會”橫幅,桌上擺放著偽造的評委席卡。
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陳偉指出,此類行為涉嫌多重違法:“虛構‘包過’承諾騙取財物,符合詐騙罪構成要件;偽造政府文件、印章,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若受害者因假職稱獲得工作、項目,還可能涉及行賄共犯。”應優化流程、突出工作業績
職稱評定對個人職場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何有人明知有風險還要“入坑”?
記者加入職稱代辦相關微信維權群了解到,一些人認為職稱評審要求高,要有論文、有獎項,“不評不甘、參評累心”,于是想要通過代辦“走捷徑”,也有一些人不符合職稱評審標準,想“破格”,以為付費就能“開綠燈”,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在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看來,職稱評審謠言盛行大多由于信息不對稱,部分職稱申報者不了解評審制度和流程,“但同時也反映出職稱評審仍存在‘唯論文、唯學歷、唯資歷、唯獎項’的傾向,讓部分申報者望而卻步”。
重慶市人社局職稱改革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評審不收取“加急費”“通道費”,全市僅“重慶市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平臺”一個申報入口,答辯現場實行“雙盲抽簽”,評委名單嚴格保密。2023年全市查處虛假職稱證書137本,較2022年增長42%。
“職稱代辦亂象屢禁不止反映出行業監管的不足,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違法代辦機構的監管,從源頭上遏制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也應進一步優化職稱評審要求和流程,強化技術技能貢獻,突出工作業績,讓真正有貢獻、有能力的人獲得相應職稱。”莫遠明說。
由于職稱評審工作的特殊性,相關公開宣傳和闡釋較少。身為重慶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成員的莫遠明建議,增強職稱評審工作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切斷不正當的職稱利益輸送鏈,讓職稱代辦的市場自然萎縮。
關鍵詞:
- “免試評定”“綠色通道”?職稱評審切莫投2025-04-07
- “開盒”“變臉”風險大 未成年人上網如何2025-04-07
- 多地氣溫將達30℃以上 北方局地或有沙塵天2025-04-07
- 網購酒店套餐遇“照騙” 消費者應留存證據2025-04-07
- 江南華南等地多降雨 西北地區等地多大風天2025-04-07
- 北方多地沖擊30℃暖熱如常年立夏 江南華南2025-04-07
- 未來三天西北地區等地仍有大風沙塵天氣2025-04-07
-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廣鐵集團預計發送旅客260.2025-04-07
- 武鐵清明三天假期發送旅客267萬人次創新高2025-04-07
- Sun Life 永明呈獻 Sun機遇策略論壇及博2025-04-07
- 藝術家Simon Ma的水之哲學“舞動的水滴”2025-04-05
- 告別比價焦慮,大潤發“均一價”帶您開啟“2025-04-04
- 零食有鳴批發超市門店過1500家,慶生月系列2025-04-02
- 缽愛人間,JOYYE卓藝攜手公益伙伴用陶瓷與2025-04-01
- 2025年龍江服務消費季暨乳制品展銷節盛大啟2025-03-31
- 鳳冠冰箱貼“長紅” 折射博物館與觀眾的雙2025-03-31
- 高原東部有雨雪天氣 華北及東南海域等地有2025-03-31
- 花滑世錦賽收官 中國選手戴大衛收獲冬奧門2025-03-31
- 香江觀瀾: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春意盎然2025-03-31
- 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 四家銀行發布公2025-03-31
- 中關村U30十周年成果發布 累計創造就業崗2025-03-31
- C919國產大飛機成功落地沈陽桃仙機場2025-03-31
- 云南包機向緬甸運送第二批省級救災物資7.3噸2025-03-31
- 2025合川半程馬拉松鳴槍起跑 男女子組前三2025-03-31
- 中國噴氣客機首次進入老撾市場 交付老撾航2025-03-31
- 梅大高速舍命一跪的黃建度:如有萬一還會選2025-03-31
- 中國原子級制造科技基礎和產業發展已初具規2025-03-31
- 前兩個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5.3%2025-03-31
- “原切”牛羊肉,咋檢出添加劑?2025-03-31
-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溫度?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