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盒”“變臉”風險大 未成年人上網如何更加清爽
- 人民日報
- 2025-04-07 11:22:48
——編 者
“我被‘開盒’了,怎么辦?”近日,涉及未成年人的網暴“開盒”話題引發網絡熱議。
上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隱私泄露、APP“變臉”、智能手表誘發沉迷與攀比等新問題帶來隱患,青少年模式有時“失靈”,引發家長擔憂。
如何更好守護未成年人上網的清朗環境?這需要全社會共同求解。
“開盒”“變臉”風險大
四川成都某中學初三學生林曉,在某明星超話曬了一張自己的“應援”照片,誤將未打碼的作業本封面一同拍入。放大照片,其學校、班級、姓名等信息清晰可見。緊接著,該明星的“對家”粉絲便通過這些信息鎖定林曉地址,對其進行騷擾,林曉的父母向公安機關報案。
林曉遭遇的“開盒”,是涉及未成年人隱私泄露的一種網絡違法行為,危害嚴重,引發關注。此前有相關部門在執法中發現,部分網絡平臺接受匿名投稿,曝光未成年人姓名、學校等隱私信息,發布謾罵言論;有些網絡用戶傳播“開盒掛人”教程;更有甚者,部分商家為未成年人提供有償“代罵”服務。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貞會分析,當前未成年人面臨的網絡風險主要有個人隱私泄露、不良信息接觸、網絡違法侵害、網絡沉迷成癮等。未成年人社交需求較強,常在網上“曬”生活,“曬”得多了,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去年開展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北京、河南、貴州等地網信部門深入核查問題線索,解散關閉1500余個話題、超話、貼吧。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重點開展8項整治任務,其中就包括整治“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AI技術濫用亂象、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等。
有的網絡亂象因“曬”而起,有的因“藏”而生。
前不久,北京市民張雙說,正在上小學的兒子要用自己的手機下載一款軟件,“下載時我看了,是一款外語學習軟件。”之后,張雙偶然點開軟件,界面上赫然出現不良信息的鏈接和賭博廣告。明明是學習軟件,怎么會有違規內容?
軟件工程師海洋介紹,以前,一些APP往往會在上架時偽裝成正常的工具類、視頻類APP,躲過應用商店的審核,上架后則“變身”違規軟件,或者插入違法鏈接。“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有關部門便排查發現了相關“變臉”APP并進行整治。
智能手表部分功能誘導沉迷
如今,兒童智能手表已成為許多孩子的“腕上標配”。小小的手表,可以碰一碰加好友、NFC支付,還能下載軟件,儼然一部微型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帶來的新問題,也讓不少家長感到擔憂。
一方面,兒童智能手表的內置應用可能傳播不良信息。前不久,上海市民李陽發現,剛上小學的兒子通過手表上的閱讀軟件看不適宜兒童閱讀的小說。他連忙檢查這款應用,發現其中有許多不適宜內容。
“除了有些人故意傳播不良信息,兒童智能手表應用中的一些內容,從成年人視角看沒什么問題,卻不適合未成年人接觸。”西南政法大學教授付子堂說。
另一方面,兒童智能手表的部分功能容易導致沉迷。
“我兒子最近迷上了手表上一款‘背單詞、吃蘑菇’游戲,但游戲為主,學習的內容很少。”北京的一名家長說。一些游戲打著學習的幌子,讓家長放松監督。此外,積分、好友圈等功能也容易轉移未成年人的注意力。
某智能手表產品經理介紹,目前,一些兒童智能設備缺少統一、規范的防沉迷機制,家長疏于監督時,孩子就易使用成癮。
隨著市面上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斷升級,未成年人也趕起“腕上潮流”。來自廣西南寧的家長陳結說,自己的孩子今年8歲,已經購買了第二款智能手表,原因很簡單,“孩子說朋友們嘲笑自己之前的智能手表太差。”
不少家長反饋,由于某品牌的智能手表占據大部分市場,形成了特定的交友圈,非該品牌的手表無法互加好友,從而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品牌鄙視鏈”。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方建東指出,孩子可能會通過擁有的物品來定義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兒童智能手表也會成為他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家長和教育者應教育孩子重視個性、才能等內在品質,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青少年模式體驗不佳
青少年模式,是通過限制軟件使用功能、時間和內容等方式來保障未成年人用網安全的重要舉措。但“防護墻”能否防得住,青少年模式能否在有用的基礎上更好用,得看實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4)》顯示,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比例整體不高。
張女士的孩子上初二,平時愛刷短視頻。聽朋友說軟件可以開青少年模式,她立即嘗試,卻遭到孩子的反對。“開了青少年模式以后,只推送動畫片。”張女士的孩子芳芳說,“都上初中了,誰還愿意看這些?”
目前青少年模式內容供給有待豐富、使用體驗比較單一。讓孩子愿用、愛用青少年模式,還需要下更多功夫。
記者體驗部分平臺青少年模式后發現,不少平臺在開啟青少年模式后,只能瀏覽首頁推送的內容,無法進行搜索、評論等。“開了沒一會兒,孩子就吵著要關掉。”家長說,關閉后,自己又擔心孩子接觸不良信息。
此外,青少年模式有時也會“失靈”。在一些二手平臺,也有販賣賬號“繞”過青少年模式的情況,往往只需十幾元到幾十元就能買到一個視頻平臺賬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副所長張曉冰建議,相關部門可圍繞青少年模式開展調研,邀請青少年聊問題、提建議。青少年模式只有讓未成年人愛用,才能真正做到好用、實用。
(人民日報 記者 金歆 祝佳祺 董映雪;記者楊昊參與采寫,文中家長、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網友留言板
系統根據瀏覽習慣不斷推送感興趣的內容,會造成孩子對單一信息的沉迷,希望青少年模式多推送傳統文化、科技知識等內容,打破“信息繭房”。
——北京網友
希望加大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其落實防沉迷措施,如實名注冊、登錄,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等。
——天津網友
一些短視頻APP評論區的惡言惡語快速增多,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重慶網友
開展科學上網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教育孩子如何應對互聯網信息,加強孩子自我思考能力,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廣西網友
建議青少年模式的覆蓋范圍由APP擴大到更多端口,實現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分發平臺三方聯動。
——云南網友
關鍵詞:
- “開盒”“變臉”風險大 未成年人上網如何2025-04-07
- 多地氣溫將達30℃以上 北方局地或有沙塵天2025-04-07
- 網購酒店套餐遇“照騙” 消費者應留存證據2025-04-07
- 江南華南等地多降雨 西北地區等地多大風天2025-04-07
- 北方多地沖擊30℃暖熱如常年立夏 江南華南2025-04-07
- 未來三天西北地區等地仍有大風沙塵天氣2025-04-07
-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廣鐵集團預計發送旅客260.2025-04-07
- 武鐵清明三天假期發送旅客267萬人次創新高2025-04-07
- Sun Life 永明呈獻 Sun機遇策略論壇及博2025-04-07
- 藝術家Simon Ma的水之哲學“舞動的水滴”2025-04-05
- 告別比價焦慮,大潤發“均一價”帶您開啟“2025-04-04
- 零食有鳴批發超市門店過1500家,慶生月系列2025-04-02
- 缽愛人間,JOYYE卓藝攜手公益伙伴用陶瓷與2025-04-01
- 2025年龍江服務消費季暨乳制品展銷節盛大啟2025-03-31
- 鳳冠冰箱貼“長紅” 折射博物館與觀眾的雙2025-03-31
- 高原東部有雨雪天氣 華北及東南海域等地有2025-03-31
- 花滑世錦賽收官 中國選手戴大衛收獲冬奧門2025-03-31
- 香江觀瀾: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春意盎然2025-03-31
- 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 四家銀行發布公2025-03-31
- 中關村U30十周年成果發布 累計創造就業崗2025-03-31
- C919國產大飛機成功落地沈陽桃仙機場2025-03-31
- 云南包機向緬甸運送第二批省級救災物資7.3噸2025-03-31
- 2025合川半程馬拉松鳴槍起跑 男女子組前三2025-03-31
- 中國噴氣客機首次進入老撾市場 交付老撾航2025-03-31
- 梅大高速舍命一跪的黃建度:如有萬一還會選2025-03-31
- 中國原子級制造科技基礎和產業發展已初具規2025-03-31
- 前兩個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5.3%2025-03-31
- “原切”牛羊肉,咋檢出添加劑?2025-03-31
-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溫度?2025-03-31
- 現象級創新,中國后勁如何?(讀者點題·共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