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味料江湖的“雙循環”之路 用“訂制”打動海外市場
- 國際商報
- 2021-10-29 17:35:59
對于中華美食而言,能夠增鮮提色、畫龍點睛的調味料不可或缺。而對于中國調味料行業來說,更加健康、綠色、美味已成趨勢,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正在消費升級中不斷細分、擴大。一些在國內市場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一些深耕海外調味料市場的企業也開始布局國內市場,他們都開啟了自己的“雙循環”之路。
用“訂制”打動海外市場
“去年我們營收了23.7億元,但其中出口只占到2000多萬元,所以拓展海外市場是我們下一步的一個重要目標。”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貿銷售經理陳蓉這樣告訴記者。
初遇陳蓉是在不久前的廣州秋交會上,彼時,她正忙著向絡繹問詢的采購商介紹產品和服務。而不小的展臺上滿滿擺著各種調味料:展臺左側是粉蒸肉、辣子雞丁、水煮肉、魚香肉絲等家常菜調料包和各種火鍋底料;展臺正中間是公司旗下品牌好人家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鄧倫,以及“高端火鍋底料連續三年在中國銷量領先”的介紹;展臺右側則展示著其另一個旗下品牌大紅袍的火鍋底料,以及用更加明顯的字體寫著“海外餐飲調味料訂制”的展示牌。
“雖然目前在國內市場公司的‘大頭’還是經銷商合作,我們有30多萬個零售終端,但餐飲訂制服務開展五六年以來也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業務板塊了。下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也會從訂制服務入手。”陳蓉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研發的調味料供應國內的張亮麻辣燙、雞公蝦婆、味千拉面、喜家德、留夫鴨、無名緣、盛香亭新式鹵面等不少知名餐飲企業。
“我們的初步計劃是先供應國外的餐飲端,給當地的餐飲企業提供配料訂制服務。”陳蓉坦言,開拓海外市場不能操之過急,消費行為還需要時間來培育。“就像中國消費者偶爾會買一些意大利面自己回家做,但不會天天吃一樣,外國人吃中餐也是偶爾吃一頓。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當地的餐飲端打開市場,慢慢過渡到家庭消費端。”
據陳蓉介紹,目前公司國內線有近60款產品,出口線有10多款產品,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韓國是他們的產品銷量表現最好的市場,其次還有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在東南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已經有很多當地人買我們的產品,像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此前的空白市場也很有潛力,目前我們也在聚焦南美和中東市場。”
不過,培育消費市場也并不簡單。陳蓉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一方面根據當地消費者口味進行相應的配方調整,另一方面利用Tik Tok、臉書、YouTube等海外的短視頻平臺、社交工具平臺擴大海外品牌形象。“比如讓外國人使用調味包就簡單地做出一頓美味的中餐,其實很多外國人非常樂意嘗試新鮮事物,只是缺乏了解的渠道。”
“我們希望能夠提高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陳蓉說,現在很多國內的餐飲店,比如海底撈、小肥羊、留一手、張亮麻辣燙等都走出國門,在國外開起火鍋店、小吃店。“作為調味料生產企業,我們也希望能夠和他們互相配合,共同培育海外市場,提高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美食的接受度。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會有更多人對中國美食感興趣。”
用創新滿足國內需求
讓我們將視線收回到國內市場,伴隨著消費升級的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消費新需求、新場景不斷涌現,而網絡平臺、直播等新興模式也讓新品牌們更有機會爆火、更容易鎖定特定的消費群體。如珠江橋、德仕利等一批外貿企業開始緊抓機遇,快速布局國內市場。
中山市德仕利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譚麗麗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產品就是中國古法釀制的醬油,開展外貿近二十年,產品遠銷全球近160個國家和地區。而從去年開始外貿轉內銷起,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已經和中糧、深糧、易初蓮花等大型企業和商超開展了合作,并在廣西、湖北等地的超市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目前,我們開始著手布局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市場。”
如何在短時間內打開國內市場?在譚麗麗看來,一方面要抓住消費需求。“現在人們都很追崇健康。一些市面上的醬油品牌為了給產品增鮮會在其中添加味精、防腐劑,我們的醬油都是古法釀制,在保障原材料的同時,實現零添加、零脂肪、零防腐劑。”
當然,產品的品質也要有保證。“我們的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可達到每毫升1.3克,這在國際都處于很高等級。”譚麗麗說。
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取決于氨基酸態氮含量的高低,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就越高,品質也越好。根據我國釀造醬油的標準,氨基酸態氮含量大于或等于每毫升0.8克即為特級。
另一方面就是創新。“我們根據年輕人的喜好特別購買了功夫熊貓的版權并對其進行了形象創新,設計了醒目的logo,推出的醬門宗獅系列產品很受歡迎;與此同時對口味進行了創新,推出了鮑汁耗油、蠔汁豉油等產品。”(記者 劉旭穎)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