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受訪者建議當微信群失去作用時,及時解散或退群
- 中國青年報
- 2020-09-03 10:29:28
當下,很多人出于各種原因,會加很多微信群,但群里過多的信息實在難以處理。你是怎么處理群消息的?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8.9%的受訪者加了10-30個微信群。大家較常瀏覽的是工作群(77.1%)、家庭群(65.1%)和好友群(56.4%)。73.2%的受訪者覺得群消息太多,生活受到了打擾。
87.4%受訪者感覺微信群里的垃圾信息多
山西省太原市某房地產公司員工齊丹(化名)加入過各種團購群、福利群,但后來陸續都退出了,“日常瀏覽較多的是工作群和家人群,工作群是部門溝通交流的群,是最活躍的群”。
調查中,58.9%的受訪者加了10-30個微信群,25%的受訪者加了10個以內,13.9%的受訪者加了30-50個,2.1%的受訪者加了50個以上。
80后張潔(化名)數了數自己的微信群,發現竟然有幾十個,“有幾百人的大群也有三五人的小群,大群基本都是工作群和微商賣貨群,小群就是閨蜜的聊天群和一些臨時工作群”。
受訪者較常瀏覽的是工作群(77.1%)、家庭群(65.1%)和好友群(56.4%),此外還有班級群(45.6%)、興趣愛好群(33.4%)、校友群(28.7%)、購物群(25.8%)、小區業主群(23.2%)、“薅羊毛”群(17.0%)、臨時群(11.8%)和育兒群(9.4%)等。
“身邊有朋友做微商會拉群,一般會詢問一下我是否同意,都是朋友,也不好意思拒絕。對方如果沒有特別強調,我會隔幾天默默退出,但有的人是有任務的,需要維護幾個大群保證每天流量,我就不得不在里面待著充數。”張潔說,雖然設置了消息免打擾,但里面消息更新太頻繁,導致這些群時時都標著紅點排在最前面幾個,真正工作中要用到的群反而找不到,每次都得通過關鍵詞搜索才能找出來。
調查中,87.4%的受訪者感覺微信群里的垃圾信息多,其中27.6%的受訪者感覺非常多。
張潔對微信群的群公告功能很反感,這個群公告的作用是把重要的事情通知到每一個人,看到消息的人必須點擊看過了,公告才會消失。“如果有重要的消息是可以使用的,但一些群主濫用這個功能,不管什么消息都來個群公告,點進去感覺都是無關痛癢的消息”。
處理微信群消息,74.6%的受訪者會調成消息免打擾模式,59.9%的受訪者會定期清理“僵尸群”,38.4%的受訪者會主動退群,24.8%的受訪者對群消息不予理會。
68.9%受訪者建議當微信群失去作用時,及時解散或退群
“我感覺現在基本沒什么私人空間,一有事情就拉工作群。我手里同時有好多項目,每個項目有很多工作群,現在微信群跟QQ群加起來有100多個。”在北京某設計行業工作的肖艷(化名)說,人們越來越沒有自己的時間,隨時都得盯著微信,隨時工作。
調查中,73.2%的受訪者覺得群消息太多,生活受到了打擾,52.9%的受訪者覺得微信群使得自己時刻處于社交狀態,耗費精力,39.4%的受訪者認為無聊、無用消息太多,信息過載,35.6%的受訪者覺得微信群模糊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
“自從有了企業微信,內部的人在企業微信里拉群,外部的人拉普通群。現在即便是很重要的事都不打電話了,就在群里說一下,就算通知過了。”肖艷說,微信群可以全部設置免打擾,但也很怕消息漏看,還得隨時查看群消息,每天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先全部看一遍,休息時間也還要時不時關注。
齊丹認為,工作群里的內容都是必須要交流的工作,沒有微信群也會有其他方式溝通,所以對于日益增多的工作群,她能夠接受。但是家庭群快變成“夸夸群”了,這讓她很苦惱,“長輩們精力很足,經常在里面互相吹捧慶祝,但我真的不喜歡這些,不跟著說又不好”。
要處理好微信群和個人生活的關系,68.9%的受訪者建議當微信群失去作用時,及時解散或退群,68.5%的受訪者認為應有選擇地入群,根據興趣和意愿決定。
關鍵詞: 群消息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