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新材料產業不斷集聚 煥發新活力
- 科技日報
- 2021-12-06 16:29:04
記者日前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截至目前,全區稀土企業累計達115家,新材料企業和終端應用企業占比分別為63.2%和29.5%,稀土新材料產值占稀土產業總產值比重已接近50%。今年上半年,38家規模以上稀土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
今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積極轉變依靠資源發展的傳統模式,促進稀土新材料產業不斷集聚、產業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從“稀土原礦開采-選礦-冶煉-分離-功能材料-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并按照“2+2+N”產業發展思路,不斷提升稀土產業發展層次和核心競爭力,大力營造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銜接貫通的發展環境,積極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N個“稀土+”助推產業煥發新活力
銅絲按照粗細不同分為大拉,中拉和微拉。將直徑為8毫米的銅桿拉制成3毫米就是大拉,拉到0.016毫米就是微拉,微拉后的銅絲只有頭發絲的十分之一細。記者走進包頭震雄銅業微拉銅絲的鍍錫車間,遠遠一看,一臺臺機器仿若空轉,一條條銅絲就像是透明隱身了一般。
“我們之所以能把銅絲拉到0.016毫米這么細,主要是因為稀土元素能夠去除銅液中的雜質,提高銅絲的導電性以及可拉絲效果。銅絲越來越細,不僅節省了空間,還減輕了重量,智能手機越來越輕薄、無人機等高端航空設備能夠在空中自由翱翔,均得益于此。”包頭震雄銅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王強告訴記者。
作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震雄銅業選擇來到包頭建廠,看中的正是這里豐富的稀土資源。通過添加稀土,他們在合金類極細線研發生產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創新是第一驅動力,也是稀土產業發展的靈魂所在。今年,稀土高新區圍繞“2+2+N”發展思路,集中資源優勢,優先發展稀土永磁和儲氫材料兩大產業;依托富余的鑭鈰資源優勢,通過做大存量,引進增量,重點發展稀土拋光、稀土發光材料兩大產業;積極發展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合金、稀土玻璃、稀土陶瓷、稀土顏料等N個“稀土+”產業,推進稀土向寬領域、長鏈條、高質量方向發展。
同時,稀土高新區還明確了“稀土+鋼、鋁鎂合金、銅合金”等產品拓展思路。稀土鋼作為稀土新材料最重要的推進方向已經取得了多項產業化成果,先后大規模應用于大興國際機場、中俄東線和陜京四線輸氣管道、“中國天眼”FAST大射電望遠鏡觀光橋梁、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為稀土鋼產品全面進入國內外中高端鋼材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策紅利筑牢產業轉型“最強大腦”
在包頭中車電機有限公司總裝車間,隨著首臺風電大基地建設旗艦產品4.5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的試制成功,該企業已具備1.5MW-4.8MW的大功率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的生產能力。目前,全國主流廠家樣機試制工作均在此完成,企業生產的12MW半直驅風力發電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企業也成為引領帶動全國風力發電機發展的領航企業。
企業總經理蔡敏介紹:“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因為添加了稀土永磁材料,實現了轉速低、效率高,磁場結合力強、低電壓穿越性能穩定,結構簡單、后期運行維護成本低等諸多優勢,被譽為‘超低風速捕捉能手’。”得益于包頭豐富的能源和資源優勢,以及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和政策扶持,中車電機的發展未來可期。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悉心栽好“環境梧桐樹”,用心當好“金牌店小二”,以企業人才需求為主線,不斷優化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提高人才政策的精準度和覆蓋面,通過政策的“含金量”,引來更多的“千里馬”,精準服務產業發展。
依托資源優勢,稀土高新區從原料保障供應、用地政策、基礎設施建設、電價優惠、產業基金、銷售獎勵及貸款貼息等10個方面加大稀土產業支持力度,制定出臺“八項人才新政”,重點在企業引進和培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等方面量身打造一系列含金量高、吸引力強、輻射面廣的激勵政策,筑牢招才引智“鳳凰巢”。
包頭稀土高新區組織人社部副部長、區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王煜透露,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圍繞“五大產業鏈”,全力以赴做強做精稀土新材料產業,依托包頭市10余家稀土研究機構、3家專業稀土科研院所、6個稀土相關院士工作站和8000多名稀土研發人才、170余項國家稀土行業標準,形成推動產業發展、加速稀土轉型的核心力量。
圍繞相關政策,稀土高新區積極做好科技申報服務,組織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高新區科技獎勵資金、科技小巨人申報認定;組織園區企業參加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培訓班、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專項培訓會、科技項目標準化管理培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及技術交易后補助政策培訓班等。
目前,稀土高新區在稀土、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稀土+”領域已入庫人才1606人,產業、人才和政策的相互加持,有力推動了稀土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