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環保擬收購首創大氣100%股權 將延伸至大氣污染治理領域
- 長江商報
- 2021-11-08 17:33:21
首創環保(600008.SH)打造綜合環保平臺再進一步。
11月3日晚間,首創環保公布擬收購首創大氣100%股權,將延伸至大氣污染治理領域。
通過不斷并購擴張,首創環保已成長為千億資產的集團化環保企業,主營水處理、固廢處理等環保業務。此次收購將完善公司“水、固、氣、能”業務有機融合的綜合環保產業平臺。
去年以來,公司業績加速增長,并且資產優化及募資后,今年三季度末首創環保資產負債率降至63.91%,為整合資產騰出了空間。
目前首創環保在“生態+”戰略指引下推動輕資產模式拓展市場,公司積極拓展EPC+O、EPC/PC、委托運營、技術服務等輕資產項目,或將向輕資產環保平臺轉型。
擬收購進一步打造綜合環保平臺
首創環保正在籌劃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新三板公司首創大氣100%股權。
本次交易對方之一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首創集團(持有首創大氣60.69%股權)及首創集團控股的首創創投(持有首創大氣2.73%股權),為首創大氣的控股股東,所以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首創大氣成立于2002年12月27日,注冊資本2.46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首創大氣未經審計的總資產為19.70億元,凈資產5.71億元。
近兩年首創大氣財務狀況及盈利能力逐漸向好。首創大氣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虧損超3000萬元,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達0.4億元、0.71億元、0.51億元;今年上半年末,其資產負債率由去年底的84.67%降至71%。
僅從業績情況來看,此次收購有助于提升首創環保的盈利能力。
目前首創環保業務范圍包括城鎮水務、水環境綜合治理、固廢處理和綠色資源管理等。其中固廢處理戰略版塊以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首創環境(HK.03989)為平臺,綠色資源管理戰略版塊以首創污泥、首創熱力等專業公司為實踐平臺。
公司合計擁有超過2344萬噸/日的水處理能力,截至上半年末,首創環保已投入運營的供水規模(控股)約為589.24萬噸/日,污水處理規模(控股)約為831.62萬噸/日;公司固廢業務版塊子公司首創環境在國內儲備了共73個項目,總設計規模為年處理垃圾量約1372萬噸、年拆解電器及電子設備量約為320萬件。
不斷聚焦主業,目前首創環保已成長為千億資產的集團化環保企業。今年6月18日,其證券簡稱由“首創股份”變更為“首創環保”,公司稱,旨在直觀彰顯公司業務發展和戰略發展方向,未來將堅持聚焦環保主業。
若此次收購完成,首創環保的產業鏈條將延伸至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成為“水、固、氣、能”業務有機融合的綜合環保產業平臺,各個業態將充分融合,客戶、資源、市場等協同效應明顯,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并購擴張資產突破千億
作為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上市企業,首創環保在環保領域擴張迅猛。
2016年以來,首創環保籌劃收購了華冠環保100%、恒基新潤水務100%股權、金強自來水40%、巨龍供水資產、潤城水務89.89%等,合計耗資超45億元。
2015年至2020年,首創環保總資產從361.25億元增至1005.68億元,五年增178.39%,僅近三年就已翻番,今年三季度末已達1051.24億元。
在不斷拓展業務范圍后,首創環保形成了包括傳統水務、再生水、固廢處理、環境綜合治理的全業務布局。水務投資和工程項目分布于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范圍超過100個城市,合計擁有超過2344萬噸/日的水處理能力,位居國內水務行業前列。
同時,去年以來首創環保還對資產進行了出售優化,以1.8億元轉讓首創利池60%股權,以50.84億元轉讓深水集團40%股權,以1.78億元出售益陽首創100%股權,加大存量資產盤活力度、提升資產流動性。
去年以來,首創環保各項業務繼續增長。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分別達14.70億元、19.14億元,同比增53.42%、106.20%,扣非后凈利潤達13.67億元、12.27億元,遠高于此前。
整體來看,首創環保營收實現連續近九年增長,凈利潤也幾乎保持持續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總資產投入使得債務較大,吞噬了部分利潤。去年公司財務費用達15.24億元,超過凈利潤。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長期借款達304.40億元、短期借款58.61億元,貨幣資金75.43億元。
出售資產并于去年配股募資37.47億元,首創環保的負債率有所下降。今年三季度末為63.91%,較2018年底時下降1.62個百分點。
首創環保是AAA信用評級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擁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公司于2016年至2021年在交易所共發行9次公司債產品、銀行間市場共發行14次超短期融資券、5次中期票據,累計發行金額265億元,平均利率約為3.93%,低于同期基準貸款利率水平。
較強的融資能力為首創環保業務擴張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并有利于公司在打造“水、固、氣、能”業務有機融合的綜合環保產業平臺。(記者李順)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