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態保護司法底線 推動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 法制日報
                • 2021-11-16 08:17:54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各領域、各環節提出全方位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

                時代在發展,生態文明理念在進步,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發展要求,與生態文明的發展同頻共振。最高法發布的上述《意見》緊扣新發展階段的生態保護主題,明確了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圍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健全環境資源審判制度體系等重點,就新時代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有助于進一步凝聚環境資源審判共識,規范環境資源審判行為,提升環境司法能力水平,筑牢生態保護司法底線,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一直處在不斷強化的過程中。自最高法2014年7月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最高法連年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以及環境資源審判年度典型案例,不斷夯實環境司法實踐與理論基礎,闡述環境司法價值觀,積累環境司法經驗,發展環境司法制度。

                比如《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的一大亮點是改變了以往按照三大審判領域將環境資源案件區分為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做法,將環境資源案件劃分為環境污染防治案件、生態保護案件、資源開發利用案件、氣候變化應對案件和生態環境治理與服務案件等五大類型,充分體現出環境資源審判統籌運用刑事、民事、行政三種責任方式的司法理念,契合了環境資源“三合一”歸口審理機制改革,也能滿足環境資源審判實踐發展和國際交流需要。此次《意見》在“健全環境資源審判制度體系”中也特別強調,要完善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模式,確保環境司法理念在不同類型環境資源案件中得到統一貫徹落實。

                在最高法發布的2020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中,多起案例的被告都需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或生態修復責任,有些被告的賠償數額很大,比如備受關注的張永明、毛偉明、張鷺三人攀爬巨蟒峰案,法院判定三人連帶賠償環境資源損失計600萬元、支付專家費15萬元;廣州市花都區衛潔垃圾綜合處理廠、李永強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法院判決衛潔垃圾廠支付案涉場地生態環境修復費用、服務功能損失費用、鑒定費及其他合理費用共計約1.31億元,李永強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誰污染,誰破壞,誰賠償,誰修復”的環境保護原則,為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理念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了司法示范。此次最高法發布的《意見》,也對之前這些環境資源審判經驗和制度進行了提煉、總結和再發展,提出要構建類型化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構成要件體系,豐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方式。

                最高法的《意見》強調,要切實以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聚焦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服務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三項重點任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擦亮了司法工作的環保底色。《意見》還錨定長江、黃河的環境保護以及維護生態多樣性、保障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等重點給出司法頂層設計,精準施策,必然能夠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治理,強化生態系統綜合保護。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意見》圍繞這一戰略任務,也從服務產業結構綠色優化升級、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方面作出了針對性安排。此外,最高法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將立足《意見》,進一步推動案件歸口審理、完善集中管轄、深化協同聯動,這有助于進一步理順環境資源審判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提供更堅實的機制保障和系統保障。(李英鋒)

                關鍵詞: 生態保護 司法底線 城市人 居環境持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廣東海新律師事務所 劉海濤 律師

                粵ICP備18023326號-36未經授權不得鏡像、轉載、摘抄本站內容,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之窗 版權所有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国产99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娇小性色xxxx|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