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跨入“智能+”新賽程 頭部企業得到更大的資本支持
- 華夏時報
- 2021-08-27 17:48:27
近幾年,AI人工智能、大消費、醫療、區塊鏈等方向都成為投資的熱門賽道。但是也同樣面臨投資周期長、監管嚴、泡沫大、難落地等困境。目前市場上好的標的相對稀缺,基金會更加傾向于確定性高的企業。保險科技行業因需求大、落地快、市場教育相對成熟等特點備受資本關注。
近日,“元保”公布拿到了近10億元C輪融資,小雨傘、豆包網也宣布獲得C輪和D輪融資。此前,大部分保險科技公司的融資輪次都處于B輪及以前階段,走到后期的項目占比較少。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了近年來保險科技行業的投融資現狀發現,近10年我國該行業共發生121起投融資事件,披露總投融資金額超727億元。2011年至2014年獲得融資的保險科技企業較少,2016年為88起,此后成逐年下降趨勢。2020年中國保險科技融資事件數為37起,相較于2016年減少51起。
短期來看,行業呈現出融資數量下降,但融資輪次有后移的趨勢,這意味著頭部企業得到了更大的資本支持。
健康險成顯著增長點
中國銀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市場分析處處長王磊在5月23日時曾披露,目前我國共有146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其中財產險公司74家,人身險公司72家,2020年共實現保費2979.2億元,同比增長10.5%,占行業總保費的比例為6.58%。
今年年初,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按照2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估算,預計203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將接近3.3萬億元。也就是說未來10年,保險科技將迎來萬億規模的增長。
其中,健康險是增速非常快的險種。2020年,我國人身險公司的商業健康險實現保費收入達7059億元,同比增長13.38%。
目前,布局健康險的企業可以細分為三個“陣營”:一是當下各大保險公司積極布局健康險,搶占健康險市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等傳統險企陸續下場;二是傳統互聯網巨頭也開始積極涉足健康險領域,騰訊微保、阿里螞蟻保險,利用母公司的流量入口具備天然優勢;三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保險科技產業鏈公司也開始布局,包括眾安、水滴、泰康在線、元保、小雨傘等。
近日,“元保”公布消息稱,其C輪融資了近10億元,這也是元保上線以來的第四次融資,本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凱輝基金、山行資本、北極光創投、啟明創投、SIG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實現可以覆蓋全流程、各環節的智能化保險服務。
和同賽道的選手相比,元保入局相對較晚。但團隊擁有較強的互聯網基因,上線運營僅一年,就已經躋身保險科技行業的第一梯隊。
保險跨入“智能+”新賽程
當下人們越來越習慣數字化和個性化消費場景,出現了很多全新且復雜的特征,比如自我主導、注重體驗、強調個性化需求等,“千人千面”成為了新標配。保險行業也從“互聯網+”跨入了“智能+”的新賽程。在新賽程、新背景下,消費者、行業從業者都有了變化。
元保方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保險消費的主體、心理、習慣和能力發生了巨大變化,行業要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認識和定義保險消費者。”
保險產品靠近消費者的過程也是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可以說科技研發水平對健康險起到決定性作用。
傳統保司的優勢在于線下獲客、風控等能力,而帶有濃厚互聯網基因的保險中介平臺在互聯網營銷和用戶體驗層面更具優勢。
專家表示,保險經紀平臺的運營過程中,底層技術非常復雜,特別是在‘千人千面’的匹配效率上要求很高。比如,不同的廣告匹配不同的保險產品、區分白天和夜晚的營銷受眾、用文章還是視頻去影響他們,這些都不是隨機的,而是需要一整套算法去支撐。
和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元保的底層技術全部依靠自主研發,400多人的團隊,技術研發人員占到了70%左右。而最初讓投資人決定投資的原因,也是得益于元保的底層基礎技術架構。
現階段,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在保險行業,無論傳統保司還是第三方獨立平臺,在產品、營銷、運營和風控等層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具體來說,大數據讓用戶畫像變得清晰,更利于精準推薦,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比如利用大數據共享信息,不僅提升了高風險的人群的識別效率和準確度,避免帶病投保,也能夠幫助人們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保險產品。
目前,元保基于大數據、AI等技術,已經將不同疾病和意外風險納入保障范圍。
例如,元保與泰康在線、前海再保險合作推出的首款全人群非標體百萬醫療險,將3-6億人口規模的非標體用戶群體納入商業醫療險保障范圍,將健康險保障范圍從“保健康人”擴大到了“能保盡保”。
人工智能技術貫穿了保險的全產業鏈,在投保、定價、核保、反欺詐等環節幫助保險業務更加智能化,大大提升了運營效率,節約了成本。
此外,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進步也助推了保險科技行業的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將陸續涌現,保險科技行業逐漸從依托產業互聯網的上半場開始進入到以智能化為主的下半場。(冉學東)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