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標簽愈發受消費者關注 標識新規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便利
- 北京晚報
- 2021-12-13 16:32:15
能量,240kj;碳水化合物,8.7g……如今,食品包裝上的一系列數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據報道,國家衛健委正組織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進行修訂,新標準有望增加預包裝食品對糖和飽和脂肪的強制性標識要求。
現狀
概念滿天飛 年年不重樣
“0糖,0脂,0卡。”
“富含膳食纖維。”
“滿足每天維生素需求。”
貨架上一排排飲料,讓陳女士既熟悉又陌生,不知從何時開始,“營養概念”超越了口味,成了吸引消費者的最大噱頭。
只不過名頭越多,消費者越糊涂。最近流行的“植物奶”,就讓陳女士摸不著頭腦,“植物還產奶?是比牛奶更健康,更容易吸收?超市的人都說不清楚。”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修訂的消息,陳女士有所耳聞,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具體意義,“大概就是數值越小越健康吧。”
事實上,我國現行食品標簽中,已強制標識核心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以及能量數值。
各項數值背后,則是食品企業的“暗戰”,為了凸顯商品的獨特性,如今的食品包裝上,“0糖”等營養標識,甚至比商品名稱還大,標得更明顯。
然而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0糖、低糖,把這些標出來,商家就是想讓你覺得它的產品有健康功能,算是打擦邊球吧。”縱使如此,因商品標識上的營養信息“入坑”的消費者仍然不少。一位挑選飲料的消費者坦言,不僅僅是傳統廣告,很多網絡平臺上都有對食品營養概念的宣傳,“前兩年的椰子水,這一年的燕麥飲品就特別火,我買過很多次。”
然而“標營養”就真營養嗎?事實并非如此,記者在超市里發現了一款兒童水餃,售貨員一直在宣傳“低鹽”,但含量表顯示,這款兒童水餃每100克的含鈉量比同品牌普通水餃還要多200毫克。另外,同品牌還有一款兒童餛飩,含鈉量竟然是普通水餃的4倍。
亂象
商家巧布局 消費者踩坑
飲料、甜食、油炸食品,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使小孟深受體重問題困擾。每次想要戒掉這些食物飲品,都堅持不了太久。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孟發現此前難以接受的無糖可樂竟然變得“順嘴”了起來,在那之后,他便開始四處尋找“代替食品”,但過程中也踩了不少坑。
有一次,他在超市里發現一款“0脂”乳酸菌飲料正在搞促銷,就買了一箱。原本以為自己買到了“健康食品”,之后才反應過來,“0脂”只意味著不含脂肪,卻不代表低糖低熱量。小孟一看配料表和成分表才發現,這款飲料的糖含量一點都不少,而這時一箱飲料已經被他喝得不剩幾瓶。
還有一段時間,小孟曾嘗試“非油炸”的薯片。一開始,他下意識地以為非油炸的意思就是完全不含油,而且已經把食物的“不健康因素”降到了最低。后來看了科普文章才知道,非油炸食物在生產過程中也要用到油,而且和普通油炸食物相比,雖然脂肪含量普遍會低一些,但是鈉含量和總能量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在吃了幾次虧之后,小孟也養成了買東西前先看成分表的習慣。但有些時候,一些產品的成分含量也會讓他感到疑惑。比如自己經常喝的可樂,能量為什么比牛奶還低呢?為什么會把可樂稱作垃圾食品?
還有些時候,他差點就中了食品廠商的數字圈套。“有一款咖啡,乍一看能量很低,仔細一看才發現它的含量是按每包13克算的,而正常產品都是按100克來算的。”
不僅是消費者對于食品營養成分有著困惑,對于“健康”的過分追求,甚至讓部分企業踩坑。中秋節期間,便有企業在制作月餅禮盒時,為了追求“低糖”效果,在月餅中添加了部分人群不耐受的代糖成分,導致食用者出現腹瀉等癥狀。有專業人士坦言,為避免出現“為了降低某項數值,其他數值又增長上去”的問題,食品企業在改進工藝的過程中,也應該由更加專業的人士進行指導。
建議
標識需細化 監管應到位
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看來,小孟之所以會有“牛奶比可樂能量還高”的疑惑,是因為缺乏營養學常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南,成年人每天游離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而一聽330毫升的可樂,游離糖的含量就達到了35克左右,對于人體健康是很不利的。范志紅介紹,很多減肥人士只盯著能量這一欄看,而忽略了其他指標,并不科學。
范志紅認為,標識新規的改動,將給消費者選購商品提供更多便利。“糖和飽和脂肪,過量攝入容易引發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還會促進炎癥反應,比如皮膚上長痘。有些患者,醫生會在醫囑中告知他們少攝入糖和飽和脂肪,這類人群更需要通過標簽來選擇更合適的食品。”
范志紅介紹,對于大部分飲料,碳水化合物幾乎就等同于糖,所以從現有標簽就能看出這些飲料的含糖量。“只不過很多人并沒有把碳水化合物與糖聯系起來。”
在范志紅看來,食品包裝上標注的含量成分越細化,對于消費者肯定是越好的,這樣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的成分。但因為每一項數值都需要檢測,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比較大的負擔,從成本角度說,只要標注出幾個比較關鍵的成分數值就已經夠用了。除了糖與飽和脂肪,范志紅希望消費者能更多關注食品當中的“鈉”含量。鈉的主要來源是食鹽,如果攝入量過高,將會引發高血壓、腎臟疾病、骨質疏松,甚至會導致胃癌。
“將標簽細化的另一個好處,是督促企業完成產品升級。”范志紅舉例,早年間,初版《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還未出臺時,許多制作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的企業,并沒有關注產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而反式脂肪酸,有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預包裝食品營養通則》于2011年出臺之后,把反式脂肪酸作為了強制標識內容,許多企業這才意識到,必須要改進工藝,想辦法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他們的產品才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這一次要求把糖和飽和脂肪強制標注出來,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
對標準進行修訂的同時,范志紅建議,有關部門對于產品的檢測和監管也一定要到位。對于一些亂標、錯標產品成分含量的企業,要進行處罰,責令改正。“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對于消費者的營養學知識教育,否則就算標簽里的成分再多再細致,消費者看不懂也無濟于事。”
- 兩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各部采取針對性舉2022-01-24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