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促能源結構優化 世界觀熱點
- 經濟日報
- 2023-05-06 10:23:46
(相關資料圖)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已落下帷幕,海南博鰲東嶼島作為博鰲亞洲論壇的永久舉辦地,正在被建成一個“零碳示范區”。會議期間,島內所有場館實現了“100%綠電”供應。預估減排二氧化碳約1312噸,相當于減少標煤燃燒約600噸,而這一切背后都離不開“科技賦能”。
當前,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甚至生活方式的綠色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無論是能源領域的持續發展,還是高效的環境檢測,技術創新都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以科技創新賦能生態文明建設,已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能源結構的轉型也因此被按下了“快速鍵”。
科技創新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國白鶴灘水電站的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建設時開創性地設計出“長短葉片結構轉輪”,該結構綜合了多葉片和少葉片的優點,從根本上解決了空化性能與轉輪強度兼顧的難題,推動了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我國當前使用的新能源還是以太陽能、風能為主,利用科技可以較好地應對其波動性大、出力不穩等挑戰。
雖然我們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許多“卡脖子”難題。一方面,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鋼鐵、石油、化工等傳統行業比重較高,能源依然以煤炭為主,并且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另一方面,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力量基礎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原創能力不足、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等難題仍亟待破解。因此,加快構建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迫在眉睫。
首先,要加強政策引領,大力支持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積極引導各類主體參與綠色技術創新。當前我國重大能源科技創新產學研“散而不強”,重大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首臺(套)依托工程機制、容錯以及標準、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機制尚需完善,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的政策機制有待加強。
其次,加大對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的資金保障。在重點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究上,提供支持和資金上的傾斜,強化財稅、金融等政策的供給,用以提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綜合實力。
再次,重點培養科技創新領域人才。當今世界,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前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如何解決能源問題是國際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只有掌握人才方可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贏得主動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能源結構的轉型和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堅持生態領域的科技創新,才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減輕對自然界的影響,從而科學、高效地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樊楚楚)
關鍵詞:
- 科技創新促能源結構優化 世界觀熱點2023-05-06
- 文旅市場點亮夜間經濟2023-05-06
- 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 全球今亮點2023-05-06
- “真誠”成為試金石2023-05-06
- 醫療事故責任認定的程序是什么?醫療損害責2023-05-06
- 萬畝櫻桃等你來!青島嶗山交警發布櫻桃節出2023-05-06
- 當前播報:AC米蘭VS拉齊奧前瞻:爭四關鍵戰2023-05-06
- 醫療事故罪賠償范圍有多大?手術中切除組織2023-05-06
- 福建龍巖一小轎車與摩托車碰撞致1死,肇事2023-05-06
- 從古畫古色中觸摸夏天2023-05-06
- 跨越5000公里的愛心傳遞,這些上海醫生在402023-05-06
- 醫療事故賠償主體包括哪些?確定是不是醫療2023-05-06
- 醫療過錯責任賠償標準是什么?鑒定醫療過錯2023-05-06
- 哈爾濱城投集團15億元公募債更新至“已反饋2023-05-06
- 醫療事故責任認定有哪些類型?醫療事故罪可2023-05-06
- 醫療事故責任認定的流程是什么?對鑒定結論2023-05-06
- 怎么查詢社保交了多少個月了?社保每個月繳2023-05-06
- 醫療欺詐行為應該向哪里舉報投訴?醫療機構2023-05-06
- 實時焦點:蘋果第二財季營收盈利均超預期,2023-05-06
- 房屋拆遷分公共利益的拆遷和商業利益的拆遷2023-05-06
- 拆遷安置補償糾紛如何快速處理?拆遷安置的2023-05-06
- 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是什么?農村房屋拆2023-05-06
- 有哪些情形之一的認定為違章建筑?違章建筑2023-05-06
- 焦點報道:衛海平在交口縣就農業迪士尼項目2023-05-06
- 民法典中違章建筑上是否具有相鄰權?兩個不2023-05-06
- 建筑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權也無法取得建筑許可2023-05-06
- 一刻鐘“圈”出便捷生活2023-05-06
- 拆除違建的程序有哪些?違章建筑是指未取得2023-05-06
- 哈爾濱承重墻被砸小區:1.6億損失誰來賠?2023-05-06
- 世衛“新決定”意味著什么?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