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信息:碧水藍天入畫來——遼寧老工業基地十年生態嬗變觀察

                • 新華網
                • 2022-08-27 15:32:32

                長風萬里,碧空澄澈。

                初秋的遼寧大地,山川秀美,色彩斑斕。

                曾幾何時,這個重工業省份環境問題纏身,霧霾圍城、河流污染、垃圾圍村……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向環境污染宣戰,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等多場生態環境治理戰役陸續打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今,藍天碧水重新回到人們身邊,綠色已成為這個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征程中新的鮮明底色。

                十年治霾成效凸顯 藍天時常“刷屏”朋友圈

                紅墻綠瓦,游人如織。32歲的陳宇陪外地來的朋友在沈陽故宮游玩。他用手機拍下頭頂的藍天白云發個微信朋友圈。

                陳宇說,10年前,他很少“曬”照片,“那時候動不動就是‘霧霾圍城’,不少外地的大學同學總發信息提醒我做好防護。”當時為應對空氣污染,家里空氣凈化器買了好幾臺,如今幾乎都用不上了。

                隨著工作人員按下電鈕,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臺燃氣鍋爐平穩運行。這意味著沈陽市三環內工業企業燃煤鍋爐全部清零,代之以更加環保的燃氣鍋爐。

                “改造后,年節約標煤4363.4噸,煙氣排放量以及顆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濃度均大幅度降低。”生產指揮中心能源科科長張武說。

                截至7月底,沈陽市今年大氣優良天數為180天,同比增加9天,優良天數改善幅度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在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十五。

                沈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裴希巖說:“達到治理目標后,新的目標又在等著我們。老百姓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身穿20多斤重的防護裝備、戴著防毒面罩,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煉鐵總廠的工人金鉑昊從70多米高的吸附塔排風口下去,在高溫環境下對塔內的脫硫脫硝設施進行檢修維護,保證氣體達標排放。

                “十三五”期間,鞍鋼投入67.4億元,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污染治理項目,噸鋼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47.9%、50%、23.4%。

                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確定了20個大氣重污染區域,推進深度治理,累計淘汰2.1萬臺燃煤小鍋爐,推進城區及周邊散煤替代15萬戶;推進鋼鐵企業完成237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累計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7564家。

                2021年,全省PM2.5等六項主要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9%。

                陸海統籌齊抓共管 碧海藍灣清水長流

                暗香浮動,疏影橫斜。

                陽光灑在400多畝的荷塘上,游人在鐵嶺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里流連忘返。這片位于遼河、凡河、柴河的匯合點、總面積4262公頃的濕地,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如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遼河,曾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最嚴重時,遼河80%以上的水質是劣五類,農民甚至不敢用河水澆灌莊稼。”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張崢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護母親河,讓遼河水變清,成為人們共同的呼聲,防治水污染的“碧水工程”全面打響。全省80個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控;11個地市建成區70條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依法劃定河道沿岸禁養區4115平方公里……

                在河邊巡視一圈,遼河昌圖段河長、昌圖縣副縣長陸仁山手機上的巡河軟件上實時顯示當天的行程是8.1千米。他沒發現什么問題,心情很好:“老百姓越來越重視環境了。”

                在遼寧,像陸仁山這樣的河長有2.3萬多名,大家齊抓共管,守護著河清岸綠、碧水長流。

                64歲的朱玉華從生產車間走出來,習慣性地把雙手在圍裙上擦一擦,和記者握了握手。幾年前,老朱賣掉自己駕了20多年的80馬力漁船,進當地一家海產品企業當了工人。

                錦州市地處渤海最北端,共有124公里的海岸線。近年來,當地開展海岸帶整治行動,一方面恢復和保護自然岸線,另一方面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讓大海休養生息。全市原來2萬多名漁民大多上岸轉產。

                2021年,遼寧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達到91%,“十三五”期間,消減劣四類海水1297平方公里。

                好生態換來好日子 美麗鄉村留住“鄉愁”

                飛瀑流泉,鳥鳴山幽。

                本溪南芬境內的大冰溝國家地質森林公園成為南方游客的避暑勝地。

                十多年前,這里卻只有伐木工人刺耳的電鋸聲。那時,賣樹是林場唯一的經濟來源。隨著當地發展理念轉變和國有林場改制,人們變“砍樹”為“護林”,經過治理和建設,大冰溝景區對外營業,年實現營業收入500萬元,是林場全年收入的20倍。

                景區紅火帶熱了周邊消費。走進景區旁的“兄弟農家院”,整潔的院落是67歲的村民張忠厚的自住房。“像周末、小長假客人都要提前預訂。旅游旺季每天能收入上千元。”張忠厚笑著說。

                近年來,遼寧省開展水土保持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7.48%。2012年以來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91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6.06%。

                一輛輛旅游大巴開進丹東大梨樹村,小橋流水,花香掩映,令人宛若置身江南水鄉。

                午后,送走最后一桌客人,村民徐洪超坐到自家餐館門前的太陽傘下悠閑地喝茶。

                徐洪超說,小時候,這個山溝溝里的村莊貧窮落后。近年來,當地通過植樹造林、發展生態旅游業、特色產業等實現快速發展。目前,這個小村莊年接待游客超過40萬人,2021年全村社會總產值實現16億元,集體總資產超過6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3萬元。

                外出打工多年的徐洪超幾年前選擇回鄉創業。如今,他年收入超過10萬元,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近年來,遼寧省累計完成4638個行政村環境整治,越來越多的村莊實現產業興旺、環境宜居,也讓更多年輕人回到村莊尋找“鄉愁”。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遼寧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孫鵬軒說。

                關鍵詞: 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 燃氣鍋爐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