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強弱項補短板 初步構筑起“十分鐘文化圈”
- 深圳特區報
- 2021-12-13 16:19:34
高水平文化場館加速建設、高品質文藝活動越來越多、文化生態越來越好……近年來,深圳在文明創建中,不斷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鞏固基層文化陣地,讓市民共沐文化惠民的春風。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多年來,深圳深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軟硬兼施”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產業,為締造現代文明之城、培育現代文明市民,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夯實文化基礎,構筑“十分鐘文化圈”
9月底,2021年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質量月”現場會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現場拉開序幕。兩座場館的輪廓已經拔地而起,建成后為市民提供開放的城市交流客廳和智慧體驗,打造城市文化展示空間。
這組建筑正是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近年來,深圳啟動了城市的第三輪重大文體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建和提升改造112個市、區重大文化設施項目,大力推進高品質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重構城市的文化版圖。目前,“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中,深圳科技館新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創意設計館3個項目已開工建設,7個項目已開展建筑方案深化設計。
與“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同期啟動的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區則已經陸續通過評估。今年文博會期間,這些特色文化街區化身文博會分會場,組織了大批互動活動,讓市民體驗文化街區的魅力:南頭古城以“自由鮮活、復合多元”為主題,匯集多個文化創意品牌,打造文化展覽、創意、藝術發生地;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積極發揮“聚場”的能量,策劃兒童藝術節主題展、“一人一世界”講座、T街創意市集文博會專場等多維互動活動;大鵬所城在城隍廟內開展了“非遺課程”,邀請大鵬所城當地手工藝人作為培訓講師,以授課講解、現場展示、實操體驗等方式向游客展示中華文化。
各種生機勃勃的創意活動,讓這些歷史街區和文化園區綻放了全新的活力。而新一批的特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工作也已在規劃之中,將為城市打造更多特色鮮明的文化名片。
近年來,深圳積極推動各區通過規劃新建、盤活存量、調整置換、共建共享等方式,切實開展“文化設施攻堅做強工程”,強弱項補短板。截至2020年底,全市圖書館超過千座,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74個、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662個,街道、社區兩級覆蓋率均達到100%;博物館54個、區級以上美術場館30家,基本滿足群眾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初步構筑起“十分鐘文化圈”。
服務普惠多元,不斷擦亮鵬城文化品牌
10月11日晚,保利劇院中流淌出美妙的旋律,2021第九屆深圳鋼琴音樂季舉行了開幕演出——“百年際會”鋼琴協奏曲之夜。在1個月里,約30場鋼琴主題音樂活動將以線上線下互動的形式,開啟多彩的鋼琴盛典。
文化建設需要“軟硬兼施”。在不斷夯實文化硬件的基礎上,近年來,深圳的公共文化開展更精準對接市民文化需求,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差異化、多元化文化服務。面向來深建設者的“來深青工文體節”系列活動、“關心勞務工子女免費愛心課堂”等服務,面向中老年人的書畫培訓、攝影培訓、智能手機操作培訓等系列活動,面向少年兒童的親子共讀計劃、早期閱讀計劃,面向特殊群體的盲人電腦技能培訓、盲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深圳選拔賽等。
在全民閱讀領域多年的探索與耕作,則不斷擦亮深圳的“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金字招牌。
探索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建設“圖書館之城”統一服務平臺、實現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同時,依靠新一代信息技術而開展的創新舉措也在快速推進,今年以來,深圳發布了《無人值守智慧書房設計服務規范》《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與技術要求》,推進完善《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修訂,加快完善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及“圖書館之城”發展規劃。
近年,寶安、南山、羅湖、福田和鹽田先后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區”稱號。
打造文化精品,精彩展示城市形象
“都市的街巷已燈影婆娑,社區暖暖流淌的歡樂……”國慶節里,《燈火里的中國》優美動人的旋律再次響徹華夏大地,為新中國72周年華誕送上祝福。
《燈火里的中國》是深圳近年創作的文藝精品。在一批優秀作品的“加持”下,“文藝深軍”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大。大型聲樂交響套曲《英雄頌》在今年“七一”前夕震撼首演,去年深圳推出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舞蹈《烈火中永生》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舞臺精品佳作迭出,“灣區升明月”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央視“2021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大型特別文藝節目等牢牢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文化產業加速發展。近期,《深圳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25)》正在向社會征求意見。對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前瞻正來自于深圳在文化產業上的多年探索。2020年,深圳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240億元、占GDP比重8.1%,文化產業整體實力走在全國前列。剛剛閉幕的第十七屆文博會,首次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實現了展會規模、品牌質量的全面升級。華僑城集團、華強方特文化集團入選第十三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
一系列文體品牌活動,也讓深圳不斷“出圈”。近年來,深圳舉行了深圳設計周暨環球設計大獎、中國杯帆船賽、WTA年終總決賽、深圳馬拉松等高水平文體品牌活動,進一步提升深圳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
- 鄧長昌:盡快對我省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系統2022-01-24
- 黃月珍:推進綜合改革打造臺灣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榮:優化創新生態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2022-01-24
- 黃玲:全方位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在創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構建政府公共數據服務體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國推進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 2022-01-24
-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2022-01-24
- 云南安寧打破農民職業發展“天花板” 開展2022-01-24
- 2021年遼寧省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糧食總產量2022-01-24
- 春節期間遼寧對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分析研2022-01-24
- 遼寧海城市確保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超過652022-01-24
- 遼寧盤錦公布12件民生實事 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01-24
- “有夢 有為”周末青年志愿行動在李滄舉行2022-01-24
- 聽·見 | 動畫師變身面塑傳承人,這個802022-01-24
- 26名群眾代表青島占倆!高二學生成省政協旁2022-01-24
- 追蹤丨全民接力,傳來好消息!即墨失聯3天2022-01-23
- 立案查處!青島昌明置業有限公司森林公園項2022-01-23
- 半島驗房丨膠州億陽金都馨城毛坯房墻面銹點2022-01-23
- “樂動市南”!逛街時與藝術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間煙火氣!逛吃、選年貨、置辦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灣夜靜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遺專家亮絕活!2022年山東省2022-01-23
- 風雨無阻!嶗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的足球隊員2022-01-23
- 市北區探索服務賦能新路徑 營造企業發展好2022-01-23
- 市北區聚焦中醫藥長遠建設,產生“雙驅動”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在福州開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億 今年預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1-23
- 吳棉國:完善網約順風車監管機制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