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的黃金玉米帶 “新農事”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 新華社
                • 2020-07-23 14:41:09

                日照充足、黑土肥沃、平原廣闊u2026u2026位于吉林省的黃金玉米帶,與同緯度上的美國、烏克蘭玉米帶齊名,并稱“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優質的自然稟賦,勤勞的吉林人民,不斷進步的農業科技,讓中國的黃金玉米帶享譽世界。

                吉林省玉米總產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糧率居全國首位,有力保障了糧食安全。近年來,吉林省在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玉米產業鏈打造等方面不斷發展,金黃的玉米正在變成帶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金豆子”,助力吉林省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高品質玉米“甲天下”

                吉林省中西部的糧食主產區位于黃金玉米帶的核心區,溫潤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絕佳的玉米生長環境。全國每種出8穗玉米,就有近1穗產自吉林。最高時,吉林約70%的耕地種玉米,80%的糧食是玉米。

                進入21世紀,在玉米增產帶動下,吉林省的年糧食總產量連續跨過500億、600億和700億斤大關,已經連續7年超過700億斤,糧食商品率超過80%,每年有一半的玉米直接銷往省外。

                肥沃的黑土地,豐沛的松江水,廣闊的平原上,一片片玉米正拔節生長,猶如綠色的海洋。吉林省的玉米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佳,平均容重700克以上、角質率80%以上、含油量比其他地區玉米平均高出0.3%、蛋白質含量平均高出0.5%u2026u2026一項項權威檢測數據,直觀地展現了吉林玉米的品質。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等專用玉米品質均優于國家標準,是食品、飼料和工業原料的優質選擇。

                吉林省玉米品質好、轉化率高--這是國內玉米飼料市場的共識。在廣西等地,飼料用玉米的購進數量中,吉林省玉米占40%以上。

                “我們的玉米品質在國內數一數二。”吉林省榆樹市農民馬占有指著遠處的玉米地說,他經營的300多公頃玉米,每公頃產量高達28000斤。每年,合作社向市場供應近1000萬斤玉米。

                憑借高產量和高品質,馬占有與多家加工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玉米還沒長出來,訂單已經排滿。“這一大片玉米是和天津一家飼料企業簽的訂單,專門生產高蛋白玉米。”馬占有說。

                廣袤的吉林大地上,像馬占有一樣的農民還有許多,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了有力支撐。

                “粗糧細作”延展產業鏈

                黃金玉米帶上,正在崛起一條深加工產業鏈。從玉米原糧到深加工產品,顆粒飽滿的玉米正在被“粗糧細作”,變成多種多樣的下游產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中糧生化能源榆樹公司坐落在素有“天下第一糧倉”之稱的吉林省榆樹市,車間里,一臺臺設備隆隆作響。“玉米原糧下游應用領域豐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總經理李大勇說。

                這家企業具備年加工玉米70萬噸、生產淀粉50萬噸、液糖10萬噸的產能,還具備玉米油、玉米纖維飼料、玉米蛋白粉等產品的生產能力。

                中糧生化能源榆樹公司的下游,玉米產業鏈還在不斷延展。中荷合資中化帝斯曼公司將玉米淀粉轉化為氨基青霉烷酸。企業負責人表示,該產品是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藥品的原料。

                “農頭工尾”的發展戰略中,越來越多的玉米走向產業鏈下游,釋放出更多效能。吉林省在生物天然氣、纖維素乙醇、乙醇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一批項目正在順利推進。

                從賣玉米原糧到深加工產品,玉米為吉林省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在黃金玉米帶上,吉林省以中部的25個縣為重點,建設優質玉米生產核心功能區,對接精深加工需求發展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綜合效益。

                種植結構伴隨著加工方式的變化而變化。黃金玉米帶上,越來越多的農民從種植“大路貨”玉米,轉向種植精深加工和飼料等專用型、優質優價的玉米品種。

                “新農事”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隨著黑土地上現代農業技術、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應用,“黃金玉米帶”正興起新的耕作方式,玉米產量更穩、更高,糧食安全更有保障。

                在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高家村,康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一塊15公頃的土地,采取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已有14年。玉米苗下,厚厚的一層秸稈平鋪在地里。

                每年秋收后,農民把秸稈粉碎后直接鋪在地里,第二年春耕時,拖拉機牽引著免耕播種機在田里快速通過,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

                這種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能夠減少土壤風蝕和水分蒸發,秸稈腐爛后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從而保護珍貴的黑土地。

                康達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青魁說,地里蚯蚓變多了,玉米能扎進土壤一米多深,抗旱、抗倒伏能力變強。2020年,吉林省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達1850萬畝,占全部糧食耕作面積超過20%。

                在吉林省中西部很多地方,近年來現代農業技術不斷得到應用,成為糧食產量增加的助推器。

                吉林省乾安縣父字村,吉林省農科院的農業專家長期在這里駐點。玉米地里,一根根拇指粗的滴灌帶沿著地壟埋在玉米根部,這是專家們研發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只需打開農田井,水和肥就順著滴灌帶流向玉米根部。用了新技術后,種糧大戶金英敏的玉米地每公頃產量超過30000斤,最高達到34000斤。

                秸稈是玉米生產的伴生物,吉林省每年產生秸稈超過4000萬噸。近年來,當地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2019年綜合利用量超過2800萬噸,預計2020年利用超過3300萬噸。

                如今,這個黃金玉米帶的糧食穩產、增產潛力正在持續釋放。

                關鍵詞: 吉林 黃金玉米帶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廣東海新律師事務所 劉海濤 律師

                粵ICP備18023326號-36未經授權不得鏡像、轉載、摘抄本站內容,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之窗 版權所有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