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
- 經濟參考報
- 2025-07-25 10:28:40
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報告》還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實現了從技術到應用的全方位進步,產品數量迅猛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擴大。
一方面,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力顯著提升。根據《報告》,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完成備案。我國人工智能產品涌現引發全球關注,DeepSeek上線不足20天全球日活躍用戶就突破3000萬,登頂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的應用市場,成為全球用戶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
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向具體應用場景縱深滲透。《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用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回答問題的比例最高,達80.9%。國產人工智能產品不僅在千億級參數規模、多模態能力等方面實現突破,并與辦公協同、教育普惠、工業設計、內容創作等場景深度融合,構建了覆蓋多個領域的智能應用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創新環境的不斷優化,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明顯增強。從專利數量上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最大擁有國,占比達60%。截至2025年4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占全球申請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張曉說,隨著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發展創新,一批優質的國產AI產品加速出海,擴大了我國AI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未來我國要進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積極參與并提出中國解決方案,致力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AI治理規則。
關鍵詞:
- 國家航天局:加強商業航天項目質量監督管理2025-07-25
- 新華社消息|科創板“硬科技”迎來“井噴期2025-07-25
- 新研究:用大量智能手機可以構建地震監測網2025-07-25
- 第七批新職業聚焦三個“新”2025-07-25
- 科創板,助資源向“硬科技”集聚2025-07-25
- “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助殘成果加速涌現2025-07-25
- 全球首個光伏直流領域國際標準發布2025-07-25
- 發展“機器人+”守護大國糧倉2025-07-25
- 人工智能解鎖出游新體驗2025-07-25
- 2025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2025-07-25
- 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2025-07-25
- 我科學家實現高效體細胞克隆2025-07-25
- 發展“機器人+”守護大國糧倉2025-07-25
- 人工智能解鎖出游新體驗2025-07-25
- 智能體,讓產與教“零距離”對接2025-07-25
- 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備案2025-07-25
- 我科學家實現高效體細胞克隆2025-07-25
- 把好駕駛自動化的倫理“方向盤”2025-07-25
- 科學與健康|以光為“尺”探索物質微觀結構2025-07-25
- 上半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同比增長16.4%2025-07-25
-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數字經濟2025-07-25
- 上半年我國實施汽車召回超528萬輛2025-07-25
-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9月實施 四部門部署提升2025-07-25
- 低空經濟升維:從技術突破到生態繁榮2025-07-25
- “新舟”60民用搜救機完成首飛2025-07-25
- 全國超12億人可刷碼刷臉進行醫保結算2025-07-25
- 近200名垂釣愛好者競技呼瑪盡覽界江美景2025-07-24
- 今年第9號臺風“羅莎”生成 未來對我國近2025-07-24
- 湖南懷化無物業老小區“自管鑰匙”蝶變幸福2025-07-24
- 國門高鐵站憑祥東站站房建設完成 預計今年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