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功夫”喚醒百年古窯址-當前焦點
- 東方財富網
- 2025-09-09 09:08:1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在江西景德鎮昌江東岸,一片承載千年瓷都記憶的歷史街區,正悄然經歷一場跨越時空的“重生”。景德鎮最長的里弄——劉家弄,經中鐵四局市政公司匠人們的精心修繕,使街區內的落馬橋元青花遺址、袁家窯等文化遺存再度熠熠生輝。瓷都景德鎮,綿延千年的制瓷歷史在此沉淀,陶瓷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劉家弄古作坊群與袁家窯窯址,遺存跨越清末至民國,每一塊窯磚、每一處榫卯,皆見證著景德鎮陶瓷燒造的光輝歲月,與御窯廠官窯遺址交相輝映。中外古陶瓷專家盛贊該區域為“活的民窯現場”,認為其不僅為研究景德鎮陶瓷文化提供珍貴樣本,也為瓷都文化旅游開發打造出嶄新平臺。“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54萬平方米,其中近4萬平方米為修繕改造。”中鐵四局市政公司劉家弄歷史街區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負責人過華斌介紹,作為EPC聯合體牽頭單位,建設團隊以“保護文化遺產、延續城市肌理、激發產業活力”為宗旨,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展開一場匠心之旅。
技藝傳承,續寫窯火百年魂
2024年3月,工程啟動伊始,項目技術負責人朱國輝立于袁家窯殘損的窯傍前,指著那堆“殘垣斷壁”,向技術團隊堅定表示:“我們要讓老建筑‘筋骨’重煥力量,更要守住傳統技藝的根脈。”作為劉家弄項目中體量最大的單體結構,袁家窯內部木構損毀嚴重,窯業廢棄物堆積,東側窯爐僅余殘跡,修復難度極大。為尋得與原木料相匹配的木材,項目組特邀專家多方論證、實地勘察,踏遍景德鎮周邊老舊建筑,舊貨市場,嚴格篩選與原木料色澤、直徑相近的老舊木料,確保新舊梁柱視覺一致。修復過程中,每拆下一件構件,技術人員均先行拍攝記錄,詳細標注原工藝做法、尺寸、數量及損壞情況,作為修復依據。所有構件分類編號、整齊碼放,確保后期精準復原。運用傳統榫卯工藝,以“燕尾榫”銜接破損木梁,保留梁頭暗記,腐朽柱體則采用魚膠粘合舊木,嚴格遵循“以舊修舊”原則。針對不同損壞程度的構件,靈活運用膠粘、鐵箍卡扣、扁鐵拉接等修復手法,同步進行防蟲、防腐及防火處理,再按編號復位。2025年7月,袁家窯修繕告成,朱國輕撫榫卯節點,感慨道:“在這里,仿佛能聽見百年前的窯火聲聲。”
技術賦能,重現歷史肌理劉家弄歷史街區房屋老舊、數量眾多,且造型各異,年代久遠、荒廢失修成為修復工程的巨大挑戰。面對大多危樓“結構需加固而不拆改”的要求,朱國輝與結構鑒定團隊耗時三個月完成數百間老屋“體檢”,通過局部替換與構件截面擴大等技術,在維持外觀原貌基礎上,為老建筑植入“鋼鐵脊梁”,承重性能大大提升。“如同為長者施行微創手術,既要根治痼疾,還需保存元氣。”朱國輝這樣比喻。團隊秉持“一房一策”,融匯傳統工藝與現代技法,存續歷史質感。外立面修復嚴格沿用傳統水刷石“洗三磨三”工藝,由匠人手工拼色、反復刷洗打磨,確保墻面莊重美觀、歷久彌新。該工藝繁復考究,需經三次洗刷、三次打磨,方能呈現石米均勻、色澤明亮的效果。劉家弄曾是瓷廠工人的聚居區,建筑多以窯磚、墊餅、碎瓷片等廢料砌筑,結構類型多樣,涵蓋框架、磚混、木結構等,具有獨特的材質與色彩記憶。針對木結構建筑為主的特色,項目采用“傳統—現代—傳統”夾心構造工藝。外立面和內立面盡可能保留原貌,原始噴漆、鑄鐵構件、舊墻皮應保盡保;中間層則通過技術加固與功能性改造,在保存歷史風貌的同時提升建筑性能。如同為古建筑添置“保暖內衣”,既存原貌,又強筋骨。該工藝使古建筑在滿足現代使用需求的同時,完整保留歷史肌理,實現結構安全與風貌延續的統一。
精細施策,守護文脈安全
古建修復空間有限、材料易燃,安全控制成為重中之重。安全負責人王破浪推行“人防+技防”全覆蓋管控體系,引入無人機航拍與裂縫監測儀,實時監測危房變形,并組建“危房檢查小組”,由專職安全員每日巡查巷道、排查隱患。針對木結構多、巷道狹窄的特點,王破浪制定“三禁五查”消防制度:嚴禁吸煙、違章動火、堆放易燃物;嚴查消防設施、電氣線路、動火審批、隱患整改及應急演練。每條巷弄設置臨時消火栓,配備滅火器材,定時清理木屑,嚴格動火管理,筑牢消防安全網絡。“每一寸施工都可能觸及歷史,必須如履薄冰”。團隊對袁家窯等重點建筑進行三維掃描,建立數字檔案,施工前開展技術交底,材料運輸嚴防磕碰,雨后檢查支撐安全,實現修復全過程可追溯。施工期間未發生一起文物損壞事件。
如今,劉家弄風華再現:袁家窯重現民國窯房風貌,古作坊群窯磚質感如初,落馬橋元青花遺址展示區已顯雛形。這片街區的“復活”,不僅延續了瓷都千年文脈,更為景德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重要支撐,彰顯了企業在文化傳承中的社會責任與歷史擔當。中鐵四局的建設者們正以“修舊如舊”的匠心,在老磚舊瓦間續寫新的城市故事。
關鍵詞:
- “繡花功夫”喚醒百年古窯址-當前焦點2025-09-09
- 世界大觀路網即將全面升級2025-09-09
- 我國成功發射吉利星座05組衛星|當前資訊2025-09-09
- 【聚看點】黃沙水產新市場“新”在哪?全國2025-09-09
- 首倡消費平權,零食有鳴批發超市3000家門店2025-09-08
- 新地標亮相!琶洲西區人行平臺完工2025-09-08
- 海外華媒談閱兵報道:閱兵在傳遞和平而不是2025-09-08
- 每日熱文:從六運到十五運,看廣東風采!這2025-09-08
- 42家A股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及資產質量榜單發布2025-09-08
- 焦點!《星際公民:42中隊》堅稱于2026年推出2025-09-08
- 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 今日要聞2025-09-08
- “塔巴”登陸風雨未消,本周后半段晴熱重臨2025-09-08
- 恩施地心谷融合科技與文化 推出輕探險體驗2025-09-08
- 2025年暑期銀聯、網聯支付金額同比增長16.64%2025-09-08
- 甄云響應“人工智能+”行動,2025用戶大會2025-09-08
- 每日快看:輝煌60年·遇見高原的城|哦羅帶2025-09-08
- 多地海事部門啟動防臺風應急響應2025-09-08
- 朋友圈退息廣告滿天飛?平安信用卡客服電話2025-09-08
- 「有實力 自然出眾」全棉時代官宣孫穎莎為2025-09-08
- 臺風雨適逢天文大潮,珠江水位上漲漫上親水2025-09-08
- 每日消息!中建鋼構(華南)召開2025年“質2025-09-08
- 食品信息一目了然!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公告2025-09-08
- 快報:通訊|中文課程走進牙買加特殊教育小2025-09-08
- 每日熱議!廣州南沙一小學擴建新增810個學位2025-09-08
- 防熱帶氣旋I級應急響應啟動2025-09-08
- 參加閱兵的運20曾接烈士遺骸回國 焦點快看2025-09-08
- 滁合高速攤鋪忙2025-09-08
- 廣州?湛江高鐵票打折低至5折,湛江→廣州2025-09-08
- 廣東海事局今日17時啟動防熱帶氣旋I級應急2025-09-07
- 短訊!聽綠色未來|戈壁涌出三文魚,節水工2025-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