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共生·創世神話】中國(深圳)文博會MR首秀:黑暗創世紀開啟文化數字化革命
- 今日熱點網
- 2025-05-26 13:26:11
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文博會由中宣部、文旅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主辦,以“創新引領潮流 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匯聚全球6280家文化機構,集中展示12萬件數字文化創新成果。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展會充分展現了數字技術激活傳統文化、推動產業升級的中國方案,彰顯了我國文化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創新活力。
湖北館在參展項目《黑暗創世紀》以“MR大空間+中國神話故事”的創新形式驚艷亮相,通過虛實融合給第二十一屆文博會帶來全新視覺體驗,生動演繹了數字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的無限可能。這一突破性展示不僅吸引眾多文旅科技愛好者駐足體驗,更獲得海內外嘉賓高度贊譽。
這屆文博會數字大空間的內容很多,但基本都是基于VR(Virtual Reality)技術既虛擬現實,它要求有獨立的空間,而且所展示的內容畫面全都是虛擬的數字內容,觀眾就好像被這些畫面蒙住了雙眼,看不到現實的場景。而MR(Mix Reality)混合現實是更先進一步的技術,它是把虛擬的內容直接融合在現實場景中,觀眾可以戴著MR頭顯設備自由的在現實場景里行走,和虛擬內容互動,而不用擔心碰到別人和物體。MR這一技術特性極大的延展了數字大空間技術的應用場景,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博物館、景區、商業空間以及特種工作現場。展覽現場,觀眾見證了令人震撼的場景:展館屋頂瞬間幻化為浩瀚星空,數十米高的盤古大神從人群頭頂跨過,靈動的七色鹿在身邊跳躍,當“天穹”破裂時,瀑布般的水流傾瀉而下,女媧娘娘擺動著長尾,順展架而上準備補天。這些虛擬元素與展廳內真實的人流、物體神奇地融為一體,既展現了上古神話的恢弘壯麗,又完美詮釋了MR技術“虛實共生”的核心特性。這可能是展會史上一次獨特的展陳技術革新吧!
《黑暗創世紀》MR創世光影展作為亞新文化集團的戰略級文化工程,由張輝總導演領銜、堰龍馬動漫科技團隊歷時四年研發,通過混合現實(MR)技術首次完整再現漢民族創世史詩《黑暗傳》的洪荒宇宙。
1.從黑暗傳到黑暗創世紀—漢民族創世史詩的新生
中華文明雖擁有五千年連續不斷的文化傳統,卻曾長期被西方學界質疑缺乏體系化史詩。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論斷尤為尖銳:“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史詩,因為他們的觀察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直到1982年,胡崇峻老師在鄂西北神農架的深山密林中,發掘出一部長達3000行的《黑暗傳》手抄本,才徹底粉碎了這一文化偏見。該史詩不僅揭示了盤古開天前的混沌宇宙觀,其“三色洪水九泡天”敘事更早于《山海經》,展現出漢民族完整的創世想象與精神圖騰。2010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后,因其獨特的方言吟誦形式,始終未能廣泛進入公眾的視野。
面對文化傳承困境,扎根于《黑暗傳》發源地的亞新文化集團歷時二十年探索創新路徑。依托AR/VR技術積淀,成功突破MR大空間交互技術,耗時四年打造出《黑暗創世紀》MR光影展。通過混合現實技術,觀眾可穿梭于三維重構的史詩場景:從混沌初開到洪水泡天,從人類誕生到三皇治世,科技賦能使古老史詩成為可觸可感的沉浸式神話宇宙。
2.從虛擬現實到混合現實—《黑暗創世紀》的文化科技突圍
在沉浸式技術迭代浪潮中,混合現實(MR)正成為文化數字化的重要引擎。相較于虛擬現實(VR)的全封閉體驗和增強現實(AR)的平面化疊加,MR通過空間錨定和裸眼交互技術,實現了數字內容與物理環境的無縫融合。它改善了AR、VR技術依賴于手機或其他外部設備,需通過屏幕觀看,設備沉重且使用帶來的眩暈感等缺點。通過將數字內容無縫嵌入真實環境,創造出虛實交融的沉浸式場景,為傳統文化創新表達開辟了新路徑。
在第二十一屆文博會科技文化展區,VR、AR等數字技術百花齊放,但真正實現大空間自由交互的MR項目僅《黑暗創世紀》一例。該項目依托多項專利技術,在400平米空間內構建出可自由探索的“創世紀”史詩場景,其創新的動態交互系統讓游客從觀展者變為敘事參與者,重新定義了沉浸式體驗標準。作為本屆文博會唯一MR大空間應用,該項目通過虛實融合的呈現方式,首次為參展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身臨其境”文化體驗。
3.從現實走向虛擬再走到虛實共生—重構展會體驗新范式
在第二十一屆文博會上,數字科技正重塑文化表達形式——從傳統文創產品升級為數字虛擬人物、數字展品等創新載體。然而,VR、AR、互動屏等傳統技術模式已難以突破展覽行業的體驗瓶頸。行業亟需更具沉浸感、互動性和空間延展性的科技解決方案,以實現“超現實”的文化呈現。
亞新集團推出的MR大空間文旅項目《黑暗創世紀》開創性采用游戲化敘事,將本土文化IP與混合現實技術深度融合。該項目通過虛實共生的交互設計,使觀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其模塊化巡展不僅可以快速布展,還能增加游客停留時長,增加體驗感,全面突破傳統布展場地與技術限制。這一創新模式既踐行了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更探索出“技術+內容+游戲”三位一體的文化傳播新路徑,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示范樣本。
作為數字文旅新質生產力的先行者,亞新文化集團將持續深耕技術創新與內容創意,以MR、空間計算和AI技術為驅動,深度挖掘華夏文化瑰寶的數字化表達。通過科技賦能文化傳承,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文旅體驗,讓中國故事以創新形式走向世界舞臺,展現中華文明的永恒魅力。
關鍵詞:
- 【虛實共生·創世神話】中國(深圳)文博會2025-05-26
- 第十三屆八路軍文化旅游節在山西武鄉啟幕2025-05-25
- 2025年寧夏科技活動周活動啟幕2025-05-25
- 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在滬體驗端午民俗 艾草清2025-05-25
- 數百場活動點燃廣州科技活動周2025-05-25
- 公眾科學日“續集”:機器人集中展示 人工2025-05-25
- 2025年北京科技周啟幕 首創院市聯動模式2025-05-25
- 千余種文創產品匯聚香山腳下 團城演武廳舉2025-05-25
- 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走進杜甫草堂 感受“詩2025-05-25
- 廣西終止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提示各地防范次2025-05-25
- 從“上太空”到智能化造車 多國青年長春感2025-05-25
- 運動、做實驗、“搞裝修”樣樣不落 神二十2025-05-25
- 風口上的播客,如何煥發新“聲”機?2025-05-25
- 2025年“金種子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長沙2025-05-25
- 北方氣溫繼續回升 后天起南方新一輪降雨將2025-05-25
- 云南有較強降雨 貴州江南華南將有新一輪強2025-05-25
- 廣西龍勝山洪災害900余人拉網式搜救 已有52025-05-25
- 湘鄂贛四城“香”約促全域文旅共榮2025-05-25
- 未來三天云南多雨 27日起南方有新一輪降雨2025-05-25
- 西藏日喀則市森林消防大隊緊急獻血 熱血傳2025-05-25
- 說川話、學變臉 中瑞混血女孩冀將中國文化2025-05-25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山西永濟 感受美麗鄉村振2025-05-25
- 領略現代農業和中醫文化的魅力2025-05-25
- 明后天四川大部將迎大范圍降雨 局地有暴雨2025-05-25
- 官方通報網傳“湖北女子周某領低保炒股”:2025-05-25
- 《我愛你江西之米粉情緣》短劇,深圳文博會2025-05-24
- 不僅僅是充電,格力新能源如何引領未來能源2025-05-22
- 中新健康|小滿節氣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些什么2025-05-21
- 中新健康|兒童青少年時期體重管理方面有哪2025-05-21
- 中新健康|專家:三個方面入手,做好結核病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