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原藥業IPO:委外研發占比超40%,違規轉貸存疑

                • 子彈財觀
                • 2023-05-16 10:32:21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左星月


                (資料圖)

                編輯 | 胡芳潔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持續旺盛的“顏值經濟”需求下,越來越多主營皮膚藥品的企業也陸續邁進資本市場大門。

                今年4月,主營皮膚領域藥品、功效性護膚品、腎病領域藥品的江蘇知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原藥業”)在深交所主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由安信證券承銷保薦。

                據悉,知原藥業擬發行不超過433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預計募集資金7億元,主要用于制劑生產基地改擴建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一家制藥企業,研發實力必須要硬,然而知原藥業的銷售費用遠高于研發費用,且研發費用率逐年走低。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還注意到,公司40%以上的研發費用都支付給第三方CRO公司進行委外研發,知原藥業自身的研發能力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

                不僅如此,知原藥業多次“轉貸”、虛開增值稅發票等財務管理不規范行為,也給公司的IPO之路帶來不確定性。

                1、委外研發比例高達40%

                知原藥業成立于1999年,主要從事皮膚領域藥品、功效性護膚品、腎病領域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推廣服務。

                從產品來看,在皮膚領域,產品主要包括洛芙牌聯苯芐唑溶液,適用于治療各種皮膚真菌病;麗芙牌甲硝唑凝膠,適用于炎癥性丘疹、膿皰瘡、酒渣鼻紅斑的局部治療;金紐爾牌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適用于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

                此外,公司還擁有質潤牌壬二酸凈顏凝露等護膚品,以及火把花根片和昆仙膠囊(代理產品)等腎病領域藥品。

                作為一家藥企,研發實力十分重要,面對市場的變化以及技術的革新,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與創新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知原藥業的研發實力如何呢?從研發投入來看,2020年-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知原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87.27萬元、2947.65萬元和3671.9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5%、5.77%和4.27%,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呈現連年下滑的趨勢。

                研發費用率的下滑表明,知原藥業在研發投入上的重視程度不夠。此外,在研發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公司四成以上的研發費用還都用于委外研發。

                委外研發主要是指公司委托第三方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企業進行研發。報告期內,知原藥業的委外研發費用分別為1175.23萬元、1382.81萬元和1493.20萬元,占當期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9.23%、46.91%和40.67%。

                (圖 / 知原藥業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委外研發項目主要包括硫酸羥氯喹片、甲氨蝶呤鈉片和吡非尼酮片劑等,委外研發費用主要為臨床試驗費和委托開發費等,符合醫藥行業的特點。

                也就是說,知原藥業四成以上的研發費用都交付了CRO公司。從另一個角度看,剔除委外研發費用外,知原藥業的自主研發費用少得可憐。

                「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2021年和2022年,知原藥業就委托上海問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問云生物”)開展研發火把花根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兩年間向問云生物支付委外研發費用共計368.51萬元。截至2022年末,該項目仍然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此外,2021年和2022年,知原藥業委托北京匯智華康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開展雷公藤屬產品質量升級研究,耗時兩年共支付委外研發費用418.68萬元,截至2022年,該項目仍然處在方法學開發階段。

                從上述兩個項目來看,公司委外研發周期高達2年之久,且并沒有產出具體的研發成果,公司的委外研發效率是否較為低下?該問題還需要知原藥業進一步解釋。

                2、銷售費用高,市場推廣服務商資質存疑

                和“摳摳搜搜”的研發費用相比,知原藥業在銷售費用方面可謂十分闊氣。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知原藥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6億元、1.92億元和3.3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72%、37.66%和38.74%,遠遠高于研發費用。

                (圖 / 知原藥業招股書)

                據悉,知原藥業銷售費用七成為市場推廣費,報告期內,公司市場推廣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高達77.86%、71.96%和78.13%。而市場推廣費中又包括知原藥業參與各類專業會議的學術推廣服務費、電商平臺營銷費以及廣告費用等。

                (圖 / 知原藥業招股書)

                2022年,知原藥業的第二大市場推廣服務供應商為廣州醫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醫視”),知原藥業向其支付1391.83萬元用于線上視頻、圖文廣告的投放。

                然而企查查顯示,廣州醫視成立于2020年7月,且2023年4月被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為2.511萬元。

                (圖 / 企查查)

                廣州醫視不僅成立時間較短,且在生產經營方面存在著一定問題。知原藥業選擇其成為公司第二大市場推廣服務商的合理性值得懷疑。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曾公開表示,以市場推廣之名推動背后的市場營銷,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因此市場推廣費一直被認為是商業賄賂的高發區,同樣也是醫藥企業常見的灰色地帶。

                若知原藥業合作方不正當行為違反反商業賄賂法律法規等規定,公司又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可能使得公司聲譽受損,甚至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風險,進而對公司的業務經營、財務狀況及發展前景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作為一家醫藥企業,知原藥業存在著明顯的“重銷售、輕研發”傾向性,公司還要在研發上多下功夫,以提高自身的產品豐富性以及市場競爭力。

                3、“轉貸”高達15次,子公司虛開發票被罰5.9萬元

                除了營銷、研發的平衡性有待改善外,知原藥業在違規轉貸、虛開增值稅發票等方面的不規范行為,也值得進一步推敲。

                招股書顯示,2019年和2020年期間,知原藥業頻繁進行“轉貸”,次數高達15次,金額總計為1.3億元。

                (圖 / 知原藥業招股書(單位:萬元))

                所謂“轉貸”,就是為了滿足銀行貸款受托支付的要求,通過供應商等第三方取得銀行貸款或者為客戶提供銀行貸款資金走賬通道的業務。

                針對“轉貸”的原因,知原藥業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采購的原材料種類和供應商數量較多,如按照銀行受托支付要求逐筆申請貸款則手續較為繁瑣,為解決資金需求,公司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融資并由第三方受托支付銀行貸款、向公司轉賬的方式獲得相關銀行貸款。

                事實上,“轉貸”行為并不合規,公司利用受托支付方式獲得銀行貸款,不符合“專款專用”的要求,存在著改變貸款用途的可能,與《貸款通則》、《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知原藥業多次與無錫伊美醫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美醫藥”)進行“轉貸”,但是知原藥業并未在招股書中介紹與伊美醫藥的關系,若伊美醫藥與知原醫藥并沒有業務上往來,這樣的“轉貸”是否合規,還需知原藥業進一步解釋。

                有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擬上市公司在報告期內作為非公眾公司,在財務內控方面存在不規范情形的,需要建立、完善并嚴格實施相關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因此,知原藥業是否已通過收回資金、改進制度、加強內控等方式積極整改,仍需進一步關注。

                除了“轉貸”,知原藥業還曾因虛開發票被行政處罰。招股書顯示,2021年4月12日,知原藥業子公司朗潤醫藥科技收到《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文件顯示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間,朗潤醫藥科技取得的10家單位開具的43份增值稅發票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虛開,造成少繳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98,380.75元。稅務機關決定追繳未繳納所得稅,并處以罰款59,028.45元。

                而知原藥業在招股書中,將虛開發票的原因歸咎于業務人員個人報銷時收取了部分不規范的增值稅發票。

                虛開發票不僅是嚴重的財務內控不規范行為,更是違法行為,存在受到稅務處罰及刑事處罰的風險。一旦企業涉嫌虛開,很可能面臨證監會否決IPO的風險,因此,知原藥業能否邁進A股大門還需進一步觀察。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原文標題 : 知原藥業IPO:委外研發占比超40%,違規轉貸存疑

                關鍵詞: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最大的成网4438|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