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關注:“廣州地鐵是怎么收費,有點混亂?” 官方回應來了
- 大洋網
- 2025-08-10 16:07:52
近日,廣州地鐵的收費規則引發網友熱議。有乘客發現,從沙河站到燕崗站、沙河站到赤沙站、赤沙站到燕崗站的票價均為4元,看似里程不同卻收費相同,令人困惑。
還有乘客提出,從公園前站到市橋站的票價為6元,而從農講所站到市橋站的票價為7元,兩個路線都是一號線換乘三號線,為何少了一個站還貴了一塊錢?
為此,廣州地鐵官方作出詳細解釋,揭開了票價計算的“秘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按最短乘車路徑里程分段計價
廣州地鐵票價并非按站點數量或直線距離計算,而是根據“最短乘車路徑的軌道里程”分段計價。具體規則如下:
0~4公里:2元
4~12公里:每增加4公里加1元
12~24公里:每增加6公里加1元
24公里以上:每增加8公里加1元
最高票價為20元,APM線則實行固定2元票價。
以沙河站到燕崗站為例,乘客可能誤以為直達11號線的14站是唯一路徑,但實際上,沙河到燕崗的最短乘車距離,是從沙河搭乘六號線到東湖,換乘十號線到五鳳,然后轉十一號線到燕崗,總共9個站,里程在8~12公里區間內,因此票價為4元。而沙河到赤沙、赤沙到燕崗的最短路徑里程也落在同一區間,故票價相同。
再以公園前站到市橋站為例,最短乘車路徑為1號線轉3號線,根據里程計算,票價為6元;而農講所站到市橋站的最短路徑并非1號線轉3號線,而是2號線轉廣佛線轉3號線,里程更長,因此票價為7元。
常見問題解答
日常出行中,大家可通過廣州地鐵官方微信、APP查詢兩站之間的票價,也可查詢兩站之間換乘最少的出行路徑、用時最少路徑和避開擁堵的路徑。
1、票價查詢方式:通過“廣州地鐵”APP或微信公眾號輸入站點名稱,即可查詢票價及最優路線。
“廣州地鐵”官方APP截圖
廣州地鐵微信公眾號截圖
2、換乘是否額外收費:換乘不額外計費,票價按起點至終點的總里程計算。
換乘不額外收費,只要出發站和目的地站確定,都是按從起點到終點的總里程計價。
3、票價波動原因:乘坐同一4元車費的路程,為什么三天實際支付的票款不同呢?這是因為廣州地鐵實行累額優惠。一個自然月內,使用同一平臺入口的乘車碼或同一張羊城通卡,乘坐廣州地鐵、公交、水巴,累計實際支出票款滿80元不滿200元部分享受8折優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優惠。
第一天:累計金額74元,未達到享受累額優惠,票款是4元;
第二天:累計金額是78元,4元的車費有2元在80元以內,不參與優惠,另2元超出80元部分,享受8折優惠,折后是1.6元,所以該次行程費用是2+1.6=3.6元;
第三天:累計金額已經超80元,所以行程費用是4*0.8=3.2元。
乘客無需擔心路徑選擇影響票價,系統會自動按最短里程計費。日常出行中,建議利用官方工具查詢實時票價及路線規劃,以獲得更便捷的乘車體驗。
統籌/龍成柳
文/趙婉彤
部分來源:廣州地鐵微信公眾號
- 當前關注:“廣州地鐵是怎么收費,有點混亂2025-08-10
- 頭條焦點:福醫大“閩疆情”實踐隊與援疆專2025-08-10
- 【熱聞】避暑親子游:廣東多家度假酒店周末2025-08-10
- 福建姑娘龔莉空手道摘金2025-08-10
- 何以中國|“津”彩躍動,彰顯“何以中國”2025-08-10
- 速遞!成都世運會|這些救起假人的選手,真2025-08-10
- 船政披上“光影新衣” 夜經濟點亮馬尾2025-08-10
- 少林寺通報“網傳30名僧人集體辭職”:屬不2025-08-10
- 大美風光 每日快報2025-08-10
- 何以中國 | 解鎖天津不可錯過的十件事 聚焦2025-08-09
- 焦點報道:近5000公里、超137小時!粵港澳大2025-08-09
- 佛山超九成基孔肯雅熱病例已痊愈,是否有后2025-08-09
- 大河奔涌萬象新丨陜西韓城:以金文銘刻 喚2025-08-09
- 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成效鞏固,專家:防蚊滅2025-08-09
- 頭部企業加碼布局“工業+AI” 工業智能化2025-08-09
- 莫讓虛假彈幕“綁架”直播電商2025-08-09
- 對違規直播間絕不縱容2025-08-09
- 為人工智能治理注入中國智慧2025-08-09
- 創新算法篩選出54種高性能光伏材料2025-08-09
- 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悟空”問世2025-08-09
- 國家醫保局: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應2025-08-09
- AI虛擬細胞開啟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08-09
- AI“虛擬衛星”追蹤全球地表變化2025-08-09
- 機器人界的“舞林大會” 8支隊伍將參加世2025-08-09
- 腦機接口技術不斷發展,我們準備好了嗎2025-08-09
- 經濟大省新亮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營收突破32025-08-09
- 強“智”鑄“鏈” 國產高端裝備多點突破2025-08-09
- 業界呼吁AI時代 強化APP風險分類分級管理2025-08-09
- 長征十二號火箭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2025-08-09
- 我國IPv6活躍用戶達8.34億 占全國網民數的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