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虛假彈幕“綁架”直播電商
- 經濟日報
- 2025-08-09 18:33:44
“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進入直播間,這類極具煽動性的彈幕是不是讓人看得上頭?然而,這些宣稱的神奇效果往往并非消費者真實體驗,而是職業彈幕人精心炮制的營銷話術。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對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出10萬元罰單,成為全國市場監管領域查辦直播電商職業彈幕人刷單炒信首案。此案不僅為直播營銷行業亂象敲響警鐘,更將流量造假產業化背后的管理盲區暴露無遺。
相較傳統的商品評價,直播的沉浸感、即時性與強互動性,使得彈幕更具迷惑性和煽動性,極易誘導消費者跟風消費。職業彈幕人通過操控虛假賬號或雇用網絡水軍,在直播間批量刷出預設文案。本應表達真實感受的彈幕,淪為營銷流水線上的表演道具,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更會動搖直播行業的信任基礎。
此案的最大意義在于給職業彈幕人這一黑灰產業明確定性。首罰判決在將直播刷評行為納入編造用戶評價的執法框架、劃清虛假流量法律邊界的同時,也為同類案件提供了法律適用范本,對凈化網絡消費環境、維護新業態公平競爭秩序具有示范意義。
罰單雖已開出,但要讓職業彈幕人徹底退場,僅靠一次處罰遠遠不夠,要持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當前,職業彈幕人呈現規模化、產業化、隱蔽化等特點,已經形成黑灰產業鏈,必須持續完善法規,織密法網。近年來,我國已修訂實施多部法律法規整治虛假宣傳,各大平臺也紛紛出臺規則處罰違規商家。然而,針對職業彈幕人行為的具體界定仍存在模糊地帶,應細化對虛假彈幕行為的認定標準,對惡意操縱虛假評論的主體予以相應處罰,讓法律真正成為遏制其滋生蔓延的利劍。
直播亂象始于平臺,根治亦需平臺發力。平臺作為第一道防線,必須壓實管理責任,運用技術手段識別高頻異常評論,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追蹤機器文本,構建智能防控體系,對可疑彈幕實時攔截預警。同時,應優化流量推薦機制,降低虛假互動數據權重,引導商家回歸產品與服務質量的良性競爭。近期出臺的《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的黑名單制度,正是強化對違規主體懲戒的重要一步。
從首案破冰到長效治理,直播彈幕“彈”出的應是真實客觀的消費評價,而不是精心設計的營銷陷阱。唯有徹底刺破流量泡沫,讓直播營銷回歸誠信本質,才能促進直播電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 莫讓虛假彈幕“綁架”直播電商2025-08-09
- 對違規直播間絕不縱容2025-08-09
- 為人工智能治理注入中國智慧2025-08-09
- 創新算法篩選出54種高性能光伏材料2025-08-09
- 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悟空”問世2025-08-09
- 國家醫保局: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應2025-08-09
- AI虛擬細胞開啟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08-09
- AI“虛擬衛星”追蹤全球地表變化2025-08-09
- 機器人界的“舞林大會” 8支隊伍將參加世2025-08-09
- 腦機接口技術不斷發展,我們準備好了嗎2025-08-09
- 經濟大省新亮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營收突破32025-08-09
- 強“智”鑄“鏈” 國產高端裝備多點突破2025-08-09
- 業界呼吁AI時代 強化APP風險分類分級管理2025-08-09
- 長征十二號火箭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2025-08-09
- 我國IPv6活躍用戶達8.34億 占全國網民數的2025-08-09
- 何以中國|遇見天津,對話世界_焦點熱聞2025-08-09
- 焦點信息:利用保險代理業務便利牟取不正當2025-08-09
- “智造”牽引國產糧機裝備升級2025-08-09
- 科學與健康|基因組編輯新利器:PCE技術實現2025-08-09
-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2025-08-09
- 從單點創新邁向全鏈條重構 醫療數智化應用2025-08-09
- 腦機接口技術不斷發展 倫理挑戰正在加劇2025-08-09
- 四部門出手! 醫療科普不是“流量生意”2025-08-09
- 建好數字生態賦能中小企業2025-08-09
- 三年內我國將建成200+卓越級智能工廠2025-08-09
- “大航天時代”輪廓愈發清晰2025-08-09
- “鐵臂巡守”“CT掃描”——中國高鐵運維機2025-08-09
- 科技政策“瘦身強體”釋放制度“紅利”2025-08-09
- 科技政策“瘦身強體”釋放制度“紅利”2025-08-09
- 三年內我國將建成200+卓越級智能工廠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