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
- 中國新聞網
- 2025-03-02 13:21:29

中新網長春3月2日電 (記者 郭佳)蛇年春節,中國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球,AI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醫藥領域代表委員受訪時表示,AI不會取代醫生,但它能助益數據處理、臨床決策等,為診療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呂國悅一直非常關注“AI+醫療”的發展,前不久該院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開啟了AI在醫療數據處理、臨床決策支持等領域的探索。
呂國悅認為,在“智慧醫院”建設上,AI將助力醫院從“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在個性化精準醫療領域,通過AI解析患者基因信息,可預測疾病風險,指導靶向治療;在疾病預防和遠程醫療領域,依托大數據分析,可實現疾病預測與早篩;在醫學科研和新藥研發領域,AI可自動解析醫學文獻,總結科研進展,幫助醫生和研究人員快速獲取最新醫學知識。
對于社會熱議的“AI會不會取代醫生”的話題,呂國悅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他指出,AI承擔的是數據分析、快速篩查、預測分析和標準化工作,而醫生的核心價值則體現在復雜病例決策、人文關懷和倫理把控等方面。
資料圖:2024年12月7日,吉林長春,市民通過中醫健康智慧篩查評估系統診脈。記者張瑤攝
全國政協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冷向陽也持類似觀點。他表示,中醫學診療方法是基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實現“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個性化精準辨證施治,但目前AI大模型還無法實現。
雖然中醫AI大模型尚不成熟,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停下探索的腳步。冷向陽透露,該校與多個人工智能團隊緊密合作,計劃在吉林省推動“名醫AI大腦”強基層行動計劃,并在全省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規模化應用部署,打造數智中醫藥的“吉林模式”。
時下的中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經濟的運行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功承瀛泰律師事務所全國合伙人會議主席遲日大認為,積極擁抱AI的同時,也要有風險防范和法律意識,尤其要注意AI使用時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遲日大表示,今后應當在法治軌道上推動AI產業、AI技術健康發展,讓它的發展更符合人類的倫理道德、規則體系。(完)
關鍵詞:
- 代表委員談AI:它會取代醫生嗎?2025-03-02
- 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區 希望讓“煙火2025-03-02
- 武漢臺胞觀《哪吒2》 嘆“兩岸文化血脈相2025-03-02
- 徐鳳秋代表:以畫筆勾勒美麗鄉村畫卷2025-03-02
- 三月春暖 花開爛漫 漫卷春色在神州大地漸2025-03-02
- “微笑北京”志愿服務品牌計劃發布2025-03-02
- 大型話劇《三家巷》在惠州演出2025-03-02
- “乾坤灣”命名者張士元:解碼二月二“龍抬2025-03-02
- “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對話講壇啟動 首場2025-03-02
- 2025年上海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開幕 AI時2025-03-02
- 山東迎近年來最大規模歐洲入境旅游團2025-03-02
- 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突破500億2025-03-02
- 覓古籍之美 聞香識敦煌 外國留學生等在上2025-03-02
- 馬祖原創音樂劇首“登陸” “語同音”演繹2025-03-02
- 搶花炮唱侗歌 廣西多彩民俗歡度“二月二”2025-03-02
- 微眾銀行攜手深銀保消促會創新調解宣傳新模2025-02-28
- 一年賣出2個億,SHOPLINE如何助力閃極登上2025-02-26
- 助力香港高校學歷核驗,跨境數據驗證平臺再2025-02-25
- 啟信寶文旅產業洞察:廣東存續企業近8萬家2025-02-21
- 微眾銀行助力富融銀行核心系統換新,打造深2025-02-21
- 走進冰力達LOGO | 了解其內涵與魅力2025-02-21
- 粵信科技董事長出任中信控股董事局主席,共2025-02-21
- 鴻威·2025第16屆亞太制冷展:向“新”出發,2025-02-20
- 靈動創想引領文創行業新風向,攜手IPTV登陸2025-02-11
- 服務實體,數智創新:《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2025-02-09
- 佛山國際機床展|2025華南開春首場機床展2025-02-07
- 強冷空氣將影響中東部地區 中央氣象臺發布2025-02-05
- 大風黃色預警:西藏青海部分地區陣風可達92025-02-05
- (新春走基層)堅守崗位22載,家人的支持是2025-02-05
- “華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樹年味濃 游客暢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