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應關注重癥肌無力患者生活質量和長期管理
- 中國新聞網
- 2025-06-25 17:07:15
作為長期與重癥肌無力這一疾病打交道的專家,管宇宙見證了國內患者從“缺醫少藥”到逐漸步入靶向治療的轉變,患者的生活質量問題也引起關注。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神經肌肉疾病,主要分為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癥肌無力。其中,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作為罕見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急性加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2018年,全身型重癥肌無力被納入《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不過長期以來,重癥肌無力以糖皮質激素、非激素類免疫抑制劑等傳統治療方案為主。在治療過程中,不少患者雖然癥狀得到改善,但也經歷了藥物副作用的影響。
日前,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發起,再鼎醫藥支持的2025重癥肌無力關愛月活動上,發布了《重癥肌無力治療滿意度調研報告》。
這份基于對國內898名重癥肌無力患者和79名醫生的調研顯示,針對治療滿意度,患者呈現出“心口不一”的狀態——超七成患者(74.2%)自評對當前的治療效果滿意,但多個維度的數據同時表明,超四成患者(43.2%)實際仍受癥狀控制不佳或副作用不耐受的困擾,即治療未“達標”。此外,調研還顯示,總體而言,醫生對治療的滿意度比患者更高。
“用激素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生理期”“當時住院激素沖擊,我的臉像胖了好幾十斤一樣”……這些來自患者的真實反饋,也引起了醫生的重視。
作為調研牽頭專家,管宇宙分析,“醫患對治療滿意度的差異有多方面原因,醫生普遍更關注肉眼可見的癥狀等生理指標,但患者還追求容貌、社交、情緒、心理等體驗,這些需求在有限的門診時間里很難被觀察到或溝通清楚。”
不過,相較于過往,如今,重癥肌無力臨床診療已經進入生物靶向治療時代,近年來已有多款生物制劑獲批上市。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殷劍表示,新型靶向治療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相信隨著新型生物靶向制劑的加入,治療的框架體系將發生變化。他表示,規律使用這類藥物,不僅有助于穩定療效,更是幫助患者實現癥狀控制和治療副作用最小化“雙達標”的關鍵。
“過去,國內只有一些重癥肌無力的發病率調查、從醫生角度進行的醫療資料總結,以及患者的主觀描述,此次調查中的一些數據對于未來如何改善醫療質量、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將有很好的參考和指引。”管宇宙告訴記者。
關鍵詞:
- 專家:應關注重癥肌無力患者生活質量和長期2025-06-25
- 中國專家最新研究為精準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帶2025-06-25
- 貿易、金融科技與“綠色”項目:Octobank 2025-06-25
- 暑期門票買一贈一 浙江濮院時尚古鎮多項文2025-06-23
- (鄉村行·看振興)探訪“中國荔枝之鄉”廣2025-06-22
- 廣西大藤峽工程今年首次預泄騰庫2025-06-22
- 華南師范粵東西北中小學教師專項生每年生活2025-06-22
- 2025“浪漫北部灣 潮派嘉年華”歡樂周在欽2025-06-22
- 廣西發布洪水黃色預警 13條河流出現超警洪水2025-06-22
- 北京海淀區舉辦小學勞動創新大賽2025-06-22
- 五金配件化身手辦 “土味樂高”得年輕人青2025-06-22
- 第二屆廬陵文化生態旅游節開幕 四條文旅線2025-06-22
- 全球4000余青年才俊聚首哈工程興海論壇 海2025-06-22
- 全球首例 南開大學團隊介入式腦機接口成功2025-06-22
- (走進中國鄉村)贛北小鎮魚子醬熱銷海內外2025-06-22
- 中國高校畢業季“花式寵生”:創意溫情為筆2025-06-22
- 專家:免疫治療為癌癥治療帶來新突破2025-06-22
- 早期識別漸凍癥:癥狀多樣易忽視 肌跳伴隨2025-06-22
- 廣東超800家鄉鎮衛生院或享免費AI輔診2025-06-22
- 【青春華章·贛勁十足】讓青春在傳承紅色基2025-06-22
- 甘肅康縣:古道馱鈴遠 青山淬真金2025-06-22
- 【青春華章·贛勁十足】堅持終身學習的“進2025-06-22
- 廣西柳江出現2025年第1號洪水2025-06-22
- 廣東懷集推進電力搶修工作 99%用戶已恢復2025-06-22
- 西安一高校開設戲曲鑒賞課 學生:“浸潤式2025-06-22
- 緣起恐龍展 滬滇展開科普、文旅“雙料合作2025-06-22
- 沉浸式文旅體驗邀民眾“入戲”2025-06-22
- 四兄弟52年后重聚 浙江尋親民警已助733個2025-06-22
- 中醫兒科專家匯聚上海 流派傳承發展造福各2025-06-22
- 廣西柳江1號洪峰過境柳州 轄區船舶已全部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