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晚餐壞習慣可能會讓你的血糖失控 很多人都中招了
- 東方財富網
- 2025-08-21 11:01:27
你重視自己的晚餐嗎?
和早餐、午餐比
很多人覺得晚餐并沒有多么重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晚餐真的會影響壽命
因為不少疾病都與晚餐有關
比如晚餐吃太晚
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會對身體多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晚餐的黃金法則記住這兩點
晚餐一個壞習慣
血糖正在悄悄失控
2025年6月,《電子生物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我們能更早地吃完晚餐,并且把更多熱量安排在白天,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發生風險。
研究發現
“熱量中點”越晚(意味著晚餐吃得晚、吃得多),胰島素敏感性越低,胰島素抵抗指數越高,糖尿病風險增加。而且,“熱量中點”還與更高的體質指數(BMI)和腰圍相關。
簡單來說:如果你下午3點就吃夠了一天熱量的一半,算“熱量中點早”;如果拖到晚上8點才吃夠一半,就是“熱量中點晚”。一般建議將主要熱量攝入時間提前至較早時段(如17:00—19:00),并且晚餐占比不超過全天熱量的30%。
晚餐吃得晚
會對身體多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1.加重消化系統負擔 引發胃腸疾病
胃的排空時間通常為進食后2—4小時(混合食物),若晚餐過晚,胃內食物未完全排空即進入睡眠狀態,會導致以下問題:
胃食管反流:
平躺時胃酸更易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發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癥狀;長期反復反流可導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爛,甚至增加食管癌風險(尤其長期未控制的嚴重反流)。
消化不良與胃腸功能紊亂:
夜間胃腸蠕動減慢,食物滯留胃內時間延長,易導致腹脹、早飽、噯氣;長期消化不全還可能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
胃黏膜損傷風險:
胃酸在空腹狀態下仍會持續分泌,若胃內有食物中和部分胃酸,可能暫時“保護”胃黏膜;但長期晚餐過晚+過量進食,反而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加重胃黏膜損傷,增加胃炎、胃潰瘍風險。
2.干擾代謝節律 誘發肥胖與慢性代謝病
人體的代謝活動受晝夜節律(生物鐘)調控,夜間(尤其是22:00后)是身體修復、激素分泌(如胰島素、瘦素、皮質醇)的關鍵時段。晚餐過晚會打破這一節律,導致代謝紊亂。
熱量堆積,誘發肥胖:
夜間活動量減少,基礎代謝率較白天降低,多余熱量無法被消耗,易轉化為脂肪儲存(尤其堆積在內臟、腹部)。
胰島素抵抗與糖尿病風險:
夜間胰島素敏感性較白天下降,此時進食高碳水、高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大量分泌;長期如此會加重胰島β細胞負擔,誘發胰島素抵抗,最終可能發展為2型糖尿病。
血脂異常:
夜間膽汁分泌減少,脂肪消化能力下降;晚餐過晚+高脂飲食(如燒烤、油炸食品)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長期可引發高脂血癥,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3.影響睡眠質量 加劇晝夜節律紊亂
中醫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說法,現代醫學也證實,晚餐過晚或過飽會通過以下途徑干擾睡眠:
直接刺激胃腸,引發失眠:
胃內的食物消化活動會刺激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心率加快、體溫輕度升高,從而延遲入睡時間,增加夜間覺醒次數。
干擾神經遞質平衡:
消化過程需要大量血液供應,可能導致大腦供血相對減少;同時,夜間皮質醇(壓力激素)本應逐漸下降,若因胃部不適刺激應激反應,皮質醇水平升高會抑制褪黑素(助眠激素)分泌,進一步加重失眠。
破壞生物鐘同步性:
人體的生物鐘通過光線、進食時間等外界信號調節;長期晚餐過晚會打亂“進食-睡眠”的時間關聯,導致生物鐘紊亂,表現為白天嗜睡、夜間失眠,甚至增加抑郁癥、認知功能下降風險。
4.其他潛在危害
心血管負擔加重:
肥胖、高血脂、胰島素抵抗等代謝問題會協同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風險;夜間血流速度減慢,高血脂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尤其對已有動脈斑塊的患者)。
腎臟負擔增加:
夜間腎臟濾過率下降,若晚餐過晚且高鹽(如腌制食品),鈉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排鈉負擔,長期可能誘發或加重慢性腎病。
口腔健康問題:
夜間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能力下降;晚餐過晚若未及時刷牙,食物殘渣易滋生細菌,導致齲齒、牙周炎。
晚餐的黃金法則
早一點&巧一點
健康晚餐有兩個要點:一是規律,二是別太晚。
腸胃有著自己的生物節律,如果長時間不能按時就餐,甚至饑一頓飽一頓,必然會損傷其功能。一般情況下,碳水化合物會在胃內停留1—2小時,蛋白質會在胃內停留2—3小時,脂肪類會在胃內停留2—4小時,我們的一日三餐多是混合飲食,所以胃腸排空時間約在4小時以上。
晚餐時間早一點:最好別超過19:00
人體腸道免疫功能具有晝夜節律,如果一日三餐不規律,腸道免疫系統就會無所適從,易造成腸道慢性炎癥,免疫力也會跟著降低。
按照22:00為最佳睡覺時間計算,18:00—19:00吃晚飯比較合適。
如果不得已吃得太晚,也不要馬上睡覺。同時,晚餐時間越晚,攝入的食物也應逐漸減少。
晚餐搭配巧一點:清淡均衡七分飽
一頓好晚餐不只看時間,晚餐除了不能吃太晚外,要注意別太豐盛;別吃太飽;別不吃晚餐;別吃太辣、太甜、太黏的食物;別喝太濃的湯。
注意優化飲食結構 :早餐和午餐占比60%~70%,晚餐以低熱量、高纖維食物為主。
推薦食材:晚餐要做好一天的“查漏補缺”,回憶一下自己今天的早餐和午餐,有沒有吃粗糧?有沒有吃夠蔬菜?有沒有吃到豆制品?肉是不是吃多了?對照早餐和午餐的進餐情況,晚餐適當調整食物攝入量和種類,保證全天營養平衡。
烹飪方式:盡量清淡,以蒸、煮、拌的烹飪方式為主,最好不吃油炸食物,有助于減少食用油攝入。
主食可以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小米、薏米、蕎麥、紅薯等,既可以增加飽腹感,又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再搭配蔬菜、水果、適量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
科學食用晚餐
核心要點
1.研究發現:如果我們能更早地吃完晚餐,并且把更多熱量安排在白天,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發生風險。
2.晚餐吃得晚會對身體多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加重消化系統負擔,引發胃腸疾病;
干擾代謝節律,誘發肥胖與慢性代謝病;
影響睡眠質量,加劇晝夜節律紊亂;
還可能會導致心血管負擔加重、腎臟負擔增加、增加口腔健康問題。
3.健康晚餐有兩個要點:一是規律,二是別太晚。
晚餐時間早一點:最好別超過19:00;
晚餐搭配巧一點:清淡均衡七分飽。
- 一個晚餐壞習慣可能會讓你的血糖失控 很多2025-08-21
- 全面進階!上能電氣構網型儲能技術筑牢電網2025-08-21
- 如何掌握租賃合約的關鍵條款?-每日播報2025-08-21
- 【2025數博會】數智改變生活:“法管家”Ap2025-08-21
- *ST海華錄得5天3板2025-08-21
- 三重優勢護航 泰盈人生構筑家庭幸福保障網2025-08-21
- 8月21日液冷概念板塊跌幅達3%2025-08-21
- 房產投資的稅務規劃應如何進行?2025-08-21
- 羅鹿高速平山南互通防撞護欄澆筑完成 熱點2025-08-21
- 生意社:8月21日強美礦業螢石價格走勢暫穩2025-08-21
- 當前熱議!8月21日生意社廢紙基準價為1622.02025-08-21
- 全國首艘!“三峽護壩1號”完成試航交付2025-08-21
- A股現中期分紅潮 超140家公司擬派現超千億元2025-08-21
- 現代旅游龍頭公司有哪些(2025/8/20)|每日2025-08-21
- 天天資訊:如何制定合理的投資房產預算方案2025-08-21
- 時訊:夏廈精密:融資凈償還812.24萬元,融2025-08-21
- 財經聚焦丨“貸款明白紙”:如何幫企業算清2025-08-21
- 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獲弘康人壽保險增持2025-08-21
- 社保基金二季度調倉換股:選龍頭重業績 微2025-08-21
- 重慶一高校招聘劇本殺教師?校方回應:去年2025-08-21
- 08月21日早間新聞精選2025-08-21
- 信息平臺“誤傷”企業名譽,“算法自動”不2025-08-21
- 宇樹科技將發布新款人形機器人 配備31個關節2025-08-21
- 廣州南汽車站新增兩條線路,精準服務暑運返2025-08-21
- 董建宏獲批擔任安盟財險副總經理2025-08-21
- 【報資訊】文安縣景賓木材經營部(個體工商2025-08-21
- 非遺匠心邂逅火鍋美學 巴奴七夕會員沙龍點2025-08-20
- 我省油菜籽總產預計突破300萬噸-焦點熱文2025-08-20
- 股價大跌!關稅侵蝕利潤 雅詩蘭黛(EL.US)22025-08-20
- 新聞縱深|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帶來什么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