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實時:深夜,我在北京送外賣
- 央視新聞
- 2022-12-18 11:22:02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近日,北京一位網友拍到一家買菜站點,門前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等待發送。這則視頻引起很多轉發與討論:“最近上網訂的菜為什么總送得很慢?”“北京現在好冷,辛苦了。”“大家都不容易,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吧~”
總臺記者找到視頻中拍攝的這家送菜點,位于北京西城區平安里附近。受疫情影響,一方面市民網上采購量上漲,另一方面部分騎手因感染新冠不能到崗,加劇了配送壓力。這里的一位騎手向總臺記者講述了他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
(資料圖片)
“最近訂單越來越多,一天要跑15小時”
今年34歲的韓慶仲是河北邯鄲人,在北京從事外賣行業已經3年。這兩周,他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用三個“不”來形容:送不完的訂單、吃不上的晚飯,還有接不完的催單電話。
△16日晚,買菜站點前堆滿了待送的物品。
16日這天的北京,室外最低溫度已達零下12℃。清晨6點半,韓慶仲就騎著電動車上路了。這段時間,站點內外堆滿了蔬菜的打包袋,韓慶仲的送單量激增。“網友拍得不夸張,現實就是這樣。上午十一點和傍晚最忙,趕上了午餐和晚餐高峰。”以前,他平均每天能送80單,近期每天要送130多單,每單的重量也在不斷上漲。
到了上午11點,顧客的催單電話漸漸多起來。
顧客:“師傅,能快點嗎?我等很久了,做飯著急用菜。”
韓慶仲:“真是對不住,現在手里訂單太多了,我盡快給您送,實在不好意思……”
韓慶仲告訴總臺記者,他負責配送的片區是老城區,樓房大多沒有安裝電梯,老年人居多。因為疫情,老人們很少出來買菜,改由子女下單。韓慶仲經常拎著幾十斤的蔬菜和日用品送貨,在零度以下的天氣,他的衣物不能穿太厚。
“穿多了活動不方便,最冷的就是露在外面的半個手掌,因為總要看手機上的導航,手指頭都凍麻了。”平臺要求騎手戴N95口罩,一天他能換三個,經常哈出來的氣變成一串水珠從口罩里倒出來。
△寒風下的北京,一名騎手的腳腕被凍皴。
韓慶仲說,現在點蔬菜水果和肉的人很多,讓他有點頭疼的訂單是桶裝水。
“米、面、油都送,大家需要什么,我們就送什么。原本外賣箱能放20單,這幾天最多的也只能拿7、8單,每單都很重,重量上限是30公斤,有時抬著水上樓,腿都發軟。”
面對惡劣的大風天氣和接二連三病倒的同事,韓慶仲還是堅持每天送單。“多跑一單可以多賺點錢。再有就是周圍住的都是老人,他們出去買東西不方便,這些菜是必需品,看到他們就想起我的爸媽,能幫一把是一把。”
△站點前,一位騎手的電動車上掛滿了物品。
午餐時,韓慶仲經常會在路邊的面館對付兩口,趕忙又接著送單。“平均一天工作15個小時,晚上12點下班是常有的事。同事都倒下了,我現在還不能放棄,想著咬牙把這幾天扛過來。”
前天晚上,韓慶仲在寒風中送完最后一單已經凌晨1點半。這一單是蔬菜和掛面,沒想到快到時,一個男孩戴著口罩在門口等他。“謝謝小哥,辛苦了,早點回家吧。”韓慶仲心頭一熱,回到宿舍后,累得倒頭就睡。
“現在做外賣員、快遞員都不容易
能多一點點理解就好”
每天上班前,韓慶仲都會把健康信息和抗原結果上傳到系統。站點也為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酒精、口罩、日常用藥等防疫物資,以及姜糖水等驅寒保暖物品。
這段時間,加班加點的韓慶仲賺得比之前的多了一些。“也沒有像網傳的那樣一天賺好幾千,這是辛苦錢,大家都不容易。”
韓慶仲說,自己送外賣以前是一名快遞員,得知最近的快遞配送也比較難,他經常給送快遞的朋友打電話打氣。“這段時間他們也經常送到后半夜,有事就問候一下,北漂不易,互相加加油。看著他們還有個能遮風擋雨的三輪車,心里挺羨慕的。”
△16日晚,一名騎手騎著裝滿物資的電動車,在同事協助下出發了。
相比在送貨時遭遇的嚴寒,韓慶仲這段時間很怕接到顧客的投訴。“這段時間和平時不一樣,訂單實在太多了,有時想快也快不起來。大家急,我們也急。只要能下單,我們就能送到,可能會晚一些。能多一點點理解就好。”
夜里12點,韓慶仲在寒風中送完最后一單回到宿舍,準備給自己煮點面條,距離上一餐,他已經快10個小時沒吃飯了。他現在最大的心愿是再堅持堅持,等同事們病愈返崗,站點運營恢復正常后,能早點回家過年。“我們干的就是服務行業,老家還有孩子,我苦點沒事,做好防護就是了,想讓家人們能過得好。”
△韓慶仲在送貨
韓慶仲所在的站點日常有30多位騎手,前些日子,部分同事因感染新冠不能到崗,站里最困難時只有8位騎手送貨。
面對滿地的物資,站長王慶忠一度陷入焦慮。他申請了“跨區支援”,從別的區抽調了部分同事共渡難關。“公司正在招募兼職,加大專項補貼,對疫情原因產生的超時等也將免責,再難也得想辦法把訂單送達。”
△深夜,王慶忠在堆滿物資的站點內協調訂單。
目前,針對運力不足的情況,北京市已擴充外賣小哥“白名單”人員,同時將鼓勵外賣企業通過增加傭金比例、設置跑單獎勵等激勵措施加大騎手招聘力度,并采取統籌不同區域人手配置、與餐飲等企業共享用工等多種方式盡快補充運力。
多個外賣平臺也均表示,當前正通過招募新人、優化運力調度、跨區調配運力等方式,持續提升區域騎手運力儲備。
冒疫情、迎寒冬
大家都不容易
請給外賣員多一點包容理解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
監制/徐冰 主編/馬文佳
總臺記者&編輯/張婭喃
海報/蔣安琪 校對/高少卓
©央視新聞
辛苦了,外賣小哥!↓↓↓
- 世界實時:深夜,我在北京送外賣2022-12-18
- 世界最新:轉陰后就能放飛自我?專家緊急提2022-12-18
- 中國抗疫這三年|“贏得時間,就是贏得生命2022-12-18
- 今頭條!面對疫情,中國人的心態也在發生微2022-12-18
- 問法預告丨有物業糾紛?快來半島問法找律師2022-12-18
- 重點聚焦!專家提醒:“陽康”仍要戴好口罩2022-12-18
- 保暖商品銷售迅速升溫,新國標羽絨服接受考2022-12-18
- 國家衛健委:17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028例2022-12-18
- 全球觀點:四川啟動居民新冠病毒感染問卷調2022-12-18
- 湖南:實招、硬招助力農民工兌現工資2022-12-18
- 阿根廷隊主帥斯卡洛尼:已確定決賽首發陣容2022-12-18
- 來大象新聞,抽金球大獎!讓“看球”快樂翻2022-12-18
- 焦點速遞!年底再現假冒運營商“積分清零”2022-12-18
- 鐘南山用模型演示:咳嗽戴口罩可減少飛沫和2022-12-18
- 北京:將“復方氨酚烷胺膠囊”等6個藥品臨2022-12-18
- 老佛爺百貨華南首家精選概念店亮相深圳 試2022-12-18
- 焦點熱訊:寒潮從哪里來?如何防御?一圖了2022-12-18
- 女子發燒敷臉面膜變“面具”,這些禁忌得注2022-12-18
- 中央氣象臺發布低溫藍色預警 多地最低氣溫2022-12-18
- 世界杯決賽終極預測來了!阿根廷,還是法國2022-12-18
- 一戰成名的利瓦科維奇守住了克羅地亞,是“2022-12-18
- 全國六席 河南唯一 看看是誰→ 天天熱門2022-12-18
- 看點:疑似隕石墜落浙江山村 村民回憶曾將2022-12-18
- 青島市南區:打造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高地2022-12-18
- 環球消息!天津:全市各醫療機構對就診患者2022-12-18
- 環球實時:蘇州部分核酸采樣屋變身“發熱診2022-12-18
- 快訊,開場9分鐘,兩隊各進一球,克羅地亞12022-12-18
- 2:1,克羅地亞戰勝摩洛哥斬獲季軍獎牌 門2022-12-18
- 早安世界杯丨克羅地亞2:1勝摩洛哥獲世界杯2022-12-18
- 30歲廣州小伙奪冠粒上皇板栗炒制大賽,年炒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