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世界候鳥日丨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吸引候鳥駐足“加油”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022-10-08 21:34:34

                今天(8日)是世界候鳥日,也是今年的第二個“世界候鳥日”。“世界候鳥日”一年兩度,分別設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今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光污染及其對候鳥的影響”,呼吁大眾對候鳥的認識,以及強調國際合作保護候鳥的必要性。

                現在正值候鳥南遷,我們首先一起來看看我國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是如何吸引候鳥在遷徙途中駐足“加油”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前不久,河北省曹妃甸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拍攝到一只大鳥落在保護區的人工繁殖塔上,經河北省林草局組織8位國內野生動物專家鑒定,這只神秘的大鳥名叫白鵜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此前在河北省內沒有觀測記錄。

                同樣,被首次記錄到的還有白洋淀上這一群鴨。您可別小看它們,這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它被列為“極危物種”,全球不到5000只。這也是白洋淀首次記錄到青頭潛鴨在此育雛。

                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濕地管理處二級調研員 陳振平:今年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青頭潛鴨繁育的幼鳥,我們也捕捉到了青頭潛鴨幼鳥的影像。野生動物種類的增加預示著我們生態環境的改善。白洋淀現在有鳥類237種,比5年前增加了31種。

                在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各地也積極開展鳥類救助、野化、訓飛,幫助它們重返藍天。在河北樂亭,野生動物救助站成功救治并放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而在江蘇鹽城,今年剛出生的42只丹頂鶴寶寶們,正在進行訓飛,向著藍天沖刺。

                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研究中心飼養員 姜官宏:讓它們學習怎樣跟隨,這個也是跟野外的成鶴帶領小鶴的行為是近似的。通常要3—4個月它們就能進行完全自主飛行。

                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野生數約在3000只左右。為保護這類珍稀候鳥,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電孵化等人工繁育方式,實現丹頂鶴數量增加。去年,保護區成功孵育了28只丹頂鶴,今年的數字又創下新高,達到42只,成活率100%。

                十年來 瀕危候鳥小青腳鷸數字翻一番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是我國首個濱海濕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包括勺嘴鷸、小青腳鷸等瀕危物種在這里監測到的數量正逐年遞增,這里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候鳥“國際機場”。

                從空中俯瞰,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東臺條子泥區域,潮間帶灘涂蜿蜒狹長,這里也是黃海和東海交匯處最具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地帶之一。

                不久前,鳥調人員在當地記錄到瀕危物種小青腳鷸達到1221只,打破了去年1164只的紀錄,連續三年突破學界預估,是目前為止全球記錄到小青腳鷸的最高種群數量。

                十年的時間,從全球種群估值600只,到在中國一處的監測數值達到1221只,數字翻番的背后,印證了保護措施實打實地奏效。條子泥濕地位于全球候鳥遷飛區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中心位置,當地通過退耕還濕,人工打造了超過萬畝的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為候鳥提供了覓食、休息的場地。

                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研究員 賈亦飛:其實對于很多鸻鷸類水鳥來說,它們最迫切需要被關注的就是,缺乏高潮位停歇地,外面大潮的時候,它要找一塊休息的區域,我們在這里進行了一定的微地形的改造,候鳥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高潮位棲息地它也能容納到比較多的鳥類來棲息,還有一個就是可以看到,候鳥它從灘涂直線到這里可能也就500米,非常節省它的體力。

                據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科研報告顯示,2021年條子泥濕地最少支持了92種、30萬只水鳥在此停歇,而今年的數字有望進一步增加。

                “筑墻引鳥” 候鳥栗喉蜂虎“食宿無憂”

                福建廈門也叫“鷺島”,因候鳥得名。眼下,在廈門的候鳥——栗喉蜂虎,也正在集群準備南飛。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正在統計今年栗喉蜂虎在保護區內的繁育情況。

                在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正在使用內窺鏡查看栗喉蜂虎巢穴內的情況。這些看上去很像是泥巴墻的建筑,其實是人工建造的候鳥巢穴。栗喉蜂虎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每年4月至10月都會成群造訪廈門。

                8月份開始,出殼的小鳥慢慢學會了飛翔,栗喉蜂虎們也陸續離開了巢穴,飛離保護區。研究這些空出來的巢,哪些巢是假巢、哪些有繁殖過的痕跡、明年的巢區要怎么建造,都有講究。

                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 段道清:把崖面再給它修整一下,因為栗喉蜂虎的習性,就是它不用舊的巢,所以我們必須把它洞里面的糞便、雜物用水沖起來,用原來的土再給它填上,它明年過來,它要重新在這筑巢。

                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成立至今,已經度過了11個繁殖季,保護區內栗喉蜂虎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最初幾年,每年來廈門繁殖的栗喉蜂虎只有四五十只,到今年已經達到了200多只。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師生們也把保護栗喉蜂虎作為一項課題來研究,根據他們的調查,今年保護區內有繁殖跡象的巢穴就有120多個。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學生 石穎霖:我們會定期地過來這邊做一個監測,并且和往年的數據去進行一個對比。比如今年繁殖期結束之后,我們對這邊再進行一些調整,然后進行一些巢穴修整措施。

                保護的成效不僅在巢區,廈門市區的栗喉蜂虎數量也在不斷提高。天氣轉涼,這些美麗的小鳥也在做著南遷的準備,從泉州、漳州、金門等地陸續飛來廈門“集合”,最近,在五緣灣濕地公園里,經常可以看到三四千只栗喉蜂虎集群的景象,也令市民驚喜不已。十年的保護初見成效,未來的每一個夏天,這塊城市中心的小小綠洲,也會繼續等候著栗喉蜂虎的歸來。

                關鍵詞: 栗喉蜂虎 自然保護區 世界候鳥日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2020|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