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人物微紀錄片《一個地球,共同的未來》正式發布|天天熱議
- 中新網廣東
- 2022-12-12 22:45:00
【資料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許青青)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出品的《一個地球,共同的未來》系列人物微紀錄片10日正式發布。紀錄片展示了八位與中國結緣的不同行業領域的國際優秀人才,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講述中文和中國文化在其生活和工作中的陪伴和啟發。
語言表達自我,構建思想,傳播文明。語言的繁榮發展對于順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致力于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鑒搭建友好協作的平臺。
紀錄片中的八位嘉賓來自不同的國家,從事不同的行業,最大的共同點是皆為國際中文學習者。包括有設計師Alexander Brandt(飛蘋果)、心理學家Adina Deacu(邱天美)、攝影師Kyle Obermann(歐陽凱)、電影人Clément Magar(馬雷夢)、發明家Biman Najika Liyanage(李安娜)、科學家Dr. Marco A. Cabero Z。(馬爾克)博士、經濟學者Alfredo Montufar-Helu(裴瑞東)、零浪費者Olesia Ermakova(奧莉),他們結合生活和事業發展的實踐,分享學習中文、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故事,表達同一個地球下世界人民追求可持續發展未來的美好愿景,以及在此方面的中國智慧。
采訪中,他們自如地用中文交流和表達觀點。10日發布的第一集《設計師眼中的未來》聚焦飛來飛去公司創始人,來自德國的Alexander Brandt(飛蘋果),他是美國航天科技館總設計師、上海天文館總設計師、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總設計師、上海世博中國館新媒體藝術總監。片中飛蘋果向觀眾介紹了設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和上海天文館背后的理念和故事,展望了對于文化傳播未來的暢想。
接下來的七集視頻將于近期發布,以“人文藝術”“科學技術”“可持續未來”三個方面向觀眾介紹其他嘉賓們的理念和各自的中文故事。
出品方表示,視頻期待以中文為媒介,連接世界,匯聚各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更自然、更綠色、更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所作出的努力。通過采訪在可持續發展、自然環保、社區共建、世界教育、文化交流、未來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全球杰出代表,鼓勵更多人參與到可持續的未來建設中,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完)
關鍵詞: 正式發布
- 系列人物微紀錄片《一個地球,共同的未來》2022-12-12
- 環球短訊!肇慶市高要區水上搜救中心揭牌2022-12-12
- 惠州惠城將吸引大灣區主導產業重點企業落戶2022-12-12
- 最新快訊!海內外約300件盆景作品參展2022國2022-12-12
- 新一年度粵港知識產權合作計劃正式簽署2022-12-12
- 緊急尋人!即墨老人走失8天未歸:天天熱消息2022-12-12
- 真·探第074案|辣眼睛“眼球糖”,你會讓2022-12-12
- 疫情主題公開課上線,眾專家傳授“陽”后如2022-12-12
- 6000年前“古國糧倉”現世!南陽黃山遺址發2022-12-12
- 鄭州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再2022-12-12
- 【全球熱聞】黃桃剛囤完,電解質水又賣斷貨2022-12-12
- 上海:除特定場所外 不再要求查驗“隨申碼2022-12-12
- 廣東旅客列車及民航航班逐步恢復 客流回暖2022-12-12
- 加快恢復市場活力 “跑出來”的新訂單為2022-12-12
- 全國各地多措并舉促消費 城市“煙火氣”回2022-12-12
- 中小企業享受稅收政策大力扶持 市場活力正2022-12-12
- 【快播報】稅費支持政策持續發力 制造業穩2022-12-12
- 北京:全市3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立2022-12-12
- “大象幫·防疫問答”第一彈:“一老一小”2022-12-12
- 最新:北方9省份遇沙塵 15日起更強冷空氣2022-12-12
- 中國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 國家行動穩步推進2022-12-12
- 全球連線|“贛鄱味”溢滿中國角 從“江西2022-12-12
- 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2022-12-12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2022-12-12
- 快報名!青島二中、五十八中全國選聘教師2022-12-12
- 冷空氣裹挾“沙塵”侵襲北方 南方多地氣溫2022-12-12
- 今日熱門!內蒙古糧食產量創新高達780.1億斤2022-12-12
- 沙塵抵達!指數500!北京今天重度污染2022-12-12
- 中國平安攜手共青團廣東省委發行注冊志愿者2022-12-12
- 世界球精選!凈化供熱領域政治生態:嚴查腐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