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年
- 中國青年網
- 2022-12-12 20:44:4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累計調水586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高蕾)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2022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年。8年來,南水北調各有關單位全面加強工程調度運行管理,充分發揮工程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截至目前,工程累計調水586億立方米,惠及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效益。
“三個安全”底線進一步筑牢。按照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水利部堅定不移把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南水北調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監督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全力做好汛期、冰期、冬奧會、冬殘奧會等特殊重要時期安全輸水工作,經受了極寒天氣、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最大設計流量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風險和工況考驗,保障了正常供水。組織開展并完成12項中線工程風險評估,與中線安全度汛的左岸上游水庫及交叉河道安全措施均已在汛前落實到位。工程已連續安全平穩運行2922天,設備設施運轉正常,中線水質持續保持或優于地表水II類標準,東線水質持續穩定保持地表水III類標準。今年8月25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將為下一步工程正式竣工驗收奠定堅實基礎。
水資源配置格局持續優化。南水北調全面通水以來,通過實施科學調度,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在做好精準精確調度的基礎上,搶抓汛前騰庫容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工程輸水能力,實施優化調度,向北方多調水、增供水,中線一期工程2021-2022年度調水92.12億立方米,再創新高,相應口門分水量為90.02億立方米,連續3年超過工程規劃的多年平均供水規模。南水北調水已由規劃的輔助水源成為受水區的主力水源,南水北調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發揮效益并將東線供水范圍進一步擴展到河北、天津,進一步提高了受水區供水保障。
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水質優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區對南水北調水依賴度越來越高。北京市自來水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河南省十多座省轄市用上南水,其中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北調水,基本告別了飲用黃河水的歷史;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告別了世代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入山東54.2億立方米,已成為膠東地區城市供水生命線。
國家重大戰略得到有效支撐和保障。南水北調工程不斷擴大供水范圍,充分發揮水資源支撐保障作用。8年來,累計向京津冀地區供水335億立方米,其中,向雄安新區供水9134萬立方米,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沿線地方優化配置南水北調水、當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各類水資源,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調整,實現了水資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按照萬元GDP用水65.1立方米計算,東、中線工程累計調水586億立方米,相當于有力支撐了北方地區9萬多億元GDP的持續增長。
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復蘇。全面通水以來,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線河湖生態安全。東線沿線受水區各湖泊,利用抽引江水及時補充蒸發滲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濟南“泉城”再現四季泉水噴涌景象。中線已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9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現生機,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華北地區淺層地下水水位持續多年下降后實現止跌回升。2021年8-9月,通過向永定河生態補水,助力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實現了1996年以來首次全線通水;今年3-5月,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向黃河以北供水1.89億立方米,助力京杭大運河實現近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6-7月,中線11個退水閘、分水口參與調度,補水達2.13億立方米,助力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2022年夏季行動順利完成,南水北調工程生態效益更加顯現。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8周2022-12-12
- 快報名!青島二中、五十八中全國選聘教師2022-12-12
- 冷空氣裹挾“沙塵”侵襲北方 南方多地氣溫2022-12-12
- 今日熱門!內蒙古糧食產量創新高達780.1億斤2022-12-12
- 沙塵抵達!指數500!北京今天重度污染2022-12-12
- 中國平安攜手共青團廣東省委發行注冊志愿者2022-12-12
- 世界球精選!凈化供熱領域政治生態:嚴查腐2022-12-12
- 今日熱文:燒都退了,黃桃罐頭還沒買到2022-12-12
- 生娃體力不支怎么辦?美好蘊育分娩能量包來2022-12-12
- 2022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公布2022-12-12
- 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丨講得透徹、聽得明白、干2022-12-12
- 天天熱點評!載32噸特種鋼半掛貨車撞上高速2022-12-12
- 觀焦點:“新十條”引爆錯峰出游熱潮 鄭2022-12-12
- 天天微頭條丨三報維權丨新房裂縫越修越多愁2022-12-12
- 播報:落日余暉映海灣,小麥島上好休閑2022-12-12
- 快看:小貨車高速路追尾半掛車,車漏油、人2022-12-12
- 全球快訊:督辦!青島一項目發生高處墜落事2022-12-12
- 全球觀焦點:通許縣咸平街道衛生院關于恢復2022-12-12
- C羅何處落腳2022-12-12
- 前沿資訊!誰將是奪冠熱門2022-12-12
- 特約評論 | 阿拉伯足球崛起的必然2022-12-12
- 通信行程卡將下線 2023春運跨省游熱度大增2022-12-12
- 【全球報資訊】“陽過”何時可以返崗?一份2022-12-12
- 中國成功發射試驗二十號A/B星2022-12-12
- 一“道”風景線①丨補強“筋骨”!植物園新2022-12-12
- 即時焦點:新華全媒+|失聰志愿者常安綏:2022-12-12
- 全球觀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戲2022-12-12
- 被“封印”在家的編導小包:既然陽了,就既2022-12-12
- 陽了“藥”怎樣?每晚八點來大象看直播,藥2022-12-12
- 當前快訊:疫線問答|鄭州市目前流行的是奧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