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中國自1850年以來年均冰雹日數呈顯著增加趨勢
- 中國新聞網
- 2025-09-04 14:17:54
基于中國歷史文獻近3000年的記錄和中國現代2000多個氣象站60年的觀測,中外學者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項長時間尺度氣候變化研究發現,中國自1850年以來年均冰雹日數呈顯著增加趨勢,這一趨勢可能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所驅動。
本項研究的中國冰雹日數歷史變化及未來預估趨勢示意圖。張慶紅 供圖
這項聚焦冰雹天氣發生趨勢的氣候變化研究,由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及美國杜克大學等中外學者組成的合作團隊共同完成,相關成果論文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張慶紅教授介紹說,冰雹天氣具有時空尺度小、變化劇烈和可預報性低等特征,嚴重威脅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中國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近期全球各國冰雹趨勢的改變(多數地區冰雹大小和強度增強)被普遍認為與人類活動驅動的氣候變暖有關,但由于缺乏冰雹的長期和一致性的觀測,上述觀點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
一顆近似雞蛋大小的冰雹。張慶紅 供圖
在本項研究中,合作團隊結合中國史籍(公元前886年到1948年)中的冰雹損失記錄和官方冰雹災害檔案(1949年至2000年),以及現代中國氣象站的冰雹觀測記錄(1950年至2010年),對年均冰雹發生日數在公元1500年后的變化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冰雹發生日在工業革命(1850年)前維持在平均每年10天,之后持續顯著增加到1940年代的年均60天。
合作團隊還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基于1500-1948年的冰雹數據訓練出一個神經網絡模型,用于驗證現代冰雹頻率變化,并預測未來持續變暖情景下的冰雹天數。該模型預測顯示,在最高排放氣候場景下,到2072年,中國年均冰雹日數可能會較2017年增長107%。
張慶紅指出,這項研究發現凸顯全球變暖與中國冰雹日數之間的物理聯系,表明在更暖的氣候下,可能會發生更多冰雹災害。同時,該研究也展現了古代中華文明對世界科學的貢獻。
關鍵詞:
- 最新研究:中國自1850年以來年均冰雹日數呈2025-09-04
- (活力中國調研行)年阻百萬噸流沙:內蒙古2025-09-04
- (活力中國調研行)“哪吒”降世、游戲“出2025-09-04
- 陜西:“批次檢驗(檢疫)”模式為出口農食2025-09-04
- 中國高校迎新“炫”科技 機器人成校園“明2025-09-04
- 甘肅學者探路黃河流域特色發展 成果落地生2025-09-04
- 【光明頂評論】明日大閱兵,見證“中國式”2025-09-04
- 16家!福建省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025-09-04
- 實時焦點:一圖讀懂 | 廣東嚴禁小學教輔2025-09-04
- 速訊:新華社出圖 | 帶你看勝利日大閱兵2025-09-04
- 憶崢嶸看今朝,致敬不屈的中國力量2025-09-04
- 十八聯圩稻浪翻滾|當前信息2025-09-04
- 絕美!直擊廣州塔450米高空視角的鎏金晚霞2025-09-04
- 我在閱兵現場|空中梯隊,致敬勝利2025-09-03
- 廣州為地下水做“CT”,實時監測百米以下巖2025-09-03
- 東山社會各界人士緬懷抗戰英烈2025-09-03
- 熱點!漳州入選福建首批電子票據跨省報銷試2025-09-03
- 匯集30余萬份種質資源基本信息 全國農作物2025-09-03
- 筑夢九天,問鼎蒼穹!軍事航天部隊方隊首次2025-09-03
- 九三閱兵高清大圖合集(收藏版)2025-09-03
- dynaSense AI工業質檢,會學習的產品缺陷2025-09-03
- 干凈利落 最帥變陣!這就是中國軍人!2025-09-03
- 中建七局六公司萬林華府項目聯合斜下社區開2025-09-03
- 每日簡訊:血脈里的旋律在沸騰!《保衛黃河2025-09-03
- “半程保障”的季節工,職業斷檔如何補?2025-09-03
- 事關你的“小電驢”!新國標,今起實施!2025-09-03
- 這屆港姐學歷卷上“天花板”2025-09-03
- 育兒補貼線上申領入口已開啟 各地出臺保育2025-09-03
- 石宇奇、“圣壇”組合首登頂 國羽世錦賽收2025-09-03
- 平均年齡不到21歲 海軍方隊接受檢閱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