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攬勝】戴爽飛 ‖ 寧鄉古代陶瓷業發展及鹿角窯 環球今頭條

                • 寧鄉市地方志學會
                • 2023-02-16 02:58:46

                寧鄉古代陶瓷業發展及鹿角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戴爽飛

                陶器制作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一件嶄新的東西。瓷器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英語單詞“china”除了指中國,還有一個就是“陶瓷”。我市陶器制作和使用的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出土了不少陶器和陶片。市文物局館藏文物中,有我市出土的各個時期的陶器。如青山橋、炭河里出土的陶鼎和陶罐。東湖塘、資福、歷經鋪、巷子口、橫市、大成橋、回龍鋪、金洲等鄉鎮留有窯址或有以“窯”命名的地方,最能代表我縣陶瓷業發展水平的是東湖塘的鹿角窯和資福的制陶。

                鹿角窯,位于東湖塘鎮西沖山,該鎮有個鹿角窯村,就是因“鹿角窯”而命名。明朝崇禎三年(1630),寶慶陶瓷工人唐有龍攜眷避兵禍,來到寧鄉西沖山,見這里陶土,色質均佳,便取土試制陶器,并獲得成功。于是在此定居,并帶徒授藝,發展陶器業。清咸豐十年(1860),匠人陳坤、楊以賢、李云美亦來此辟窯,陶器發展到了4家。主要燒制缽、壇、壺、罐。年產陶器6萬筒(筒為陶器單位,一個一筒的陶缽,相當于一個菜碗的體積)左右。1862年,制陶專業戶已達15家,年產量迅猛增加到45萬筒。陶瓷品的質量與質料有很大關系。鹿角窯陶土泥質好,做出的壇缽器皿能煮飯、燒茶,還能腌菜。夏天盛水,經久水汁不餿。所做溝瓦,耐曬耐凍,經久耐用,遠銷長沙、望城、益陽、桃江等地。

                資福的陶器在歷史上就很有名了,至今猶存的六畝灘窯遺址,是宋代的一個大型民窯。遺址總面積達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約70—150厘米,內有紅色硬陶匣缽、支座等窯具,還有碗、壺、缽等生活實用器具。資福鄉政府機關所在地仍稱“窯里”,在窯里,至今都還保存有一個窯廠,雖已閑置,但制坯、上釉、裝窯、燒制車間一應俱全。陶器原料是粘土,要求土質純凈,要有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壓、全干可磨,資福的土壤正是這種非常適合制陶的粘土。當地不少陶工肩挑陶器,挨家挨戶販賣。到醴陵后,買一擔瓷碗往回走,再一路挨家挨戶叫賣。一去一回都有賺頭,一個星期得走300多里路程。買壇子或碗時,大戶人家付現錢,小戶人家往往用大米兌換。回到家里,所挑的除大米外,往往還有食鹽、布匹等物資。2014年,寧鄉縣人民政府將資福陶瓷燒制技藝公布為寧鄉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國《寧鄉縣志》對縣內陶業發展亦有記載:“二都之資福寺、五都之鹿角窯、十都龍王潭,陶戶皆數家或數十家。就地掘取沙土混合之埴坯,曬干錘碎、搗熟,捏制壺、缸、瓦、盎之屬,裝柴窯燒之,銷售數十百里之外。鹿角窯坯質尤佳,仿銅官(望城著名瓷窯)貨樣,加以綠釉。又五都楊林橋蔣家沖、六都長橋港罐壺有名,外銷益陽。十都六區水洞坑、胡家沖張家埠諸處產磁泥,細潤潔白。光緒中,里人集資聘請醴陵磁工試辦,因技劣貨不適用而止。”

                還有始設于清同治十年的橫市窯,主要生產罐子、壇子。1934年,《湖南實業》統計,當年僅有4名工人生產。

                大成橋的催壺子窯上有十來座崔壺窯,生產的崔壺子也很有名,銷省內益陽、長沙、湘潭,還遠銷湖北一帶。其崔壺子底部向內反凸,可充分接受火焰熱量。制作時沒有固定模具,全憑手性任意盛開。1949年以前,每年的3月15日在祭祀財神的會上,窯主們統一銷售價格,各窯主不得濫價。制作技藝除祖傳子女外,新增外姓學徒,必須經過商議才能入會。

                還有回龍鋪鎮水口山村和黃龍村交界處的罐子窯,也很有名。觀音土極具粘性,無雜質,純度很高,燒制的陶器如壇、罐、缸、缽馳名全縣,燒制的小瓦美觀實用無滲漏,備受消費者青睞。罐子窯歷史悠久,工藝代代相傳。這里的田有窯丘、瓦片丘等名稱,村民在挖土過程中甚至還挖出過窯址。當地村民蔡先保以做瓦為生,他的技術傳自其父,其父又秉承其爺爺的衣缽,其爺爺又是跟隨其太公學燒瓦……在當地,這樣祖祖輩輩以燒窯為生的居民并非個例。

                此外還有生產建筑用磚的磚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寧鄉比較有名的磚窯有4家。分別是雙井窯、梅溪窯、洋泉窯、鯉魚窯。窯泥或挖山或取自田間,由窯主向地方租或買,一般畝自十八元至二十八元不等。據1934年調查統計,以上4家年產磚66萬多口,產值5300元;產瓦800多萬片,產值15000多元,多銷縣內。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感謝支持

                作者簡介

                作者系1964年生,1982年參加工作,先后做過中學教師、報紙編輯。曾供職于《寧鄉報》《寧鄉日報》《東方新報》《今日寧鄉》等媒體。長沙市作協會員,有作品散見于報端。參與《寧鄉縣歷史文化叢書》《楚溈家風》《甘泗淇和李貞伉儷傳》的編撰工作。

                往期回顧

                ?

                ?

                ?

                ?

                ?

                ?

                ?

                關鍵詞: 發展水平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