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三角首個國產技術算力中心 南京江北新區再添新地標
- 科技日報
- 2022-05-09 16:49:31
“數字經濟有兩大基礎設施,即算力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算力是發展數字經濟的生產力。”近日,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行的南京鯤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上線儀式中,華為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曹澤軍表示,在布局數字基礎設施的當下,建設該中心恰逢其時。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要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提升支撐“智能+”發展的行業賦能能力。
當前,南京江北新區正以集成電路產業的高發展增速、持續政策支持和創新平臺打造,為“芯片之城”的建設目標集聚智能化要素。
打造長三角首個國產技術算力中心,讓AI觸手可及
當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推進信息技術軟硬件產品產業化、規模化應用,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的重要手段。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全面增強產業發展能級和競爭力”也被寫入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為2022年重點工作之一。
南京江北新區(以下簡稱江北新區)是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雙區疊加”之地,近年來在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提出“打造數字孿生第一城”,并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新生態,推動了整個數字產業集群在南京的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等技術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華為江蘇昇騰計算業務CTO譚濤表示,人工智能有三個要素:算法、算力、數據。“當前,人工智能發展面臨三個挑戰,一是算力昂貴;二是人才稀缺,特別是大量的基礎研究人才;三是開發難度大,主要體現在算法開發難、應用開發難、業務部署難。”
而落地于江北新區的南京鯤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則為突破這些挑戰并賦能行業發展,尋找現實路徑。據了解,該中心是長三角地區第一個基于國產技術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采用全球領先并自主研發的華為昇騰人工智能計算芯片為核心算力引擎,建設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計算能力,面向企業提供一站式普惠人工智能全流程服務,讓人工智能的算力可以像水和電一樣,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公共資源,讓AI觸手可及。
目前,該中心已與100余家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交流,涉及基礎科研、智能制造、醫藥研發等各領域,已完成50余家合作伙伴人工智能算力適配。未來,中心將持續構建從AI芯片、計算架構、一站式開發平臺到全流程開發工具鏈的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數字產業發展。
產業集聚、政策禮包,助推創新活力
目前,江北新區集聚行業創新資源,打造產業鏈條。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自江北新區提出“芯片之城”以來,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增長速度快,目前已集聚上下游企業600余家,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產業鏈上下游全部環節,年均實現30%以上快速增長,去年產業規模已超750億元,同比增長55%以上。
其中,芯華章等企業在新區注冊不到一年就已組建近200人隊伍,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深創投等國內知名的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集聚新區。
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的積極參與者,曹澤軍表示,未來,華為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運營跟本地產業布局相結合,以普惠算力,賦能當地產業,發揮基礎設施最大價值,通過算力+數據雙輪驅動形成差異化的南京人工智能產業優勢。
產業集聚的背后,是持續的政策支撐。4月24日,江北新區又一次出臺了升級版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并在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布信創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
“目前,我們還在加快申建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省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先導區,包括由祝院士團隊領銜的南京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創新平臺。這些都將為江北新區‘十四五’期間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羅群說。(金 鳳)
- 打造長三角首個國產技術算力中心 南京江北2022-05-09
- “輕量化智改+樣本化推廣” 浙江江山加快2022-05-09
- 福建:“百校萬崗·同心就業”首場線上招聘2022-05-09
- 河北省部署下一步春防工作 堅決遏制重特2022-05-09
-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3年來青海重點職業病監2022-05-09
- 河北秦皇島:一季度98個鄉鎮(街道)完成電2022-05-09
- 重磅!河北出臺方案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2022-05-09
- 怎么快速提高花唄額度?花唄額度的高低是根2022-05-09
- 意外摔傷醫療保險報銷嗎?是否給報銷還需要2022-05-09
- 最新水情月報:前4個月河北平均降水量24毫2022-05-09
- 引資額822.8億元!今年河北省簽約招商農業2022-05-09
- 省工信廳發布河北首批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2022-05-09
- 政策“組合拳”!廣州發放億元消費券本地汽2022-05-09
- 廣州市開展“春雨潤苗”暖企行動助力小微企2022-05-09
- 今年1-4月廣州環境空氣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9.2022-05-09
- 重慶市已全面啟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預2022-05-09
- 投資2600億元!天津市將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2022-05-09
- 重慶渝中區出臺人才政策 推動產業人才集聚2022-05-09
-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科技創2022-05-09
- 觀察中國經濟不能“刻舟求劍”2022-05-09
- 社會各界期待新行政長官帶領香港走向美好未2022-05-09
- 特寫:香港新選制下首場特首選舉高效有序2022-05-09
- 香港·相信2022-05-09
- 三峽集團長江干流梯級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2022-05-09
- 綠城 150 億元小公募狀態更新為已受理2022-05-09
- 揚州:人才及二孩家庭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調2022-05-09
- 前四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12.58萬億元 增7.9%2022-05-09
- 兩部門:做好高職擴招退役軍人畢業生就業工2022-05-09
- 嘉義市府大樓延宕逾18年仍在規劃 被臺監察2022-05-09
- 一圖讀懂上海市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專窗操作方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