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丨神十九乘組出艙刷新紀錄 天上地下共筑太空家園

                • 東方財富網
                • 2025-07-28 10:10:10

                2025年7月9日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在北京航天城舉行

                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

                返回兩個多月后

                首次面向媒體與公眾正式公開亮相

                分享了183天太空駐留的經歷與感悟

                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

                他們講述了更多細節

                蔡旭哲:從12年到22個月

                指令長蔡旭哲時隔僅22個月重返天宮,刷新了我國航天員重返太空用時最短紀錄。

                蔡旭哲用“太熟悉了”來描述“再來一次”的心情。

                “一回到空間站的核心艙,我感覺好像昨天剛走,今天又回來了。”

                “很快,但是既熟悉又陌生。”

                上一次,蔡旭哲執行神舟十四號任務。這次神舟十九號人物,他要帶著兩個90后一起執行任務。

                面對這個轉變,蔡旭哲表示,從“別人帶我飛”到“我帶別人飛”感觸不一樣,除了要保證自己飛好,更要帶著團隊、乘組。

                “要把這個任務完成得漂亮。這個就是指令長的責任,我覺得更重。”

                兩次飛行任務,蔡旭哲累計完成5次出艙活動,成為目前我國在艙外執行任務次數最多的航天員之一。神舟十九號返回后,首次披露了此次任務里的一次意外情況。在進行第一次出艙活動前,乘組臨時接到一項任務,前期一次貨物出艙安裝時,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需要航天員出艙處置。

                記者:這個卡滯是怎么回事?

                蔡旭哲:它是在貨物出艙的載荷適配器,適配器外面應該有兩道鎖,通過機械臂自動解鎖,正常兩道鎖都可以解鎖,但是有一道鎖當時推斷沒有解開。這就造成了解鎖解了一半,另外一半還在艙壁上卡著。需要用一個臨時的工具,把鎖撥開,相當于人工解鎖。

                在天地密切配合下,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成功處置了艙外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問題。首次出艙活動9小時,不僅再次刷新了我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也創造了單次出艙時長世界紀錄。

                記者:這么長的時間說明什么問題呢?

                蔡旭哲:我覺得一是說明航天服工作的可靠性,另外是說明我們是有能力的,在九小時之內工作是沒問題的,還證明了我們載人航天科技的成熟與自信。

                宋令東:兩萬米以上

                宋令東是神舟十九號乘組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90后”航天員。

                對于“分工”,宋令東說對自己定位就是“多干一些”。

                但其實“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我們三個配合得特別好。大家都搶著干,沒有人去抱怨,更沒有人去偷懶。”

                2024年10月30日凌晨的出征儀式,神舟十九號乘組陣容中,首次出現“90后”的身影,“神舟家族”的“飛天”接力棒從“60后”“70后”“80后”手中傳承到了“90后”一代。

                宋令東:我們在問天閣出征的時候,看到那么多人在給我們送行,我覺得太神圣又太沉重了。從小我聽見國歌或者是看升國旗,都會特別地激動。小時候看《地道戰》等老電影的時候,我都會哭得稀里嘩啦。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我參加招飛體檢第一次來北京,同學在北京問我想去哪逛逛,我說我哪也不去,我就去天安門,我要看升旗。我在長安街待了一晚上,從國旗護衛隊出來到國旗升到最高點,我全程都在哭。

                記者:為什么?

                宋令東:不知道,我當時就想要能當個兵多好,我覺得我很幸運。

                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號乘組進行第三次出艙活動,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19次出艙活動,這次出艙任務具有出艙設備多、設備尺寸大、安裝點位多的特點。其中一個L形操作臺,高度超過兩米,這樣的大家伙,一旦在傳遞過程中發散到錯誤的方向,讓其重回正軌就需要很多額外的時間,同時,也增加了碰撞的危險。

                宋令東:我就在艙里利用準備時間反反復復地想,這個動作非常考驗對設備的把控能力,包括對姿態的掌握。我感覺就像是第一次抱我兒子一樣。

                記者:輕了不是,重了不是。

                宋令東:對,也不敢撒手,一點一點地哄著把它哄出來,就控制在這個姿態。

                在遠離地球的中國空間站里,除了三名航天員,還存在另一種生命。2024年11月,果蠅實驗樣本搭載天舟八號升空,開啟名為“空間亞磁果蠅生物效應及分子機制”的實驗,主要由宋令東操作。

                記者:它運上來的時候,這個生命是什么樣子?

                宋令東:很活躍,很鮮活。

                記者:它去的是成蟲還是蟲卵?

                宋令東:有成蟲也有卵。上天了以后把活體的果蠅抽出來,轉移到新鮮的營養盒里面,這個果蠅就開始在軌繁殖,重新培育出來新的果蠅,相當于第一代果蠅。這一代果蠅我們繼續培養,一個在地磁環境,一個在亞磁環境,再讓它去產卵,產到第二代卵,它就是完全在軌產生的生命。

                果蠅基因與人類具有高度相似性,是百年生物學研究的明星物種,在太空繁育果蠅,目的是在太空亞磁-微重力復合環境下,觀察果蠅的行為以及分析各種生化指標以及基因層面的變化,實驗結果將為人類太空長期生存的研究提供寶貴的數據參照。在歷經幾個月的在軌培育后,果蠅成功完成三代繁育。實驗結束后,宋令東要對樣本進行凍存。

                宋令東:因為最后要對果蠅要做滅活處理,所以當時還挺舍不得的。把它從一個卵培養成一個生命,再讓它產生了下一代,我們聊天的時候也開玩笑地說要不要留一點,還是很舍不得的。

                在中國空間站,有一片科研人員與航天員們共同呵護的太空菜園。183天的太空生活中,宋令東首次在軌種植了甘薯。

                記者:你為什么選的是這個?

                宋令東:因為我小時候種過紅薯。

                記者:這個經驗在天上復制的時候奇妙嗎?

                宋令東:奇妙。有一次我給我媽打電話說我在種紅薯好像澆水澆得有點多了,我媽告訴我,前期紅薯澆的水越多,后期果子可能長得就越好。

                王浩澤:從造火箭到坐火箭

                同為“90后”的王浩澤,是我國首位女性航天飛行工程師。

                從旁觀者到親歷者,她眼中“航天員”三個字意味著什么?

                王浩澤表示,這三個字代表的是英勇無畏,忠誠奉獻。

                “在我飛之前,我已經做好了,把我的一切,甚至把我的生命付出給我事業的準備。”

                “就是這樣我才能夠無所顧忌地去飛,我不怕。”王浩澤說,“我們大隊一進門幾個大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我們每天都看著,最終都是在為祖國做事。祖國的利益永遠高于一切,高于我們個人。”

                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王浩澤成功入選第三批航天員。工程師出身的她此前沒有過飛行經驗,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訓練,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挑戰。

                記者:你在訓練的時候,你經過最大的難是什么?

                王浩澤:最難的還是艙外服的訓練。女性的身高,臂長,都比男性短一些。穿上服裝之后可能很多地方就夠不到,女性的力氣也沒有男性那么大,那這個時候怎么辦?不能說因為我是女性我就放棄了。我雖然女性航天員,但是歸根結底,首先我是航天員,只要是別的航天員能做到的,我就必須能做到。

                航天服的剛性結構和內部的氣壓阻力讓航天員的舉手投足都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下,完成看似輕巧的精細動作反而成為巨大的挑戰,比如,將軟管束的接頭插入直徑僅約1厘米的插孔。

                王浩澤:女性雖然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沒有那么高的身高、臂長,但是可以用智慧和巧勁實現任務。我記得第一次跟宋令東組隊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插軟管束比較困難。當時我一下就插上了,宋令東驚呆了,他說你怎么插得這么快,比有一些男同志插得還好。這就是我們訓練的結果,也是自己摸索的結果,女性航天員訓練其實是有自己的特點。

                神舟十九號乘組的任務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新實驗、新項目。針對新實驗,他們和科研人員溝通交流,反復推演實驗的每個環節,提高實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確保實驗能在太空順利開展。

                記者:日常實驗你最喜歡做哪個?

                王浩澤:我最喜歡做腦電。我覺得很自豪,這個很重要,我為腦電實驗貢獻了女性的數據,它的數據更完整了,我也很幸福,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返回地球后,王浩澤時常仰望天空,尋找那個曾居住183天的中國空間站的蹤跡。

                王浩澤:我們還會在地面上觀測空間站,看空間站過去我們還跟他們打招呼。

                記者:你在空間站,會找自己家的地方嗎?

                王浩澤:必須會找。每一次看到祖國,我們三個都會相互通知。看到祖國跟看到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心情是不一樣的,特別地激動雀躍,而且特別親切,這是我的祖國,這是我的家。

                王浩澤:地面上是自己的家,天上也是我們的家。自從經歷了這次飛行,我更覺得空間站這么復雜的系統,這么多的實驗,飛行有這么多人的保障。天上的空間站不僅僅是航天員的家,它是千千萬萬航天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家。

                關鍵詞: 航天員 果蠅 空間站 90后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