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世界紀錄到創歷史新高,中國航天發展圖景愈加清晰

                • 中國新聞網
                • 2022-12-30 21:29:27

                (年終特稿)從創世界紀錄到創歷史新高,中國航天發展圖景愈加清晰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馬帥莎)12月29日,2022年中國航天發射圓滿收官。回顧這一年,中國航天繁忙依舊,成績亮眼。空間站建成“T”字基本構型,月壤研究發現“嫦娥石”,“夸父一號”成功逐日……多個重大航天項目在浩瀚宇宙書寫中國式浪漫,其中不乏“創造世界紀錄”“實現多項國內外首次”“創歷史新高”的一些重大突破,中國航天的發展圖景隨之愈加清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太空實驗室成型 6人同時在軌見證歷史

                2022年,中國空間站任務實施了6次發射,載荷重、任務密,兩個實驗艙重量均超20噸,天舟五號任務距離夢天實驗艙發射僅隔12天。

                回看這一年,中國空間站建造頻傳佳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首次實現快速返回,大大縮短航天員的回家旅途;天舟五號貨運飛船首次實現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世界紀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加入,不僅開啟中國人太空“三居室”時代,也為開展太空實驗提供更多機會;兩次艙段轉位使中國空間站形成“T”字基本構型。

                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后,中國先后將6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神舟十四號乘組首次完成6個月太空駐留,陳冬成為中國首位在軌時長超200天的航天員;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乘組“會師太空”,中國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飛行,空間站進入長期有人駐留模式。更多航天員飛天圓夢的同時,中國也開始了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并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月壤研究、“夸父”探日成果發布 深空探測時間表逐漸清晰

                今年,探月與深空探測成果持續發布。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中發現新礦物,將其命名為“嫦娥石”,這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

                同時,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啟動工程研制。嫦娥六號計劃于2025年前后在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嫦娥七號擬于2026年前后開展月球南極的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八號計劃在2028年前后發射,并與嫦娥七號組成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在備受關注的載人月球探測領域,官方透露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預計2027年前后完成首飛。

                在深空探測方面,“夸父一號”順利升空,與去年發射的“羲和號”攜手逐日,近日發布的“夸父一號”首批科學圖像更是實現多項國內外首次;利用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數據,中國科學家在著陸區發現水活動跡象。

                最新研究成果不斷出爐的同時,深空探測時間表更加明晰。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燕生透露,中國計劃2025年前后發射深空探測器,探測近地小行星和主帶彗星,計劃在未來10年到15年實施火星采樣返回任務,計劃開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際探測,開展太陽探測以及太陽系邊緣探測,計劃在2030年左右實施“覓音計劃”,探測太陽系外是否有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

                年發射次數再創新高 多型火箭成功首飛

                據統計,2022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超過60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年度發射次數首次突破50發。多型火箭成功首飛,中國運載火箭型譜不斷完善。

                中國目前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B首次實現一年兩發,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創下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國內首款固液混合動力火箭長征六號改首飛成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表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年度發射次數再創歷史新高的同時,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22年新一代運載火箭占全年發射比例約27%,也是近三年里最高的。

                這一年,固體運載火箭實現運載能力新突破,有力提升中國低成本快速進入空間的能力。更大運載能力的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首次實現海上熱發射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時隔2年成功復飛,運載能力比快舟一號甲火箭提升5倍左右。

                面向未來,中國還在研制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爭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飛。相比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于22噸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的低軌道運載能力將達15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將達50噸以上。吳燕生表示,它代表國家一次性進入太空的最大能力,是人類進行大規模深空探測、開發、應用和載人星際飛行的關鍵支撐。

                回望2022年,中國探索太空的步伐又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眺望未來,中國航天早已將目光放得更遠。(完)

                關鍵詞: 運載火箭 運載能力 中國航天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最大免费视频网|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