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探索多渠道助農增收(經濟聚焦)

                • 人民日報
                • 2022-03-30 11:01:43

                核心閱讀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是關鍵之一。

                云南多地探索助農增收辦法,通過土地入股享分紅、合作經營助增收、富余勞力再增值等方式,讓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產業發展紅利,帶動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全國各地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不少原本畝產兩三百元的土地,實現了產值破萬元、地租近千元。在此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探索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記者近日在云南多地采訪發現,一些地方通過土地入股享分紅,合作經營助增收,富余勞力再增值等方式,讓農民有了更多“地租外”的收入。

                土地入股享分紅

                “產值越高、分紅越多,保底還有每畝300元的租金。”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景信鄉回俄村回亮下寨村民小巖松,一塊地上可以拿到地租、勞務和分紅三筆收入。

                土地入股前,小巖松也有些猶豫。村里合作社與外來企業合作種的是牛油果,雖然別的鄉鎮種得不錯,可是自己村里土地適不適種,小巖松心里也沒譜。地租雖然比不上分紅高,但好在旱澇保收,不必承擔風險。

                今年初,早兩年種牛油果的公信鄉糯董村賀朗組開始領到了牛油果分紅款,這讓小巖松和其他一些正在猶豫的農戶下定了決心,加入土地入股的行列中來。

                為了進一步保障入股農戶的收益,孟連當地企業鑫夢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牛油果種植龍頭企業合作,企業負責籌措資金,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基地管理,農戶以土地入股,銷售利潤按3∶3∶4分成,即龍頭企業占30%,土地入股農戶占30%,剩余40%由鑫夢公司、合作社和村委會進行再次分配。

                不僅是孟連牛油果,近年來,云南省在藍莓、沃柑等產業發展中,積極推廣農民土地入股分紅模式,努力讓農戶持續分享特色產業發展利潤。

                云南省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云南省將全面分析全省農民收入情況,科學制定農民增收3年行動計劃,積極探索典型試驗示范,著力促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增加農民的租金、股權分紅等財產性收入,努力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經營權流轉后的增值收益。”

                合作經營助增收

                從出租人到承租人,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爐房村村民王云德也返鄉跟村里大戶投身種植軟籽石榴。

                “咱這里缺水,種地要看老天爺。”為了增加收入,王云德一度把土地流轉出去后外出務工,后來眼看著有人種石榴賺到了錢,便決定加入村里的石榴種植合作社。

                不過入社前,王云德多長了個心眼——看和干畢竟不一樣,先去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跟著邊干邊學。學到了技術,積累了資金,2019年,看好石榴產業的王云德流轉土地,成為擁有50畝土地的石榴種植大戶。

                這幾年,會澤縣加大了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娜姑鎮石榴種植技術日益成熟,市場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不過,隨著種植規模擴大,軟籽石榴價格有了一定的回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農民持續增收最大的風險依然是種植風險和市場風險。為此,云南大力發展農業保險,為農戶增收保駕護航。例如,近年來,昆明市呈貢區利用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的鮮切花產業集群項目資金實施花卉價格商業保險,云南本地的保險公司為普洱瀾滄咖啡、昭通綏江半邊紅李、麗江華坪萬壽菊等設立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等。

                有來自政策和技術的多重保障,如今,云南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規模經營中來。“適度規模的土地經營權流轉,是保障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有效途徑。”云南省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共享農場、合作種植等方式能夠有效帶動農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通過鼓勵企業探索相應的經營模式,有助于形成企業和農民收益同步增加的長效機制。

                富余勞力再增值

                采訪中記者發現,伴隨土地流轉而來的,是大量農民進入到農村的第二產業,就地轉化為農業產業工人。

                以往,農民根據農時在地里勞作,除此之外,會存在比較多的閑暇時間。而隨著農村產業的不斷發展,用工需求持續增多,農民把更多閑暇時間用來務工,增收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農民的收入正從依賴土地向更多領域轉移。”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小太平村黨總支副書記柳向軍看來,短期看,就近務工為農民提供了收入;長期來說,農民在務工過程中進一步掌握了技術、積累了經驗,收入進一步增長,有助于鄉村振興的持續發力。

                產業規模越大,用工需求越多,盡管務工工資在不斷提高,本地勞動力的緊缺程度卻始終未減。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杏煥藍莓基地主管何端武坦言,為解決季節性用工需求,本地在考慮藍莓基地建設布局時,反而需要適當分散,以便周圍村莊能夠提供足夠的勞動力。

                第二產業之外,農村的第三產業也隨著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的持續創新而愈加紅火,農民的就業機會也由此越來越多。

                三面環湖、背靠森林公園,這幾年依托太平湖和森林公園,小太平村鄉村旅游火了起來。村里一些年紀大的做起了保安、保潔,正值壯年的柳向軍不甘心,利用自家閑置的房間開起了客棧,開業第一年,收入就超過了20萬元。柳向軍說:“不靠土地靠服務,同樣能致富!”

                關鍵詞: 農民收入 經營模式 龍頭企業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