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左右”,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目標有何考量?十大關鍵數據,看政府工作報告!
- 國是直通車
- 2022-03-05 19:46:35
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十大關鍵數據,可以看懂中國2022年發展目標。
5.5%左右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
1100萬人以上
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3%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保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1.3萬億斤以上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8%左右
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有利于增強財政可持續性。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加之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可用財力明顯增加。
增長18%
今年安排中央本級支出增長3.9%,其中中央部門支出繼續負增長。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
2.5萬億元
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3.65萬億元
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
30元和5元
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
1000億元
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5.5%左右”,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目標有何考量?
“5.5%左右”,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較上年的“6%以上”有所下調。
如此安排并不令人意外,折射出中國經濟應對復雜局面的多重考量。
這一預期目標,不代表中國沒有信心。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亦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隨著基數效應減弱,適當下調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是審時度勢的務實做法。
與此同時,作為引導發展預期的重要風向標,增速目標還要通盤考慮疫情對近兩年中國經濟的擾動,保持增長可持續性,避免出現大起大落。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便提到,經濟增速目標的設定“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分析稱,2021年中國經濟8.1%的高增長建立在低基數基礎上,2022年經濟增速應逐步回到原有軌道,但不能下降太快。預期目標降至5.5%比較容易對接,這種平穩下調有助于避免“失速”風險。
這一預期目標,也不代表中國沒有雄心。
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1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在更大“蛋糕”的基礎上,5.5%左右增長仍將帶來可觀增量。政府工作報告中亦強調,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在“增量”同時,中國對經濟發展“提質”的雄心亦清晰可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改善生態環境。。。。。。這一系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措施被列入2022年中國政府工作日程。
一手鞏固經濟恢復增長基礎,一手提升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分析認為,中國繼續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明確不搞粗放型發展,將有助于在各種不確定中穩定市場預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這一預期目標,更不代表中國沒有決心。
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立足點。作為人口數量超過14億的大國,解決就業問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補足各類民生短板,都需要經濟保持適當增速。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適當調低經濟增速目標的同時,與之配套的“民生清單”卻并不“低調”。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這些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指標均保持了高標準。
“穩增長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就業、保障民生。”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舉例說,預計中國今年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明顯大于去年,必須保持必要經濟增速。他相信,中國經濟韌性強、政策空間大,只要把各項宏觀調控政策落到實處,通過艱苦努力是能夠實現的。
由此觀之,“5.5%左右”的增速預期目標雖然有所下調,但無論從“質”還是“量”上,中國對今年經濟工作并未放低要求。“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思路,也得以貫穿其中。
- “5.5%左右”,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目標有何考2022-03-05
- 數說政府工作報告丨2022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2022-03-05
- 2022年全國兩會丨政府工作報告里的貼心話2022-03-05
- 創意視頻|把政府工作報告“畫”進生活2022-03-05
- 最高法等發文提高家庭暴力受害人保護力度2022-03-05
- 農業農村部部長:各地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問2022-03-05
- 銀河航天02批衛星發射 組成中國首個低軌寬2022-03-05
- 唐仁健:中國糧食供給總量充裕,有能力保證2022-03-05
- 今年首場“代表通道”上,8位代表講述了這2022-03-05
- 一圖讀懂 | 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2022-03-05
- 福建首批30所示范性高中名單出爐2022-03-05
- 福建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級品牌價值評價工作2022-03-05
- 福建省4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2-03-05
- 河南:時令蔬菜大量上市 菜價平穩回落2022-03-05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2022-03-05
- 國家稅務總局:2021年度個稅匯算順利啟動 2022-03-05
-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 這位“新農人”2022-03-05
- 青島億聯生物王春霞:致力梅花鹿產品研究 2022-03-05
- 減少重癥死亡是當前重中之重——中央援港防2022-03-05
- 香港縮短接種新冠疫苗間隔時間2022-03-05
- 今年,這樣干!2022全國兩會為你劃重點2022-03-05
- 極簡版來了!2022-03-05
- 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作出重要貢獻(和音2022-03-05
- 廣東惠州一高校5年連獲“征兵工作先進單位2022-03-05
- 中石化最大在建項目中科煉化EVA裝置開車成功2022-03-05
- 香洲海關高效監管護航15萬人份新冠檢測試劑2022-03-05
- 東莞成立廣東省首個市級納稅服務運營中心2022-03-05
- 數評兩會:這件事超十億選民參與,贊!2022-03-05
- 2021中國成績單,來了2022-03-05
- 人勤機歡備耕忙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