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院將會在2025年前迎來5000億元市場規模

                • 羊城晚報
                • 2021-08-26 16:52:37

                講究“望聞問切”的中醫也能在線看病了,日前,廣東又一家互聯網醫院上線了。8月中旬, 由廣東省中醫院與廣州微醫集團共建的互聯網醫院正式發布上線,患者可通過互聯網醫院平臺獲得線上復診、續方開藥、中藥代煎、送藥到家等一條龍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患者和醫院雙方共同的“觸網”需求。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1600多家,其中,約500家為今年以來新增。互聯網醫院進入了集中建設期,互聯網醫院建設深度不斷延展,從一開始借助線上平臺提供掛號、在線查看報告等服務,到逐漸打通了“在線問診+復診續方+醫保支付”等環節,在政策的催化下,互聯網醫院離真正為患者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后全周期的線上線下診療一體化還有多遠?

                中醫也能在線問診

                16日,記者在廣東省中醫院婦科門診看到,該院的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婦科主任醫師程蘭通過視頻接診了復診的患者江小姐,在詢問病情并查看舌苔變化之后,程醫生為江小姐在線開具處方,據介紹,江小姐在第二天即可收到由藥房寄出的藥品。

                在中醫診療過程中,望聞問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廣東省中醫院醫務處處長陳全福稱,通過互聯網醫院就診的患者大多是病情穩定的復診病人,“通過攝像頭,互聯網這一端的專家可以看到互聯網另一端患者的舌苔、面色、神態等,實現望診;通過視頻中醫患之間的交流,可以聽到患者說話的聲音,達到問診及部分聞診作用。”

                “目前互聯網醫院已有300多位醫生開展服務,醫生會在非線下開診的時間靈活安排線上接診。普通門診的藥品價格與醫院藥房保持一致,目前已上線169種院內制劑。”廣東省中醫院醫療質量控制辦公室副主任、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偉榮表示,目前正加緊建設醫保在線支付、專家門診等服務功能,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便捷的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保證服務質量與安全,此次上線的普通門診主要面向三個月內曾在廣東省中醫院線下實體醫院就診過的患者,線上復診時選擇線下就診的必須是同一個醫生。而專家門診的續方同樣針對復診患者,但可不局限于同一個醫生。

                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表示,此次廣東省中醫院與廣州微醫互聯網醫院簽約合作后,將依托互聯網醫院平臺,打造互聯網醫聯體,打通“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中醫藥為特色的全流程服務閉環,創建可持續的新型診療模式、服務流程。

                互聯網醫院規模或達5000億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療機構積極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多渠道、多形式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一年多來,互聯網診療量明顯增長。根據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統計,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44家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人次數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7倍,第三方平臺互聯網診療咨詢量增長了20多倍。

                政策的逐步放開同樣催熱了互聯網醫院,2020年,隨著《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等政策的密集出臺,國家對互聯網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讓打造在線問診、在線開方、線上結算、藥品配送整個互聯網醫療生態圈的完整閉環有了政策依據。

                7月31日,北京協和醫院舉行的互聯網醫院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1600多家。全國互聯網醫院在2018年12月時只有100多家,到2020年12月已發展至1100余家,2021年上半年又新增約500家。

                德勤報告顯示,目前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的滲透率只占整個問診市場的6%,但是隨著網售處方藥放開,醫保對接政策落地、商保逐步引入、個人線上醫療消費意識改變,以及醫療服務鏈延伸,預測未來互聯網醫院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0%,互聯網醫院將會在2025年前迎來5000億元市場規模。

                服務標準有待細化

                羊城晚報記者查看多家互聯網醫院發現,目前互聯網醫院主要提供復診續方、復診開藥服務和在線問診三大類服務,根據現有管理政策,互聯網醫院僅允許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不能開展首診服務。首診的患者可以在互聯網醫院上利用文字、圖片、語音等方式與醫生溝通互動,申請報告解讀、疾病咨詢指導等,但“只問診 不開方”。若常見病及慢性病的復診,則可直接在線開具電子病歷和處方,患者可選擇藥品配送到家或就近到線下藥店取藥,形成“問診、開方、支付、配送及健康管理”的線上醫療服務閉環。

                互聯網醫院與線下問診有什么區別?在廣東省中醫院的服務號上,記者看到,接診醫生一般有3種接診模式:一是圖文,二是電話,三是視頻。以皮膚科的一位主任醫師為例,其電話問診收費100元,圖文200元,視頻則要300元。而該費用在線下問診時通常只需要30元。記者選擇了圖文問診,在付費后約1個小時,專家接診。記者就某項皮膚病向醫生咨詢病情,在提供了圖文之后,醫生給出了幾種病情可能性,但由于并非復診患者,該醫生表示,無法給予明確的診斷以及用藥開方,需要前往醫院進行線下確診。

                為何互聯網醫院收費普遍更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醫生只能在非線下開診的時間靈活安排線上接診,這也意味著,需要有更高的薪酬才能吸引醫生。同時,接診后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時間通常較長,以記者體驗的廣東省中醫院圖文問診為例,醫生接診后24小時內可不限次數交流,醫生接診一個病人所花費的時間比線下面診的要長,這也是收費較高的原因之一。

                不過,整體來看,互聯網醫院尚未形成統一的價格標準,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有不少互聯網醫院的收費與線下門診持平甚至更低。記者隨機點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互聯網醫院,發現其首頁醫生在線問診收費均為10元。

                廣東有望試點互聯網醫院首診

                而對于“復診患者”群體,目前各家互聯網醫院的定義也不太一樣。“我在A醫生首診開方后,一個月后在同一家醫院掛了B醫生的號,但他也無法幫我線上續方,還是得到線下門診去。”廣州白領莫小姐向記者反饋。由于目前互聯網醫院主要還是向復診患者提供續方服務,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怎樣歸為復診、不同醫生看的算不算復診、同一次患病不同醫院看又算不算復診,仍需要更多研究和細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4月《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中指出,將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這也是國家在政策層面上,第一次提及將首診納入互聯網醫療。而廣東正是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六個省份之一,有望率先試點首診,這也對診療全過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以及相關監管配套政策的出臺,提出了更高要求。

                延伸閱讀

                未來的互聯網醫院長什么樣?

                隨著互聯網醫院如雨后春筍冒出,也給了普通公眾更多選擇的空間。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作為患者,在挑選互聯網醫院時,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選擇省內甚至國內最好的醫院咨詢問診,如果去線下,掛到了專家號,實際與醫生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也非常短,就診過程其實90%的時間都用來排隊、等候、繳費上了。

                對于公立大三甲醫院來說,將復診患者分流到線上、提升患者就醫效率,是互聯網醫院最直接的作用。但業內也有質疑的聲音,認為這可能進一步增加大醫院的虹吸效應,與分級診療相悖,可能會造成優秀醫院通過互聯網醫療實現不斷擴張,加劇各地間醫療的不平衡。

                情況是不是這樣呢?阿里健康研究院日前聯合發布《新青年、新醫生 互聯網醫生洞察報告》顯示,互聯網讓醫生的服務半徑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基層地區患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分享到更先進的醫療資源。如其中,阿里健康的互聯網醫院平臺——醫鹿,來自一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醫生,有40%的問診咨詢患者來自四線以下地區。

                對此,德勤報告指出,實際服務中,醫院一般要求復診患者為本院的線下首診患者,同時,大三甲醫院的互聯網醫院還包括一系列指導下級醫院的遠程醫療服務,因此未必一定會“虹吸”患者。但醫生永遠是醫療行業最核心的資源,公立醫院有天然優勢,有望成為新一輪互聯網醫院建設的主導力量。所以如何利用好互聯網醫院優勢,進一步推進國家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至關重要。

                記者注意到,建成的互聯網醫院互聯互通建設不理想。現實中,各個互聯網醫院基本上各自為政,數據不能共享、資源不能共用。一家互聯網醫院就是一個信息孤島。患者要找多少個醫院的專家,就需要下載多少個App。

                在分級診療和互聯互通的呼聲下,各地及各平臺開始了醫聯體的探索。“未來,微醫將攜手廣東省中醫院推進互聯網醫院、中醫醫聯體的建設,造福廣東省乃至全國的老百姓。”微醫互聯網醫院總院院長范吉平表示,為推進中醫醫聯體和互聯網醫院建設,未來將重點推進以互聯網技術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造互聯網中醫醫聯體示范提升服務能力,利用互聯網開展規范化慢病管理實現早防早治“三大件”工作。

                德勤報告中指出,互聯網醫院未來模式應該是一個融合醫生平臺、病患平臺、生態平臺的綜合性平臺。與醫聯體、醫共體相結合、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成為互聯網醫院發展趨勢之一。隨著互聯網醫院的支持政策開放,將打破畫地為牢的局面,而大數據分析、AI、5G等高科技技術應用更是賦能工具去建立和優化區域化醫療信息系統,實現在同一醫聯體下的醫療機構間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共享機制。

                關鍵詞: 互聯網 醫院 迎來 億元 市場規模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廣東海新律師事務所 劉海濤 律師

                粵ICP備18023326號-36未經授權不得鏡像、轉載、摘抄本站內容,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之窗 版權所有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