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少年團”跨時空相逢中軸線記憶 見證中軸線創新申遺亮點
- 國際在線
- 2022-03-03 16:26:13
梁思成先生曾寫道:“一根長達八公里,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2月27日(周日)21點檔,浙江衛視世界遺產揭秘互動紀實文化類節目《萬里走單騎》第二季播出了第十一期節目,“萬里少年團”單霽翔、周韻、肖央、牛駿峰行走北京壯美中軸線,跨越時空,既回望中軸線的歷史,也展望中軸線的未來。節目播出后,相關話題#北京中軸線為什么能夠申遺#引發出圈討論,成為熱議話題,并登上微博熱搜榜。眾多網友對中軸線的過去和現在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想要打卡同款路線,通過中軸線感受中國過去的璀璨文明和如今的創新成果。
古都十二時辰回望歷史
“萬里少年團”跨越時空相逢中軸線記憶
從永定門到鐘鼓樓,全長7.7公里的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這條不斷延伸的中軸線起源于元朝,在明朝進行完善,從清代一直繼承到如今。從中軸線,可以看到在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對整體的中國文化的貢獻。本期節目中,“老單”單霽翔和肖央一組從中軸線最北端的鐘鼓樓起始一窺中軸線的歷史印記。
北京鐘鼓樓始建于元朝,位于中軸線的最北端。這里的“暮鼓晨鐘”,為古都北京報送了800多年的北京時間。北京鼓樓更鼓,集計時與報時為一體,一面大鼓代表一年,其他二十四面小鼓代表二十四個節氣,按照“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規律擊鼓兩遍,共一百零八聲。之所以要敲一百零八聲,是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候,這三種數字相加得一百零八。
除了巋然矗立著的鼓樓,行駛在商業街里的“鐺鐺車”也是歷史的見證者。節目中,周韻、牛駿峰與“大師姐”張謹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呂舟教授的帶領下,坐著如今用作旅游觀光的鐺鐺車從中軸線南端踏上旅程,一路走過了前門大街、大柵欄、三里河公園,從今天的商業街景遙想中軸線的昔日繁華。
中軸線持續“生長”展望未來
“萬里少年團”見證中軸線創新申遺亮點
中軸線不僅有正統和傳承,還有多元和創新。節目中,“萬里少年團”來到永定門,了解了永定門復建背后的故事。經過幾個世紀的城市演變,北京中軸線上的一些建筑經歷了拆除或重建,比如永定門和地安門,空間格局也發生了部分改變,比如天安門廣場。但是,中軸線作為一個整體,始終是北京城市規劃的主軸和基本依據,并受到充分尊重。為確保完整性,永定門城樓的關鍵部件在重建時嚴格按照歷史文件、圖片和測量圖紙,使用傳統材料和技術,按照原址、原樣、原工藝復建的。
而除了復建之外,中軸線也不斷在“生長”,這是當代人的創造。中軸線如今還在向南北延伸,北至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端則接續上了新建的大興機場,對中軸線的創新與發展讓北京充滿著面向未來的活力和力量。當2008年北京奧運會煙花的“大腳印”沿著中軸線從永定門一路“走”到鳥巢上空時,世界也看到了北京中軸線的古今傳承、夢想接力。
北京中軸線繼承了五千年來中國城市秩序和規劃思想,見證了獨特的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彰顯了大國首都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自信,是貫古通今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面向未來的活態文化遺產。
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既是讓它的價值得到世界認可,講好中國文明和文化傳統故事;也是要通過申遺來促進北京老城的保護,凸顯北京的首都風貌,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3月6日(周日)21點檔,浙江衛視《萬里走單騎》第二季即將收官,和“萬里少年團”一起,進入中軸線上的軸心點故宮,在中軸線上最大的古建筑群里,繼續探尋世遺魅力!
- “萬里少年團”跨時空相逢中軸線記憶 見證2022-03-03
-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2022-03-03
- 專家解讀|構建算法治理落地支撐體系2022-03-03
- “雪容融”是如何誕生的?主創團隊揭秘2022-03-03
- 天地跨屏丨王亞平代表在太空講述履職故事2022-03-03
- 收藏學習!9圖了解政協知識點2022-03-03
- 天地跨屏丨王亞平代表在太空講述履職故事2022-03-03
- 湯品中喝出毛發 隆喜元承諾嚴控餐廳衛生2022-03-03
- 聚焦3·15|中介費交了7萬 兩年沒給找著工2022-03-03
- 拒不配合勞動監察調查 青島樂豪斯工程配套2022-03-03
- 京津冀協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2022-03-03
- 山頂頂上的問榜會2022-03-03
- 全國政協委員張國剛:繼續關注健康中國建設2022-03-03
- 來了!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獨家劇透2022-03-03
- 這些畫面,震撼人心!2022-03-03
- 中石化為“春耕農機專供站”開辟春耕用油綠2022-03-03
- 投資100億元!天津今年擬新開20個大型商業2022-03-03
- 山東打通創新“最后一公里” 推動縣域經2022-03-03
- 春運期間青島市交通運輸客運量同比增長40.13%2022-03-03
- 江蘇淮安:為困難職工家庭系上“保險帶” 2022-03-03
- 河南汝州:推出多舉措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2022-03-03
- “碳排放管理師”證書含金量幾何?是否為技2022-03-03
- 我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3月起施行 首2022-03-03
- 專家解讀|規范算法推薦 發展科技法理2022-03-03
- 江蘇省解讀“蘇政40條” 幫助市場主體紓困2022-03-03
- 總投資達3700億元!吉林省678個項目集中開工2022-03-03
- 4月1日起施行!天津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來2022-03-03
- 山東:2022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再增10%2022-03-03
- 爭做新時代“廣西工匠”!去年首次選樹工匠2022-03-03
- 15部門發布“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 完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