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幅地圖看千年廣州歷史變遷 番禺廣場地鐵站正式開幕

                • 廣州日報
                • 2022-03-31 16:19:56

                清晨6時,當第一波乘客走進番禺廣場地鐵站站廳,立刻被眼前的一幅幅散發著歷史氣息的老地圖所吸引,不少人放慢腳步,或瀏覽、或拍照。

                昨日,“百幅地圖看千年廣州歷史變遷主題展”在番禺廣場地鐵站正式開幕。

                從明清時期至民國年代,從新中國成立到日新月異的新時代,120多幅歷史地圖引領參觀者觸摸廣州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感受廣州延綿千年的城建智慧,從全新歷史維度、全景俯瞰視角,認識廣州、認識番禺,領悟廣州“老”與“新”的豐富內涵,領略番禺“古”與“今”的恒久魅力。

                老地圖再現廣州城“演變”

                一張張泛黃的老地圖,再現了廣州城“演變”的過程,也激發了市民對廣州歷史的“探索”。

                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顯示,已知廣州城前身——番禺城建成于2200多年前。

                秦代,廣州(番禺)為南海郡郡治,南越國時期為國都南越王府所在。番禺蓮花山的紅砂巖就是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宮,甚至番禺城的主要建筑石材;漢至唐代,廣州城繼續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所擴展。尤其是唐代,由于外貿繁榮,在城西形成外國人的聚居區“番坊”;五代南漢國時期,廣州(番禺)為國都興王府,在城中及周邊地區大興土木興建宮殿和離宮別苑,于城南拓建雙闕,形成中軸線,在今番禺區小谷圍修建昌華苑和皇家陵園。宋元時期,廣州城進行大規模擴建,由一城拓展為三城。城南抱旗山(今番禺區大夫山)為“郡前案山”,成為廣州古城山水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以來的廣州城正是在上述歷史時期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而來的。

                三部分地圖展現廣州變遷

                昔日“捍門”成普惠百姓的珠江“福門”

                明清時期,廣州城為廣東省城、廣州府城、南海、番禺兩附郭縣縣城(捕屬),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向北拓展到越秀山,建觀音閣和鎮海樓,向南沿珠江岸線延展,疏通了六條主要排水道,史稱“六脈渠”,進一步強化了背靠越秀山鎮海樓、沿雙門底(今北京路)廣東布政司、鼓樓、正南門等的古代中軸線,形成“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古城山水格局。這一時期,西關和河南兩地承接了城內溢出的大量資源,得到很大的發展,十三行成為清朝面向全球的唯一通商口岸。

                城南的番禺大谷圍地區歷來為拱衛廣州城的屏障和海上門戶,部分文武官衙和海防、江防炮臺設置于此。明中后期興建赤崗、琶洲、石礪(今蓮花)三座水口塔,水口鎮山石礪岡(今蓮花山)被譽為“牂牁大洋之捍門、南越封疆之華表”。

                “捍門”,意為扼守門戶之水陸要隘。觀看這些老地圖,猶如觸摸廣州城勃勃生機的千年脈動,走進現實,登上蓮花山遠眺,今天的獅子洋,已成為擁江達海的繁忙航道,昔日“捍門”,已成為擴大開放、創造財富、普惠百姓的珠江“福門”。

                騎樓街成為當時主要的城市街景

                1921年廣州建市,首任市長孫科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在傳承中華建筑藝術的基礎上,引進西方科學理念,奠定了近代廣州城“嶺南風格”的基礎。

                陳濟棠主政時期,全面推進了廣州城建近代化,城區向東、南、西三個區域加速發展,騎樓街成為這一時期主要的城市街景,形成自越秀山中山紀念碑、紀念堂、市府合署樓、維新路(今起義路)至海珠橋的近代城市中軸線。這一時期,番禺縣治南遷于茭塘司駐地新造,結束了“省城番禺”的歷史。新造和市橋也仿效省城修建馬路和騎樓街,成為近代化城鎮。

                海納百川,中西合璧,彰顯中華民族的包容和自信,也描摹出廣州這座城市的個性和氣度。今天,走在中山路、北京路、上下九繁華的商業街上,在日曬不著、風雨不侵的“騎樓”下逛街,可曾想到這些活化的歷史建筑之“根”,就隱藏在這些微微泛黃的地圖里。

                落實“南拓、東進、北優、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時期,廣州建成區面積迅速擴大,在長堤—沙面老商務區的基礎上,陸續形成了流花地區、環市東、天河體育中心周邊等商務區組團。

                廣州通過規劃落實“南拓、東進、北優、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戰略,在向東南發展過程中,于天河、海珠兩區規劃長達13公里的現代新城市中軸線,并以“華南板塊”為基礎,向番禺區的萬博長隆、南站地區延伸。番禺區廣臺高速以北地區也被劃入廣州主城區范圍。

                如今,番禺區大力推進廣佛環城際、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3號線東延段等軌道線路建設,積極完善對外交通聯絡通道,加快推進海珠灣隧道、沙魚洲隧道、化龍至開發區過江通道和蓮花山通道等重要外聯通道規劃建設,打造外聯內暢的現代交通網絡,推動番禺加快融入大灣區、服務大灣區。

                嶺南古邑,粵韻番禺

                “百幅地圖看千年廣州歷史變遷主題展”共展出120多幅地圖,均是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相關資料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廣州、番禺歷史地圖以及《番禺長卷》。展覽分為“明清廣東省城歷史地圖”“民國廣州市歷史地圖”和“新中國廣東省省會廣州市歷史地圖”三大部分。

                展覽由番禺區委、區政府和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除了在番禺廣場地鐵站站廳固定設展,還將在番禺區內主要景點巡回設展,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廣州、番禺千年歷史變遷和文化脈絡,讓廣大游客領略千年廣州的歷史底蘊和“嶺南古邑,粵韻番禺”的文化魅力。(肖桂來)

                關鍵詞: 千年廣州歷史變遷 番禺廣場地鐵站 百幅歷史地圖 中華建筑藝術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廣東海新律師事務所 劉海濤 律師

                粵ICP備18023326號-36未經授權不得鏡像、轉載、摘抄本站內容,違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東之窗 版權所有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