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被家暴該怎么辦?家暴能不能報警怎么處理?
- 劇情啦
- 2023-05-12 11:19:09
一、
坐月子被家暴該怎么辦?
首先婦女要保護好自己,法律賦予了婦女在哺乳期被家暴給予特殊保護的條款,因此,婦女應該積極尋求法律的保護,請求人身保護令等,同時注意收集證據,將犯罪人予以處罰。
法律明確了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保護措施。當發現這類人群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時,學校、幼兒園、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強制報告義務,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未按規定報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上述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受到處分。
對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婦女以及重病患者,法律則要求給予特殊保護。
關于家暴者的處罰,法律上有一些明確的規定。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反家暴法》第三十三條 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五條 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定向公安機關報案,造成嚴重后果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本單位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六條 負有反家庭暴力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
家暴能不能報警怎么處理
家暴可以報警,同時實施家暴的行為人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
(一)民事責任。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實施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應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實施的毆打、捆綁、殘害、強制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對其家庭成員身體或精神,造成具有一定損害后果的行為,經常性、持續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對于“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只要對家庭成員的精神或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后果,均構成“家庭暴力”。夫妻雙方履行相互忠誠的義務、互敬互愛的義務,反對并且懲罰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遺棄或虐待家庭成員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面對家庭暴力,受害人完全有權利報警,并要求警方追究其違法甚至犯罪責任。受害人構成輕傷的,打人者依據刑法234條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構成輕微傷或不足輕微傷的,打人者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43條依法追究行政處罰責任
打人者可以持相關的警方調查筆錄,卷宗,作為證明對方存在家庭暴力的客觀證據,向當地人民法院發起離婚訴訟,并于離婚訴訟之中,己方作為無過錯方,依法向對方提出損害賠償。
三、
家暴法律怎么處理
(一)民事責任。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實施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應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坐月子被家暴該怎么辦?家暴能不能報警怎么2023-05-12
- 夫妻因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分?家庭暴力可以收2023-05-12
- 孩子申報戶口有時間限制嗎?孩子戶口辦理流2023-05-12
- 兒童受傷家長誤工費是否可以索賠?誤工費的2023-05-12
- 根據法律的規定大學生有監護人嗎?父親去世2023-05-12
- 用童工舉報了有用嗎?舉報違章車輛怎么舉報2023-05-12
- 因家暴離婚孩子歸誰?家暴離婚時能索要損害2023-05-12
- 家庭暴力離婚賠償的侵害對象是人身損害嗎?2023-05-12
- 女職工生育津貼需要什么材料?生育津貼和工2023-05-12
- 法律未明確規定家暴對財產分割是否有影響嗎2023-05-12
- 孩子法定監護人是母親嗎?兒童第一監護人是2023-05-12
- 故意傷害孕婦流產犯罪嗎?故意傷害的意思是2023-05-12
- 性騷擾的標準有哪些?性騷擾是否構成違法行2023-05-12
- 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拐賣婦女2023-05-12
- 監護人沒有監護能力怎么處理?監護設立的方2023-05-12
- 洛陽市人民政府任免國家工作人員 每日視點2023-05-12
- 專家建議給生孩子的人發薪水:生育本身就是2023-05-12
- 每日快看:住建部:今年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2023-05-12
- 中國煙草機械集團原副總經理宋春華接受審查2023-05-12
- 深圳立法“解禁”路邊攤 城市管理如何不再2023-05-12
- 焦點速遞!美國主權CDS大幅攀升 是否意味2023-05-12
- 全球碳捕集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環球時快訊2023-05-12
- 看點:最新調查顯示:超七成基金經理看好TM2023-05-12
- 中國品牌如何走好出海之路? 專家:抓好強2023-05-12
- 多家券商召開中期策略發布會 一致看好TMT2023-05-12
- 反家庭暴力法于什么時候實行的?反家庭暴力2023-05-12
- 猥褻兒童罪只有小孩口供會立案嗎?猥褻兒童2023-05-12
- 家暴離婚賠償男方不給錢咋辦?起訴家暴離婚2023-05-12
- 外地戶口上小學需要什么條件?外地戶口上小2023-05-12
- 世界短訊!全國防災減災日 一圖看懂災害發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