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
- 人民日報
- 2025-08-09 16:36:04
然而近期,一些涉未成年人上網用網的新亂象新問題,逐漸受到關注:因粉絲“互噴”,中學生慘遭網絡“開盒”,進而被網絡欺凌;某短視頻博主擺拍“姐弟互毆”劇情,借未成年人牟利……這些行為嚴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又往往容易逃避監管,甚至成為監管死角。
暑假期間,未成年人上網時間增加,進一步引發家長擔憂。新型有害內容披上“偽裝”,更易突破未成年人心智防線,傳統治理手段面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挑戰。對此,監管部門響應迅速。近日,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提出聚焦各類新情況新表現,做好問題整治。
新型亂象之所以較難治理,在于其善于隱匿,并與新興技術緊密結合。不少不良信息不再明目張膽,而是以“擦邊”等形式變換為“軟色情”“軟暴力”;有的則與未成年人喜愛的網絡流行文化相結合,以卡牌、動漫等為載體,加以包裝美化。另一方面,新載體、新技術被不法分子利用。侵害者深諳未成年人的興趣點,用短視頻算法精準推送不良亞文化。某些社交應用的“悄悄話”“閱后即焚”等功能,被用來傳播不良信息、實施網絡騷擾,為監管追責設置了障礙。
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治理手段需要與問題一起“進化”,努力應對新情況、破解新難題。跳出“出了問題就整治,整治過后又出新問題”的“循環怪圈”,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御的轉變、從各主體各自為戰到全社會協同共治的轉變,如此,才能建立起長久有效的解決機制。
面對技術雙刃劍的考驗,我們需要更精細的防護網。要推動平臺利用技術優勢主動防御,提升對新型有害內容的識別攔截能力,優化未成年人模式功能,使其真正發揮作用。今年4月起,在國家網信辦的指導下,移動互聯網青少年模式正式升級為未成年人模式,初步實現移動終端、應用程序、應用商店的三方聯動,內容池引入權威機構資源并建立分層體系。相關經驗有待不斷總結優化,促進技術防護持續迭代升級。
根治亂象,需激活多元共治的生態系統。去年某平臺因落實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被處罰,這也警示企業,唯有將保護要求內化為技術規則與審核標準,才能避免“事后滅火”的被動。而對于那些隨著時代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則要加快制度供給,不斷細化規則,盡量減少監管盲區,避免讓一些違規主體有機可乘。家長要有效提升網絡教育的意識和能力。相關部門也需暢通舉報途徑。
專項行動既是對當下問題的精準施策,更是構建長效機制的有益嘗試。唯有將技術創新、制度完善、社會共治有機結合,才能在數字浪潮中為未成年人筑起堅固的“成長防線”,讓網絡空間真正成為“精神綠洲”。
關鍵詞:
- 破解未成年人上網的新難題2025-08-09
- 人民日報2025-08-09
- 七部門: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2025-08-09
- 遏制健康領域“偽科普”生存空間2025-08-09
- 北京首家機器人主題餐廳來了!記者實探“色2025-08-09
- 當前熱訊:注意防護!未來一周,廣東這些地2025-08-09
- 要聞速遞:何以中國|人民網評:津門非遺 2025-08-09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福州朋友圈2025-08-09
- 高溫全勤!數據告訴你今年中伏有多熱 末伏2025-08-09
- 泰國一列車脫軌,造成多人受傷 焦點消息2025-08-09
- 末伏養生 過好這三關秋冬少生病!2025-08-09
- 每日看點!何以中國 | 聆聽“和合共生”的2025-08-09
- 協同發力應對暴雨洪澇災害 廣東保險業估損2025-08-09
- 晶采觀察丨暑期檔持續升溫 “電影+”激2025-08-09
- 供需批錄取結束!福州發布中招13號簡報2025-08-09
- U20女足亞洲杯預選賽:中國隊勝柬埔寨隊獲2025-08-09
- 福建省36所民辦高校年檢結論公布! 新視野2025-08-09
- 何以中國|這一津味“頂流”,藏著天津千年2025-08-09
- 濃煙中臨產孕婦被堵 民警護航開辟生命通道2025-08-08
- 今年前7個月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超23億2025-08-08
- 強降雨過后,如何防蚊滅蚊?|安全貼心話|2025-08-08
- 福建公布首批19個人工智能行業高質量數據集2025-08-08
- 瑞眾人壽擬減持同洲電子1%股份2025-08-08
- 每日觀察!一組數據看全民健身跑出“加速度2025-08-08
- 榮耀暢玩70 Plus發布:7000mAh大電池+抗摔設計2025-08-08
- 程村“蠔”事上新!青春力量注入“中國蠔鄉2025-08-08
- 焦點信息:HONG YOUNG(洪鈴)獲批擔任現代財2025-08-08
- 《搞笑藝家人》歡樂集結 武藝一家解鎖周末2025-08-08
- 林詩棟、孫穎莎領銜WTT澳門冠軍賽首批參賽2025-08-08
- 在中山就業的我國港澳臺人員及外國人可繳公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