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發傳統村落新活力
- 經濟日報
- 2023-07-31 12:56:53
(相關資料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清單(第一批)》,總結了各地在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法規政策、創新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方式、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機制、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經驗,并列舉了具體做法。這為各地學習如何在保護利用傳統村落的同時改善當地人居環境、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鮮活載體,蘊藏著豐富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留住傳統村落的鄉風鄉韻,既不能標本式保護,也不能破壞式開發,而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利用,讓傳統村落“活”起來。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傳統村落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8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名錄、實施掛牌保護制度,53.9萬棟歷史建筑和傳統民居得到保護,478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發展。
不過在此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重申報、輕保護”“見村見物,卻不見人、不見生活”的現象,這顯然是走偏了方向。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聚落的活動都是以人為中心開展的,因此要堅持以人為本,不能脫離了人談保護和利用。讓傳統村落在現代社會中重新煥發生機,需要激發各地村民參與保護利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傳統村落的內生動力。為此,可以根據傳統村落不同的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明確村落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時序,選擇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徑,探索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利用的多元發展模式。
任何地區的發展都離不開產業支撐,傳統村落也不例外。不少傳統村落積極發展特色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形成了“見人、見生活”的鄉村聚落。例如,北京門頭溝雁翅鎮葦子水村依托古村資源和2000畝旱地梯田景觀推進民宿建設,并大力發展香椿、苦杏仁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給村民生活帶來了實惠。又如,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以“立足紅色文化、繡好古色文化、用好綠色資源”為發展模式,組建苗繡合作社,建成十八洞村山泉水廠,形成了互助合作、共同發展的致富格局。
讓傳統村落“活”起來,應繼續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持續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經驗和模式,以傳統村落活化利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產業興旺,讓更多村民共享鄉村發展成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臧夢雅 中國經濟網供稿)
關鍵詞:
- 煥發傳統村落新活力2023-07-31
- 讓“大通道”釋放“大活力”(人民時評)2023-07-31
- 湖南一縣委書記自殺?辦公室回應:因病,公2023-07-31
- 塌方致列車延誤,女列車員情緒激昂安撫旅客2023-07-31
- 新鄉一景區因強降雨引發山洪,當地政府:正2023-07-31
- 第二十屆全國武術學校散打比賽塔溝武校獲72023-07-31
- 清澈的愛!鄭州小學生們用舞蹈緬懷衛國戍邊2023-07-31
- 交通運輸部:上半年出行量明顯超過疫情前同2023-07-31
- 北京平谷:上半年GDP增長9.7%,連續6個季度2023-07-31
- 記者來信:相約敦煌,不必“僅此一夏”2023-07-31
- 啄木鳥女星介紹排名 啄木鳥女星大全2023-07-31
- 山西精誠礦業瞞報事故40起、死亡礦工43人,2023-07-31
- 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上海加速邁向“全球電競2023-07-31
- 7月31日房地產板塊持續走強 金科股份等近12023-07-31
- 《青年說》第四十八期 90后博士在田間地頭2023-07-31
- 江蘇省健身健美運動協會通報省健美健身錦標2023-07-31
- 河南省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2023-07-31
- 河南防汛應急響應降級!安陽、鶴壁、新鄉降2023-07-31
- 鄭州設立五家消費教育示范基地2023-07-31
- “村超”總決賽落幕 但“村超”大幕剛啟2023-07-31
- 福建新增5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3-07-31
- 危難時,筑起“安全屏障”2023-07-31
- 福建累計8138名大學生參加西部、欠發達地區2023-07-31
- 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非遺專業委員會成立2023-07-31
- 中央音樂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福建上杭基地成2023-07-31
- 部分一線城市相繼表態 適時優化房地產政策2023-07-31
- 弓礦公司多措并舉筑牢區域安全生產防線2023-07-31
- 福州倉山區一餐廳發生疑似燃氣爆炸 3人受傷2023-07-31
- 一地宣布:連休4天,不調休!2023-07-31
-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