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網媒看安徽︱地肥水豐、因地制宜 阜南水波逐新顏
-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 2023-07-12 09:42:29
(資料圖片)
水美芡實香,農民采收忙。7月盛夏,安徽阜南縣萬頃芡實苗即將進入成熟期,綠意盎然的芡實葉長勢旺盛。阜南位于淮河中上游北岸,襟帶潁淮、承接豫皖,每逢汛期,極易形成洪澇災害。從防范水之害、破除水之弊,到大興水之利、彰顯水之善,阜南人為之悉心擘畫。如今,阜南因地制宜,充分依托水田、洼地等優質水資源,積極探索“產業+生態”模式,富民產業發展如火如荼。7月11日,長三角三省一市網絡媒體聯合采訪活動走進安徽阜南,看昔日困難村華麗蛻變后的美麗新畫卷。
在阜南老觀生態農業基地,種植戶徐海東正忙著檢查305畝水田內芡實苗的生長情況。“這些芡實苗將在今年中秋節前后成熟,經過采摘、清洗、曬干等工序,就能進入市場。”徐海東說,芡實又稱“雞頭米”,生于池塘、沼澤中,有“水中人參”和“水中桂圓”的美譽,得益于阜南地肥水豐的獨特優勢,每年的芡實都收獲頗豐。“通過電商平臺,包裝好的芡實遠銷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還能為周邊村民提供穩定的家門口采摘崗位。”
因水而治、因水而興,小小“雞頭米”變身成為“致富果”,在阜南郜臺鄉,依托地勢低洼的優勢,發展“近水”作物杞柳,“小柳條”也帶起了“大產業”。
扎架、纏繩、編織……在阜南郜臺柳編生產基地,一個個精美的柳編籃在村民們手中編織成形。“阜南被譽為中國柳編之都,身為阜南,我很驕傲。”基地負責人張朝玲說,2006年,她和丈夫回到家鄉郜臺創業,成立公司并組織周邊村民們一起編織杞柳籃,“基地產出的柳條芯細、柔韌、色澤光亮,編織造型別致大方,杞柳籃遠銷西歐、北美,2022年,基地出口額就達到了600多萬美金。”
不止是“雞頭米”“小柳條”,近年來,阜南秉承“變水患為水利,變對抗為適應”的理念治淮治水,合理保護、開發、利用王家壩濕地資源,劃定生態保育區、生態恢復區,如今的阜南呈現出“深水魚、淺水藕,灘涂洼地種杞柳,鴨子白鵝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喜人畫卷。未來,阜南還將傾力打造全域農業廢棄物生態循環產業,在實現鄉村振興中探索“降碳”新路徑。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洪夢琪
關鍵詞:
- 長三角網媒看安徽︱地肥水豐、因地制宜 阜2023-07-12
- 長三角網媒看安徽|探訪“干里準河第一閘”2023-07-12
- 江南華南大范圍高溫持續 華北黃淮等地新一2023-07-12
- 長三角網媒看安徽|探訪“千里淮河第一閘”2023-07-12
- 7月13日起,大興機場中關村線和房山線運營2023-07-12
- 《碟中諜7》首映:阿湯哥真帥,四美女各具2023-07-12
- 微視頻丨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2023-07-12
-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防范冒用金融監管名義實2023-07-12
- 工業軟件前景可期(一線調研)2023-07-12
- 有了自己的系統,還是不能賺錢,因為做不到2023-07-12
- 人工智能負荷推演預測服務首次在黑應用2023-07-12
- 三伏天曬背最佳時間表2023-07-12
- 張蘭敗訴,4億元沒了!因她做了這事2023-07-12
- 科普帖!坐飛機遇顛簸,9圖了解是咋回事2023-07-12
- 俄羅斯軍官在晨跑中被槍殺 曾在烏克蘭“黑2023-07-12
- 網友舉報甘肅定西一局長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2023-07-12
- 政策“續期”為房地產恢復注入確定性2023-07-12
- 政策助力“保交樓” 專家稱房地產“自我造2023-07-12
- 手機沒電也能支付!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2023-07-12
- 地方債發行將迎高峰,機構稱政策性開發性金2023-07-12
- 為你喝彩|小木匠逆襲上清華,他用二十年打2023-07-12
- 上半年汽車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創新高2023-07-12
- 暑假到了!大學生做兼職 要注意避開哪些“2023-07-12
- 新華時評丨持續推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2023-07-12
- 各地采取務實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2023-07-12
- 2022年我國醫保改革繼續深化 群眾待遇鞏固2023-07-12
- 湖北五峰山體滑坡又發現2名失聯人員,均無2023-07-12
- 中央網信辦再為“自媒體”劃紅線:新規有何2023-07-12
- 在數字浪潮中奮楫爭先2023-07-12
- 9000元補貼,能緩解“獨子養老”焦慮嗎?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