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懲涉未成年人網絡偷拍直播等行為 網絡平臺監管初見成效_觀察

                • 法治日報
                • 2022-12-20 08:21:33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11月30日聯合發布的《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91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8%。同時,未成年人過度上網情況有所改善,工作日、節假日上網時長與2020年相比均有下降。

                《報告》顯示,未成年人網絡使用存在城鄉差異,農村未成年網民教育管理相對不足。互聯網平臺監管初見成效,青少年模式有待進一步推廣完善。視頻平臺成為獲取信息重要渠道,對未成年人價值觀塑造的影響值得關注。網絡安全環境持續改善,新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進一步強化法治保障?!秷蟾妗方ㄗh,加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普法宣傳和執法檢查,盡快頒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嚴厲整治涉未成年人的網絡偷拍直播、誘導性消費打賞、網絡社交陷阱等,依法從嚴從重處置利用網絡教學損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防止網絡欺凌、網絡暴力等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網絡平臺監管初見成效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對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明確要求。

                《報告》顯示,互聯網平臺監管初見成效。2021年未成年網民經常在網絡上聽音樂、玩游戲、看視頻、看短視頻、看直播以及參與網上粉絲應援的比例均有所下降。2019年以來,各大視頻、短視頻、社交、游戲等網絡平臺陸續推出青少年模式,在幫助未成年人減少網絡依賴和網絡不良信息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青少年模式仍然有待進一步推廣完善。調查發現,盡管八成以上未成年人和家長都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設置過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長均不到五成,四成家長認為青少年模式效果不夠明顯,一成未成年網民表示對青少年模式不滿意。未成年人游戲賬號管理趨于嚴格,但有31.9%的未成年網民使用家長賬號玩過游戲。

                “網絡越來越成為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空間,既要保障他們的數字權益,更要守護他們的網絡安全,二者同等重要。”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

                《報告》建議,推動青少年模式改良升級,在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要推動網絡平臺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切實發揮青少年模式對不良及消極負面信息的阻斷作用,避免成為形式上的保護工具。加強探索未成年人特質識別認證技術,完善未成年人身份識別機制,幫助監護人更好履行監督管理和保護職責。加強專屬內容池建設,強化視頻、短視頻類平臺內容審核,做好內容“加減法”,分級分類豐富和優化內容池資源供給,讓青少年模式不僅能用、管用,更要讓青少年好用、愛用。加強行業自身建設和協同聯動,探索建立更加精細化的行業標準和賬號互通機制,對未成年人從事網上娛樂活動時間進行“總量控制”,從機制源頭填補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方面存在的技術漏洞。

                網絡安全環境持續改善

                《報告》顯示,隨著一系列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的開展以及家長和學校對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管理的日益重視,網絡安全環境持續改善,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有所提升。比如,未成年網民在過去半年內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的比例為25.5%,較2020年下降1.7個百分點;79.8%的未成年網民知道可以通過互聯網對侵害自身不法行為進行權益維護或舉報,較2020年提升5.7個百分點;66.3%的未成年網民會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未成年人上網相關的新政策新法規。

                在網絡安全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新風險隱患不容忽視。部分未成年網民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網上詐騙、個人信息泄露等網絡安全陷阱“與時俱進”,智能手表、智能臺燈、智能音箱、詞典筆等新型上網設備存在信息安全風險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認為,要進一步強化兒童友好理念,保護意識前置,積極主動應對未成年人網絡使用的新風險新問題,在保護未成年人的路上形成合力。

                《報告》建議,加快制定新型上網設備信息安全行業標準,對涉及圖像、指紋、位置及用戶個人信息等功能進行規范性要求,明確廠商和軟件開發商的法律責任,切實加強未成年人隱私信息保護。同時,根據不同年齡未成年人心智發展的特點和需求開展網絡素養教育。面向小學生,重點引導其正確認識網絡,養成良好上網習慣,提高信息辨別能力、時間管控能力以及隱私保護能力;面向中學生,重點引導其遵守網絡規則,規范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言行,借助互聯網資源幫助學習,注意防范網絡社交風險等。

                加強內容輸出正向引導

                近年來,視頻平臺成為獲取信息重要渠道,對未成年人價值觀塑造的影響值得關注。

                《報告》顯示,接近半數未成年人通過短視頻、視頻平臺獲取社會重大事件信息,但信息鑒別能力有限,平臺內容質量會對其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影響。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面信息,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炫耀個人財富或家庭背景,宣揚不勞而獲、躺平思想等消極負面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平臺監管工作的有序推進,血腥暴力、唆使犯罪、歪曲歷史、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得到有效控制,但消極負面信息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可小覷。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田豐認為,在紛繁復雜的網絡虛擬世界,未成年人缺乏足夠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屬于亟待保護的脆弱群體,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協力。

                《報告》提出,應當適應互聯網傳播規律,增強各類官方媒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加強內容輸出和正向引導,幫助認知和行為正處于發展階段的未成年人抵制泛娛樂化、不良網絡亞文化、非理性消費等網絡現象對其價值觀塑造的負面影響。同時,樹立獎善罰過導向,推動平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作為企業發展的底線;加強行業自律,發揮協會組織作用,特別是加強對未成年用戶規模較大的視頻、短視頻類平臺和賬號的監管力度,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訴和舉報渠道,共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關鍵詞: 未成年人 網絡安全 網絡平臺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