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亮點!【我們這十年@坐標中國】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國人上演跨越星球的浪漫

                • 中新網
                • 2022-09-17 15:42:29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題: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國人上演跨越星球的浪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 李金磊

                “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國人向著月球、火星、太陽等星球不斷進發,叩問蒼穹的腳步不曾停歇,遠古神話夢想一個個變成現實。

                “諸神傳說”的成真,承載著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與浪漫,跨越星球的背后是航天央企和無數航天人的智慧與心血。

                “嫦娥”奔月

                2020年12月,就在嫦娥五號順利從月球帶回約2公斤月壤之際,一張舊報紙爆紅網絡。

                這份2005年的《科學發現報》報道了中國探月“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及時間表,同一版面還列舉了日本、印度、俄羅斯及美國的探月計劃。但令人唏噓的是,只有中國如期實現了自己立下的“探月Flag”。

                “只有中國當真了”。回望“嫦娥”奔月之路,這是一條穩扎穩打的跨越之旅。

                2007年,嫦娥一號順利進入月球軌道并傳回月球三維影像;2010年,嫦娥二號實現了準時發射、準確入軌、直接地月轉移、成功環月;2013年,嫦娥三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2019年,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2020年,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

                秉持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航天央企和無數航天人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項以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條龍”攻關攻堅,“一盤棋”協同推進,“一體化”迭代提升,中華民族“九天攬月”的千年夢想得以實現。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的孫澤洲,擔當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一邊飛“月”,一邊奔“火”,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其中,嫦娥四號要著陸到人類歷史從未去過的月球背面,月背無法與地面直接通信,風險巨大。孫澤洲帶領研究團隊夜以繼日地開展技術攻關,構建了“著陸器+巡視器+中繼衛星”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方案,突破了崎嶇地形下精確安全軟著陸、全時中繼通信等核心關鍵技術,成功實現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壯舉。

                2021年6月11日,國家航天局公布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祝融”探火

                從月球到火星,意味著從38萬公里到4億公里的跨越。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祝融號”火星車及進入艙。

                祝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象征著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了“繞、著、巡”三個目標。

                作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面對媒體專訪鏡頭時一度哽咽。

                要知道天問一號此行,其實是與阿聯酋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同場競技。“阿聯酋‘希望號’已經環繞成功了,美國‘毅力號’已經著陸成功了,這時候天問一號在我心里已經不是一個任務完不完成這么簡單,我不太好用語言來表達我壓力的程度。”他說。

                “火星的難度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為什么順利?順利就在于我們對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對工作標準的卓越追求。”孫澤洲在2021年6月21日出席“央企楷模責任擔當”中央企業黨員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時說。

                2021年10月14日18時5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中新社發 鄭逃逃 攝

                “羲和”逐日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2021年隨著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中國也邁入了“探日”時代。

                衛星取名靈感源自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羲和,此舉象征著中國對太陽探索的緣起與拓展。

                人們將“羲和號”視為我國首位太陽專屬“攝影師”。“羲和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運行于517千米高度太陽同步軌道,主載荷是太陽Hα成像光譜儀,可以獲得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不同高度處的太陽圖像,相當于對太陽大氣進行CT掃描。

                2022年8月份,“羲和”探日成果正式發布,創下5個國際首次,包括國際首次空間太陽 Hα波段光譜掃描成像、國際首臺原子鑒頻太陽測速導航儀在軌驗證等。

                目前,中國在空間科學和探測方面已經實現了“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對太陽系的主要天體種類進行了全覆蓋。從月球到火星,再到太陽,中國人跨越星球的步伐邁得更穩更遠。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央企人將繼續銳意創新、勇攀高峰,為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正如孫澤洲所說,未來還將通過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環繞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實施,實現技術上的新突破、科學上的新發現,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完)

                關鍵詞: 月球背面 總設計師 科學技術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