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短期“陣痛”動搖不了中國經濟基本盤
- 新華網
- 2022-04-13 08:03:14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 題:短期“陣痛”動搖不了中國經濟基本盤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何欣榮
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一些境外媒體和機構稱,如果上海繼續“封鎖”,將重創中國經濟。不可否認,作為中國金融和經濟中心城市的上海會因疫情反彈遭遇短期經濟沖擊。但兩年多的抗疫實踐告訴我們,當下堅決把疫情“防”住,正是為了經濟更可持續的穩定。上海正在經歷的短期“陣痛”,不會也動搖不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從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勢看,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必須堅守的底線。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如果不及時“動態清零”,一旦形成更大范圍的規模性反彈,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更嚴重損失。
上海在中國乃至世界經濟中承載著重要功能,封控措施不可避免會按下經濟“慢行鍵”。但也要看到,韌性強、回旋余地廣是中國經濟的鮮明特點,如果認為短期的、局部的沖擊會動搖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動搖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那是對中國經濟潛力和韌性的一種低估和短視。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不斷細化防控政策的同時,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舉措持續發力,對沖前期損失,積蓄發展后勁。放眼全國,大部分地區疫情逐漸好轉,正在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即便在上海,全域靜態管理之下,金融市場正常交易,港口碼頭全天候運行,一些高科技制造業企業選擇封閉生產。尤其是,在中央政府的有力統籌下,各地正在以“一盤棋”思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工作,這是實現“兩手抓”“兩手硬”的必要條件。
嚴峻復雜形勢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方面要統一思想,團結一心,盡快遏制上海疫情蔓延勢頭,防止“短痛”變“長痛”;另一方面,要用更長遠、全局的眼光看中國經濟。中國具備堅持“動態清零”的條件和能力,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相信隨著疫情形勢逐步緩解,中國將向世界貢獻更大的復蘇力量。
- 新華時評:短期“陣痛”動搖不了中國經濟基2022-04-13
- 商務部多措并舉促進貨運物流暢通保障市場供2022-04-13
- 新版學校疫情防控方案發布:增加校園常態化2022-04-13
- 197項成果!2021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評選2022-04-13
- 俄央行行長:俄外匯儲備持有足量人民幣和黃2022-04-13
- 觀察|可轉債受上市銀行青睞,預計后續銀行2022-04-13
- 10家券商系公募去年盈利逾10億元2022-04-13
- 大選勝負難料,但法國已鐵定向右轉?2022-04-13
- 海南自由貿易港4年來外貿增速迅猛2022-04-13
- 4月已有14城松綁購房政策2022-04-13
- 金融機構將加大對貨運物流行業支持2022-04-13
- 拜登宣布擴大使用乙醇混合汽油舉措2022-04-13
- 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后,上海如何做好物2022-04-13
- 世行準備向烏克蘭提供15億美元資金援助2022-04-13
- 拜登宣布擴大使用乙醇混合汽油 稱為降低工2022-04-13
- 中韓專家“云上”共話農業技術合作2022-04-13
- 新華全媒+丨大地調色板 俯瞰春耕如畫2022-04-13
- 美國3月CPI同比增長8.5% 創40年來最高紀錄2022-04-13
- 江蘇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 減征失業和2022-04-13
- 江蘇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防疫2022-04-13
- 貴州:持續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2022-04-13
- 亞太經社會:預計今年亞太發展中經濟體將溫2022-04-13
- 行走新巴蜀·眉山⑥丨30秒帶你看眉山春日盛2022-04-13
- 稅務總局:4月1日至11日留抵退稅已累計辦理2022-04-13
- 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績效2022-04-13
- 大手筆分紅來了 銀行股與銀行理財哪個收益2022-04-13
- 連續13年干旱 智利宣布執行限制供水措施2022-04-13
- 美參議員就美國通貨膨脹現象抨擊拜登政府和2022-04-13
- 白馬股年內持續調整 16股業績連續高增長2022-04-13
- 省領導在寧德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