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仍是少年:和中央失聯,卻為中央守了44年,從少年守到白頭_每日快報

                • 觀察網
                • 2023-05-13 09:39:09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B站中國銀聯曾發布過一個長達16分的微電影,雖然時間短、內容少,但比某些投資動輒數億元的大片更加精彩,充分展現了漢人的骨氣!

                在那段真實的歷史上,大唐西北軍主力內調后,余部的確遭到了吐蕃的猛烈圍攻,他們在孤立無援中仍然堅守城池,充分展現了唐代漢人的血性。


                (相關資料圖)

                唐軍

                一、唐代西域形勢

                安史之亂前,唐代疆域中、東部戰略縱深廣大;北部蒙古高原一帶的突厥舊地,名義上歸屬唐朝,設有安北都護府等機構,但由于回紇的存在,實際自主性極大;而西域方向疆域廣大,問題較為復雜。西域,唐代以敦煌為界,敦煌以西唐朝控制的領土嚴格意義上都稱為西域,涵蓋新疆、中亞。唐中央對西域的控制較為牢靠,唐太宗在天山南部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時在天山北部增設北庭都護府,玄宗時將二都護升級為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治所龜茲,下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有兵2.4萬人,北庭節度使治所在庭州,下有兵2萬人。

                唐代西域地理形勢極差,為四戰之地,西鄰大食,南有吐蕃,東有回紇,北有突騎施,而唐朝能溝通西域的只有河西。河西狹長,而只有這條狹長的地帶是為漢人所控制,所以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就是唐中央控制西域的生命線。但河西走廊戰略縱深小,極其脆弱,尤其是占據青海的吐谷渾為吐蕃所滅,吐蕃直接和唐朝河西地區接壤。為加強對西域的溝通,鞏固河西命脈,玄宗時設河西節度使,治所涼州,有兵7.2萬人,一時間,西域、河西一帶尚算安穩。

                唐朝688年疆域圖(出自:地圖教學網)

                二、成為飛地的西北

                在安史之亂以前,西域可謂一派生機勃勃。《資治通鑒》說:“唐自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州、縣。開元中……諸節度使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增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糧秣,設監牧,畜馬牛,軍城戍邏,萬里相望。”隨著安史之亂的發生,“邊兵情銳者皆征發入援,所留兵單弱,胡虜稍蠶食之,數年間,西北數十州相繼淪沒,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皆為左衽。”

                司馬光在這里面其實搞錯了一個事情:西北數十州淪陷是真,但不是數年,而是近半個世紀!大唐西北軍的余部,堅守西北飛地近50年,孤立無援。誠如司馬光所說,他們皆為老弱,這種堅持,這種漢人血性,在唐以后、抗戰以前的歷史中幾乎就是獨一無二的。

                吐蕃,有唐一代就是隱患。663年,吐蕃滅吐谷渾,自此吐蕃在西域、河西、蜀地、西南一線和唐朝全面接壤,雙方矛盾不斷加深。710年,也就是唐中宗時期,唐吐和親,但在720年雙方再度開戰,持續10年之久,此刻唐朝正處于上升期,吐蕃沒有占得什么便宜。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后,河西、安西、北庭的軍主力內調。自756年開始,吐蕃就大肆進攻河西走廊,763年攻占了大震關,占領了隴右十一州。同年,安史之亂平定,但唐朝還沒來得及喘息,吐蕃就又來進攻。764年,涼州淪陷,涼州以西廣大河西、西域領土,瞬間成為飛地。

                764年西北局勢

                三、唐軍的堅守

                涼州淪陷后,吐蕃持續西進,766年攻破甘州、肅州。當時的河西節度使楊休明遷河西治所于沙州首府敦煌,繼續抵抗。

                此后10年,吐蕃一邊鞏固河西三州統治,他們摧毀了唐代戶籍制度,將漢人全部變為部落奴隸;一邊利用河西、西域飛地斷絕中央消息,向兩地散播唐朝即將滅亡的言論,從思想上動搖唐軍意志,同時還向兩地官軍許諾高官厚祿,只要投降當帶路黨,保證發放吐蕃綠卡、金錢和美女。

                吐蕃還給唐朝中央施壓,邊打邊談,妄圖迫使唐朝承認吐蕃對西北的控制,以便取得對西北的主權。當時的唐代宗還挺有原則的,一不割地、二不賠款,吐蕃妄圖從談判中割占領土的計劃失敗。

                不久,唐中央郭子儀和回紇藥羅格結盟,借此回紇勢力進入西域。在中央指示斷絕的情況下,西域兩節度仍然豎起唐朝旗幟,并和回紇結成三地聯盟,抗擊吐蕃。

                769年,唐代宗聽聞西域堅守的事跡后,深受感動,派使臣繞道回紇將代宗的《喻安西北庭諸將制》宣告西域全軍,其中有一句“戰守之士,十年不得卸解甲,白首戎陣,忠勞未報”,真可謂西北真實寫照。

                唐軍

                四、河西的徹底淪陷

                雖然西北唐軍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精神的嘉獎,但沒有獲得中央任何實際援助,實際上中央也無法援助。

                因為,此時此刻,唐朝內部藩鎮割據,根本無暇西顧。但代宗對西北將士的鼓舞,還是成為了西北唐軍堅守的精神動力,他們在西域繼續發揮著大唐影響力。當時大食擊敗了拔汗那,拔汗那就逃到唐軍控制的疏勒尋求庇護。

                但是,776年,瓜州淪陷了,河西節度使只剩沙州一地。隨后吐蕃贊普親自指揮兵臨敦煌,妄圖利用大軍驅使唐軍主動西逃。在吐蕃威脅面前,沙州豪族殺死河西節度使周鼎,堅守敦煌。結果一座敦煌小城,就阻礙了吐蕃10年之久。

                敦煌

                779年,唐德宗繼位,一改代宗對吐蕃的堅決抵抗政策,主動對吐蕃講和。781年,回紇允許安西唐軍使者由北庭經回紇領土入長安,此刻的北庭節度使為李元忠,安西節度使為郭昕。這是西域斷絕18年后,唐中央再一次聽到安西的的消息。中央和西域的再次聯系,大大提振了西北人心。

                不久吐蕃也發現了唐軍通過回紇溝通唐中央的事情,為了摧毀唐軍的抵抗意志,吐蕃一邊再次和唐中央和談,一邊加緊攻擊沙州。781年,吐蕃攻占伊州,伊州刺史袁光庭自天寶末年上任伊州以來,率軍堅守伊州十數年。《舊唐書·忠義傳》記載,伊州糧草耗盡,箭矢枯竭,外救不至,丑虜百般勸說,伊州軍民毫不動搖,城破之日袁光庭殺死妻兒后自焚,部下全部戰死。自此,沙州四面楚歌,淪為孤地。

                781年的西北,綠色為吐蕃占領區,黃色為唐軍占領區

                五、西域的淪陷

                784年,過去調往內地的西北軍不滿唐中央的歧視和打壓,爆發了涇原兵變,唐德宗以西域主權為代價,換取吐蕃出兵鎮壓。涇原兵變中,吐蕃基本就是看戲,根本沒出力,但兵變結束后,吐蕃就來索要領土,德宗也真的打算履行承諾,頒布了《慰問四鎮北庭將吏敕書》,讓西域駐軍主動離開城池,撤回內地,將西域割讓給吐蕃。唐德宗割地的舉動遭到滿朝反對,左散騎常侍李泌上書說:“兩鎮之人,勢孤地遠,盡忠竭力,為國家固守近二十年,誠可哀憐。”唐德宗這才拒絕了吐蕃割地的要求。786年,吐蕃再攻敦煌,這是敦煌抗吐的第10年,敦煌已經兵盡糧絕,終于破城。隨著敦煌的淪陷,沙州亦全面淪陷。而北庭開始直面吐蕃軍隊。

                李泌

                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攻打北庭,790年庭州失守,當時的北庭節度使楊襲古率2000人撤往西州,后楊襲古聯合回紇意圖收復庭州的計劃失敗,北庭軍至此全軍覆沒,792年西州淪陷。失去北庭,安西軍也失去了最后能連通中原的道路。

                此后,唐中央再未收到來自安西的消息。

                根據《悟空入竺記》所說,雖然失去北庭,但800年左右,悟空在從天竺歸來途中,路過安西,安西仍樹立唐軍軍旗。這是安西節度使郭昕最后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

                隨著“敦煌文書”的出土,我們對安西軍有了更多的一些認識。根據“文書”記載,802年,回鶻進攻吐蕃占據的疏勒時,有唐將羅提潔率2000唐軍進攻于闐,由此推斷安西四鎮疏勒、于闐已經淪陷,但龜茲可能還在唐軍手中。新疆社科院研究員薛宗正研究推測,龜茲淪陷、郭昕陣亡可能發生于808年,至此西域全面淪陷,安西軍徹底滅亡。

                白發府兵,西北唐軍余部

                文史君說

                自764年涼州淪陷開始,至808年龜茲淪陷,戍守西北的唐軍在飛地無援中,全憑一腔熱血和一桿唐字旗,戍守西北44年。詩人元稹在809年聽取逃回中原的安西老兵的事跡后,作了《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一句“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為老病半埋骨”,道盡了唐朝西北軍的事跡。在40年后的848年,敦煌突然出現騷動,一個名叫張議潮的人,率眾起義,終于驅逐吐蕃,光復西北。唐代漢人這種不改節、不屈服的精神,也許才是今天仍然被人懷念的原因吧。

                參考文獻

                王小甫:《安史之亂后西域形勢及唐軍的堅守》,《敦煌研究》1990年4期。

                羽田亨:《唐光啟元年寫本沙州伊州地志殘卷考》,《唐代文獻叢考》商務印書館1957年。

                唐長孺:《敦煌吐魯番史料中有關伊、西、北庭節度使留后問題》,《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點擊「浩然文史」閱讀原文

                關鍵詞:

                分享到:
                ?
                • 至少輸入5個字符
                • 表情

                熱門資訊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电影国产一区|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