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訊: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網投產
- 人民網
- 2023-05-21 14:28:18
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資料圖片)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采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臺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證風電并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敝泻S蛨绦懈笨偛眉嫘履茉床靠偨浝項钤票硎尽?/p>
遠眺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采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臺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證風電并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敝泻S蛨绦懈笨偛眉嫘履茉床靠偨浝項钤票硎?。
遠眺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采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臺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證風電并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敝泻S蛨绦懈笨偛眉嫘履茉床靠偨浝項钤票硎?。
文昌13-2油田動力人員在巡檢過程中復核“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海纜參數。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采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臺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證風電并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敝泻S蛨绦懈笨偛眉嫘履茉床靠偨浝項钤票硎?。
文昌13-2油田動力、電氣人員協助“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運維人員進行投產前的動態監測工作。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里程。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里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于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臺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采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臺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證風電并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臺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敝泻S蛨绦懈笨偛眉嫘履茉床靠偨浝項钤票硎?。
關鍵詞:
- 全球速訊: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2023-05-21
- “寸土”何以生“寸金”|世界新視野2023-05-21
- 當前滾動:這個從沒看過黑板的女孩,讀博一2023-05-21
- 全球熱資訊!光明影院:為視障朋友鋪筑心靈2023-05-21
- 世界動態:遼寧男籃最新消息!楊鳴歡迎周琦2023-05-21
- 即時看!南開大學地址南開區衛津路94號_南2023-05-21
- 不靠譜!學費一天一萬,這種培訓正在收割打2023-05-21
- 警方提醒家長檢查孩子手機密聊軟件,一著不2023-05-21
- 從復旦大學到上海交大,大學恢復開放成為新2023-05-21
- “瑪娃”已生成 臺風來臨前需要做哪些準備2023-05-21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節水型城市已建成142023-05-21
- 生物醫藥投融資低谷期,投資機構和企業如何2023-05-21
- 重慶向中亞五國出口汽車貨值增近40倍2023-05-21
- 游世界最美海灣 “HI凱斯·哈林——后波普2023-05-21
- 口袋公園 生態夏日-天天熱門2023-05-21
- 世界即時:云上海天:當“藝術岸線”遇上城2023-05-21
- 青島:海濱游玩,休閑周末_世界滾動2023-05-21
- 環球觀點:青島藍谷科技活動周正式拉開序幕2023-05-21
- 世界熱推薦:做新茶飲、辦藝術節……這座傳2023-05-21
- 環球今熱點:暴雨藍色預警!今日南方降雨進2023-05-21
- 水位上漲將超3米 重慶綦江區發布洪水藍色2023-05-21
- “10的30次方”有簡稱了!國際單位制新詞頭2023-05-21
- 穆雷:我們是支非常無私的球隊 每個人都很2023-05-21
- 機場母嬰室怎么建?民航局發布指南2023-05-21
- “挖呀挖”黃老師開始轉型,520“約會”網2023-05-21
- 男子拳打女店主遭對方持高跟鞋反擊,致8級2023-05-21
- 中泰證券回應自營部門解散傳聞:系對部分人2023-05-21
- 劉昊然周冬雨避嫌?趙麗穎內涵楊紫?謝娜得2023-05-21
- 市南區:游世界最美海灣 實現與藝術的雙向2023-05-21
- 環球速讀:市南區千顆專屬“流星”閃耀浮山2023-05-21